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疫苗保护剂和佐剂
保护剂(protector)的分类
分类: •(根据其作用机理) ——渗透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甘油和蔗糖等 ——非渗透剂:如聚乙烯吡咯啶酮(PVP)和蛋白质等 •(根据其分子量大小)
——高分子物质、低分子物质。
•(按其化学性质) ——复合物、糖类、盐类、醇类、酸类和聚合物
一些常用的冷冻干燥保护剂
油乳剂检验
(1)粘度测定:流出法、Saybolt粘度计法。
吸管内口直径为1.2mm,室温下吸满lml乳剂,垂直放出0.4ml所 需时间作为粘度单位。
以 2-6 S为合格,不得多于10-15 S。 (2)乳剂稳定性测定: ① 加速老化法:疫苗于37℃贮存10-30d不破乳。
阳离子类乳化剂:氯化苯甲烃铵、溴化十六烷三甲基
• 非离子型:月桂酸聚甘油脂、山梨醇脂和单油酸脂、 司本-80、吐温-80
白油佐剂
国内外常用白油:Drakocel-6VR、Marcol-52和Lipolul-4 7号或10号白油 质量标准: • 无色无味
• 50℃运动粘度7m2/s左右
• 紫外吸收A250-350<0.1%,紫外消光系数<12×108; • 单环芳烃与双环芳烃含量低于0.5%,无多环芳烃; • 小鼠腹腔注射0.5ml或家免皮下注射2.0ml白油,观察60d, 表现正常。
4、保护剂酸碱度(PH值):主要对M的影响。
三、常用的冻干保护剂(稳定剂) 明确不同种类微生物需要添加不同保护剂 (一)细菌的保护剂 ① 需氧或兼氧厌氧菌:5%蔗糖脱脂乳或5%蔗糖、 1.5%明胶; ② 厌氧性细菌:含1.5%谷氨酸钠的1%乳糖或10%脱 脂乳或7.5%葡糖血清。 注:脱脂乳:20%脱脂奶粉溶于水配制而成。 (二)病毒的保护剂 ① 5%蔗糖 脱脂乳; ② 马立克814活细胞疫苗:保存液氮.稳定剂为10%二 甲基亚砜和50%犊牛血清的199液。 注意: 微生物保护剂缓冲液的组成比例,不同厂家有 不同的配方。
作用机理
① 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ation) ② 抗原寻的(antigen targeting)
③ 免疫调节(immune modulation)
①抗原递呈: 指抗原分子递呈给T细胞的方法。佐剂与疫苗联合使用,有
助于抗原性物质在胞内被加工,被MHC分子特异性的结合、保护、运输并递 呈给效应细胞。
②抗原寻的(antigen targeting) 指抗原传递给免疫系统中适当效应细胞的效率。包括 吸引巨噬细胞到达组织部位、活化吞噬细胞、促进抗原 与细胞受体的结合等有重要作用。
③免疫调节(immune modulation) 是指任何可以修饰的免疫效应细
胞对抗原或表位进行加工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改变特异性免疫应答 的本质或强度。T细胞有Th1和Th2两个亚类。同一抗原和不同佐剂一起使用 能够引起不同的免疫反应。因此,通过筛选特定的佐剂,可以达到诱导正确 的免疫应答的目的。
1. 营养液: • 可修复因冻干而受损的细胞,使冻干制品含有一定量水分;
• 可促进高分子物质形成骨架,使冻干制品呈多孔的海绵状,
增加溶解度 2. 赋形剂: • 防止低分子物质的碳化和氧化,保护活性物质不受加热影响 • 使冻干制品形成多孔性、疏松的海绵状物,增加溶解度 3. 抗氧化剂: • 抑制冻干制品中的酶作用,增加生物活性物质在冻干后贮存
分类 保 护 剂
复合物
糖类 盐类
脱脂乳、明胶、蛋白质、蛋白胨、糊精、血清、甲基纤维素等
蔗糖、乳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等 乳酸钙、谷氨酸钠、氯化钠、氯化钾、醋酸铵、硫代硫酸钠等
醇类
酸类 聚合物
山梨醇、甘油、甘露醇、肌醇、木糖醇等
柠檬酸、酒石酸、氨基酸等 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疫苗冻干保护剂组成
取氢氧化铝干粉 50 ~ 55kg , 加入6万毫升沸水中,搅拌均 匀;倒入硫酸100kg,爆沸至棕 褐色,经30~60min后,加温 水,边加边搅拌约至总量为 35 万毫升;用前加水稀释至 100万毫升,温度约为80℃, 盛装在一个缸内
两液等量逐渐流入另一耐酸搪瓷缸 内,蒸汽吹沸熟化10min,调节pH 6.9土0.1,继续熟化3min,稳定pH 6.9土0.1
佐剂的分类
1. 按佐剂物理性质 • • 颗粒型佐剂 非颗粒型佐剂
2. 按佐剂的生物学性质(即Ballanti分类法)
•
•
微生物及其组分
非微生物物质
3. 按佐剂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 • 贮存型佐剂(depot type adjuvant) 非贮存型(non-depot type adjuvant)
(一)颗粒性佐剂
乳剂配方与乳化方法
(1)剂在水中法:
将乳化剂直接溶于水中,在激烈搅拌下将油加入,可直接生
成O/W乳剂。若欲得W/O型,可继续加入油,直到发生变型。该
法通常用匀浆器或胶体磨,高速搅拌而得到较好的乳剂。
(2)剂在油中法: 将乳化剂溶于油相,将油相直接加入水相中得 O/W ,如水相 直接加入油相,得到W/O型,如欲得O/W,继续加入至变型。该 法制成的乳剂,一般均匀颗粒直径在0.5µ m左右,比较稳定。
• 注意:佐剂和免疫增强剂的关系? • 有时佐剂也是免疫增强剂.
