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第三小学五年级音乐(学科)上册学教案
课题: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主备课人:白建平备课时间:9月2日使用时间:9月日使用人:白建平
学习目标 1.学习音乐知识:“花儿”
2.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风格特点。
3.了解民间歌手:朱仲禄
德育目标导
入新课
一、播放课前音乐
二、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三、课堂常规训练:
1.发声练习:基本音阶
2.节奏练习:
四、导入课堂:初步了解“花儿”
(1)导言:在我国的民歌中有三种体裁: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这三种体裁有着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内容与风格特征。
根据题目《上去高山望平川》你能说出它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体裁吗?
(2)介绍“花儿”所属类别及特点。
山歌有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爬山调等种类。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儿”。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形成质疑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点拨引导)
五、初步感受歌曲
(1)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2)师:歌曲的音调、歌词有什么特点?(音调自由,起伏跌宕,歌词有很多衬词。
)
六、介绍“花儿”流传、产生背景、演唱方言。
1.流传地区:“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
2.产生背景:陇中高原的荒凉和艰辛是“花儿”传唱的大背景,唱“花儿”的人大多世代生活在深山大沟里。
他们在沟壑峰峦、茫茫无边的黄土地上,忍受着人们难以想象的干旱与灾难。
“花儿本是心里话,不唱由不得自己”是对“花儿”最恰如其分的表达。
3.演唱方言:
4.辨别方言,再次听歌曲录音,感受歌词特点。
(1)播放录音,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歌词,听辩后在模仿,比一比谁学的像?
(2)找出除衬词之外主要的歌词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3)分析歌曲表现内容。
七、感受曲调特征,进一步听歌曲录音
(1)教师再次播放录音
(2)讨论自己的听辩结果。
(3)教师总结:歌曲音域宽广、由高而低,在由低而高,回环往复。
八、介绍“花儿王”朱仲禄
朱仲禄是一名民间歌手,人称“花儿王”生于青海省同仁县,自幼学唱花儿,博彩众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风格。
声音明亮挺拔。
刚柔相济、韵味地道,歌声山野气息浓厚,给人以天高气朗的感受。
抓
住
基
点
拓
展
延
伸
欣赏“朱仲禄”的作品《月亮偏西了》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王”朱仲禄
教
学
反
思
安全提示:平安校园我爱它,人人安全靠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