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病人的护理查房
❖ 1864年,美国人Jones申请了第一个负压呼吸机的专利, 但真正成功进入临床并广泛使用的负压呼吸机是由波士顿 的工程师Philip.D在1928年研制成了第一台电动呼吸机: “铁肺(iron lung)”,这种呼吸机的使用使当时脊髓灰 质炎的死亡率大大降低
❖ 由于当时脊髓灰质炎的流行,客观上促成了铁肺的广泛应 用和负压通气的发展,直至本世纪50年代正压通气的再次 崛起
感染,刺激性结膜炎,面罩漏气等。
LOGO
重点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 1.定义 个体处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
(氧和二氧化碳)降低的状态。 ❖ 2.诊断依据 ①主诉喘憋,活动后气促;②血气分
析示PaO2:30mmHg,PaCO2:27mmHg,SPO275%. ❖ 3.原因以及促发因素 ①肺有效通气面积减少;②
或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 可间歇性应用,避免了废用性呼吸肌萎缩及
呼吸机依赖性; ❖ 当病人需咳痰、讲话或进食时可取下面罩,
方便舒适,一般无需镇静。
LOGO
无创通气的局限性
❖ 不能直接清除气管内分泌物; ❖ 紧扣面罩听引起的不适和面部皮肤擦伤; ❖ 需病人充分合作; ❖ 更严重的后果是面罩的偏移或人机对抗以致通
LOGO (二)清理呼吸道无效
❖1.定义 个体处于无法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 或堵塞物,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状态。
气不足更趋恶化 。
LOGO
无创呼吸机的种类
各种品牌系列的无创呼吸机
无创呼吸机特点 ❖ 以涡轮发动机为动力,小巧轻便 ❖ 功能单一,呼吸模式少(CPAP、BiPAP) ❖ 价格低廉,维修保养方便 ❖ 不仅可在医院内使用,也可自备在家中使用
LOGO
无创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查房
内三科 谢琳
LOGO
历史
(二)负压通气阶段
❖ 苏格兰内科医生John-Dalziel在1838年首先发明“身体” 通气(body ventilation),并制作成型一负压呼吸机: 患者坐在一密闭的箱子中,头颈部显露于箱外,通过在箱 外操纵一内置于箱中的风箱产生负压而辅助通气
时时间间
流速
容量
LOGO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 PB840呼吸机 NIV(无创通气)→SPONT(自主呼吸模式)
→PCV(压力控制) ★吸气相压力(IPAP)通常吸气相压力从6-8cmH2O
开始,按照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吸气压(每次2 -4 cmH2O,使潮气量至8-10 ml/Kg),直到满意 的通气水平,或调至患者可耐受的最高通气支持 水平。正常人上段食管括约肌的张力是 33±12cmH2O,为避免通气时发生胃胀气,IPAP的 选择应由低向高调,IPAP不宜超过30cmH2O。
LOGO
护理诊断
❖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引起的肺有效通 气面积减少有关。
❖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下列因素有关:肺部感 染分泌物多而粘稠,病人无力咳痰。
❖ 知识缺乏 与病人缺乏无创呼吸机佩戴的体 验及相关知识有关。
❖ 恐惧 与初次接触呼吸机害怕带来伤害有关。 ❖ 潜在并发症 面部压伤,胃胀气,吸入性肺
LOGO
概述
有创机械通气疗
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无需建立人工 气道的正压通 气,通过鼻罩 或口鼻面罩实 施的机械通气
LOGO
无创通气的临床优点
❖ 可早期应用,不必考虑气管插管的指征; ❖ 患者痛苦小,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
LOGO
查体
T37℃,BP120/74mmHg, HR140次/分,R39次/分 神 清,精神差,出汗,颜面无 浮肿,面部、口唇、肢端紫 绀明显,呼吸促,扁桃体不 大,两肺呼吸音粗,两中下 肺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未 闻干罗音,心界不大,心率 140次/分,律齐,未闻杂音, 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 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 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 肌张力正常。
❖ 禁忌症:意识障碍,呼吸微弱或停止,无力排痰,严重的 脏器功能不全(上消化道大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严重腹胀,上气道或颌面部 损伤/术后/畸形,不能配合NPPV或面罩不适等。
❖ NPPV可作为急性加重期COPD和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一线治 疗手段。
❖ 合并免疫抑制的呼吸衰竭患者可首先试用NPPV ❖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对氧疗效果不佳的肺炎患者
LOGO
“铁肺”
LOGO
历史
(三)正压通气阶段
❖ 在二十世纪30和40年代陆续发明 “胸甲”式呼吸机、呼吸“夹克”、 “摇摆床”(rocking bed)、 “充气带”(pneumatic belt) 等
❖ 1947年,Woollam首先提出间歇 正压通气(IPPV)的概念,并于 60年代用于治疗COPD、神经肌肉 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
吸气时间