作用特点:
① 明显增强抗原性微弱的物质诱导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应答。 ② 用最少的抗原和最少的接种次数,产生足 够的免疫应答。
免疫佐剂作用机理
作用方式
① 改变正常免疫机能,吸引大量巨噬细胞以吞噬抗原; ② 改变抗原的构型,使抗原物质降解,并加强其免疫原性; ③ 延长抗原在组织内的贮存时间,使抗原缓慢降解和缓释, 并发挥免疫系统的细胞间协同作用(巨噬细胞与T细胞, T细胞与B细胞)。
兽医生物制品常用的保护剂
1.5%蔗糖(乳糖)脱脂乳保护剂
蔗糖(或乳糖) 5g,加脱脂乳至 100ml,充分溶解后,110~116℃高压灭菌 30~40 min。
2.明胶蔗糖保护剂
明胶 2%~3%(g/m1)、蔗糖5%(g/m1)、硫脲 1%~2%(g/m1)。先 将 12%~18%明胶液、 30%蔗糖液和 6%~12%硫脲液加热溶解, 116℃高压 灭菌30~40min;
“乳剂”是将一种溶液或干粉分散成细小的微粒,混悬于另一不相溶的液体 中所成的分散体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内相),承受分散相的液体 称连续相(外相),两相间的界面活性物质称为乳化剂。
乳化剂
1. 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海藻酸钠、蛋黄以及炼乳 2. 人工合成乳化剂 • 离子型 阴离子类乳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硬脂酸铝
免疫实验动物用的佐剂配制:
(1)弗氏佐剂:矿物油75%~85%,乳化剂15%~25%,混合后经 除菌过滤而成为 FIA ;如向其中加入 0.5mg/ m1 死结核杆菌即 为FCA。使用时,将含抗原的水相,与上述任一佐剂等量混合, 用力振摇即可成为均匀的乳剂。
(2) 白油佐剂:9份油和 1份司本-80混合后加 2%吐温-80和1%
3.SPGA保护剂
蔗糖 76.62g、磷酸二氢钾0.52g、磷酸氢二钾1.64g、谷氨酸钠0.83g、牛血 清白蛋白10g、加去离子水至1000ml,混合溶解,过滤除菌。
免疫佐剂
一、佐剂概念与作用机理
1. 佐剂(新概念):凡是可以增强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 质称为佐剂。 佐剂(旧概念):当一种物质先于抗原或与抗原混合或同 时注射于动物体内,能非特异性地改变或增强机体对该抗 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其辅佐作用的物质. 以前作为佐剂使用时没有免疫原性,但现在有所改变,如 IL-2是佐剂和IL-8一类细胞因子佐剂却不一样, 具有免疫调 节和免疫增强作用,单独使用时却具有免疫原性。
(二)非颗粒性佐剂
1.肽类佐剂(peptides):胞壁酰二肽(MDP)及其衍生物、 去胞壁酰多肽、脂肽和免疫调节多肽。
2.表面活性分子类佐剂:海藻糖合成衍生物(TDM)
3.核酸及其衍生物类佐剂:合成核苷酸聚合体、CpG 4.含硫复合物类佐剂:左旋咪唑 5.碳水化合物高分子类佐剂:香菇多糖、DEAE-葡聚糖 6.细胞因子类佐剂(cytokine):IL-2、IL-4和γ-IFN等。
A12(SO4)3· 18H2O+6NaOH→2Al(OH)3+2Na2SO4+18H2O
(2)用明矾加碳酸钠合成法
2 KAl(SO4)2+3 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
(3)用三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合成
A1C13+3NaOH→Al(OH)3↓+3NaCl
用铝粉加烧碱合成法: 2Al(OH)3+12H2O+3H2SO4→Al2(SO4)3· 18H2O A12(SO4)3· 18H2O+6NaOH→2Al(OH)3+2Na2SO4+18H2O
静置沉淀,弃上清后加入约5倍量软 化水,搅拌洗涤、弃上清,如此3~ 5次,检查至硫酸盐合格为止。
另一缸盛80kg烧碱,加水至 100万毫升,加温至75℃
用铜纱筛滤过,用布袋脱水过夜,收 存于容器内,可约得600kg铝胶。
注意事项
① 氢氧化铝吸附力较强,所以要用软化水或去离子水洗涤。 ② 氢氧化铝胶为两性化合物,过酸或过碱都会失去胶态。故要 掌握好化合时的pH值。
~2%硬脂酸铝,经高压灭菌后备用,注射前将配好的油佐剂与
抗原水相1:1混合,强力振摇,可配制成性状良好的乳剂疫苗。
Hale Waihona Puke 大量生产乳剂疫苗:• 油相: 94%白油、6%司本-80、1%~2%硬脂酸铝,灭菌即可;
• 水相:抗原液加2%~4%吐温-80
• 乳化:将油相与水相按3:1~2:1比例配制,先缓速混合,再 通过胶体磨充分乳化,可获得稳定的油包水乳剂苗。 或者将粘稠的W/O乳剂疫苗,再加2%吐温-80生理盐 水,通过搅拌或胶体磨乳化,可制成双相乳剂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