上诉程序的抗诉:石××故意杀人案抗诉书×
×××人民检察院
刑事抗诉书
×检刑抗[年度]×号
原审被告人石××,男,34岁,1963年5月25日出生,汉族,××省××县××村人,农民,住××县××镇××村。
1996年7月26日被××县公安局收容审查,同年12月24日被××县公安局逮捕,现羁押于××县看守所。
原审被告人石××故意杀人一案,由××市公安局侦查终结,移送本院审查起诉。
本院于1997年5月16日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市中级人民法院以(1997)×刑初字第10号刑事判决书作出判决:被告人石××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依法审查,本案犯罪事实如下:
1993年3月16日下午18时许,××县××乡××村村民钟××和郝××到本县××村找石××讨还其做买卖时所欠钟×的钱,3人在石××家喝酒时,郝××提出要钱一事,石××说没有钱。
晚21时许,郝××、钟××离开,被告人石××的妻子李×花将其二人送出院门,并已从里边将门锁住,此时,钟××骑自行车离去,郝××在门外骂石××。
石××从院内拿着锄头翻墙跳出院外,用锄头、铁锤打击郝××的头部,致郝××当场死亡。
后将其尸体拖到邻居李×虎家厕所内,并且用玉米秆点燃焚烧,后畏罪潜逃。
上述事实有钟××、石××的妻子李×花的证言证实1993年3月16日下午18时许至21时许在石××家喝酒讨还欠款等情况。
李×虎的证言证明当晚有人在其家厕所内焚烧玉米秆的情况。
带血的锄头、铁锤等凶器。
法医对血迹等进行鉴定的鉴定结论等证据佐证。
原审被告人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石××无视国法,持械故意杀人,焚尸逃跑,手段残忍,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该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一审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力终身,显属处刑不当。
理由如下:
一、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有误。
一审判决认定被害人有拖拽调戏被告人石××妻子李×花的情节,与卷内证据和当庭质证不相吻合。
本案中的在场证人钟××当庭证实没有见过被害人郝××有此行为。
仅凭被告人及其妻子李×花的辩解,没有其他证据相印证,一审判决对于这种查证不实的辩解予以采纳,并由此认定被告人石××是基于义愤杀人、被
害人对本案的发生负有责任,显属认定事实错误,应予纠正。
二、原判决量刑不当。
被告人石××用锄头、铁锤等凶器打击被害人郝××,致被害人当场死亡,其后焚毁被害人的尸体,畏罪潜逃达3年之久。
被告人的作案手段十分残忍,杀人焚尸,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且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不应适用死刑缓期2年执行。
综上所述,为严肃国法,准确适用法律,真正做到罚当其罪,切实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之规定,特向你院提出抗诉,请依法审理改判。
此致
××省高级人民法院
检察员李××
王××
一九九×年×月×日
(院印)
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与一审无异,不必另行移送。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童××贪污案抗诉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刑事抗诉书
高检刑抗[1998]第×号
原审被告人童××,男,63岁,1934年5月15日出生,汉族,××省××市人,原系××无线电三厂服务部经理,法定代表人,住××市××路××号301室。
1994年4月29日被逮捕,因被宣告缓刑于1996年4月26日被释放。
原审被告人童××贪污一案,由××市××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并提起公诉。
1995年8月18日××市××区人民法院(1995)×刑初字第×号判决,认定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4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万元。
童××不服,向××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1996年4月24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995)×二中刑终字第×号判决,以侵占罪改判童××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4年。
××市人民检察院认为××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向××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1997年6月18日××市高级人民法院(1997)×高刑再终字第×号刑事裁定驳回抗诉,维持××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995)×二中刑终字第××号刑事判决。
××市人民检察院认为该裁定确有错误,提请本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
经依法审查,本案事实如下:
原审被告人童××在担任××无线电三厂服务部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与××省××市围棋厂购销围棋的业务过程中,让对方虚开5万套围棋子的空头发票(计价值人民币85050元),并以支付预付款的名义分别于1993年12月13日和1994年2月28日将本单位公款45000元和40050元先后汇至××市围棋厂,并于1994年2月28日通过填制转帐凭单,将该款记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
××市围棋厂厂长王××分两次将套出的现金8万余元送至原审被告人童××办公室及家中,童××予以侵吞。
原审被告人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人童××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款,已构成贪污罪。
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一项之规定,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审法院判决正确,应予维持。
××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为童××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其行为构成侵占罪,维持二审判决,系适用法律不当,定性不准,量刑畸轻,裁定确有错误。
一、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无线电三厂服务部是国有企业、独立法人;童××任经理,法定代表人,是企业中负责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符合上述规定中“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情形,是国家工作人员。
二、根据修订前的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童××是国家工作人员。
依照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童××也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其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款8万余元,已构成贪污罪。
××市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裁定以侵占罪定罪量刑没有法律依据。
综上所述,为严肃国法,准确适用法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三款之规定提出抗诉,请依法审理改判。
此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检察员李××
代理检察员王××
一九九八年三月12日
(院印)
附: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与一审无异,不必另行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