0.8-1.2秒
吸气压力
<30cmH2O
呼气压力
<10cmH2O
-------------------------------------------------------------------------------------------------
❖ 1984年,法国人Rideau提出了经 鼻罩正压通气方式治疗肌营养不良 症
LOGO
历史
(三)正压通气阶段
❖ 1989年美国伟康公司成功研制了无创性鼻(面) 罩双水平呼吸道正压BiPAP通气机,从而揭开 了无创正压通气的新篇章
❖ 20世纪80年代初期,澳大利亚Sullivan教授首 次使用经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成功治 疗OSAS,被认为是无创通气复兴的标志
LOGO
5.护理措施
❖ (6)观察病人:包括受压面部皮肤的变 化,面罩是否漏气,呼吸频率变化,有无 腹胀、口干、眼痛以及排痰情况,人机对 抗等,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 (7)对人机配合不良,痰多不易排出, 通气效果差的病人据实进行有创通气。
❖ (8)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促进排痰药物。
LOGO
5.护理措施
❖ (3)记录上机时间、潮气量,观察有无漏气,记 录通气效果。
❖ (4)治疗中常规监测如下指标:神志、体温、心 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皮肤颜色及心理 状况,呼吸系统体症状体征:呼吸频率、呼吸音 等;呼吸机通气参数:潮气量、压力、频率、吸 气时间、漏气量、人机同步性等。
❖ (5)随时记录心电、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抽 取血气分析。一般上机前抽血气分析,上机30分 钟后复查血气分析以便调整各呼吸参数,之后每4 小时抽取一次,记录并通知医生处理。稳定后每 班抽血一次,以监测持续通气效果。
LOGO
无创呼吸机的种类
传统呼吸机附加无创通气功能 为当前呼吸机的先进机型 具有多种模式(SIMV、BIPAP、 APRV、PAV、Autoflow、ATC 等) 具有完善的呼吸检测系统
LOGO
无创通气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 适应症: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动用辅助呼吸肌, 常规氧疗方法(鼻导管和面罩)不能维持氧合或氧合障碍 有恶化趋势时,应及时使用NPPV。但患者必须具备使用 NPPV的基本条件:较好的意识状态、咳痰能力、自主呼吸 能力、血流动力学稳定和良好的配合NPPV的能力。
LOGO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呼气压力(PEEP)呼气压力从1-2cmH2O开始;逐
渐上调压力水平,一般不大于10cmH2O。 ★吸气时间 0.8~1.2秒 ★压力支持(PS)6~8cmH2O ★氧浓度(FiO2)既要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又要防
止氧中毒,一般FiO2<50%-60%,若>60%,需小于24h 以避免氧中毒。目的是以最低的氧浓度使 PaO2>60mmHg,维持SPO2在90%以上。
参数
常用值
-------------------------------------------------------------------------------------------------
潮气量
8-10ml/Kg
呼吸频率
12-30次/分
吸气流量
递减型,足够可变,峰值:40-60L/min
肺部感染使肺泡内液体渗出增多,影响肺换气; ③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弹性降低。 ❖ 4.护理目标 ①病人憋气症状在行无创通气面后24 小时内缓解;②病人血气分析在48小时内回复正 常。
LOGO
5.护理措施
(1)氧疗:对于缺氧病人氧疗是改善缺
氧的主要手段。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慢性 患者,氧疗时必须注意保持低浓度吸氧, 防止血氧含量过高,因此时呼吸中枢的化 学感受器对二氧化碳反应差,主要靠低氧 血症对颈动脉、主动脉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来维持。该病人不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因 此无创通气面罩吸氧浓度65%,同时可根 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吸氧浓度。
LOGO
5.护理措施
❖ (2)无创机械通气采用鼻或口罩双正压呼吸机,是机械通
气治疗的突破性进展。该通气模式是在吸气相施加一个较 高的恒定压力,在呼气相施加一个较低的恒定压力,以达 到辅助通气和增加气体交换的目的,从而在短期内改善病 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
LOGO
护理评估
❖ 病史 患者,女性,40岁,因“咳嗽、咳痰,气 喘20余天,加重伴发热2天入院。既往无特殊病 史,无慢性咳嗽史,无肺结核接触史;20余天前 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咳嗽呈阵发性, 咳白色粘痰,咳嗽时感胸痛,伴乏力、纳差,伴 发热,发热呈间歇性,体温高达38.5℃,诊断为: 1两肺炎,2心功能不全,予积极抗感染、护心、 强心、营养心肌、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利尿、 止咳化痰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气喘、紫绀仍明 显,心率快,120-136次/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 围。复查血常规提示感染存在,复查胸片考虑为 肺水肿血气提示代碱,缺氧较前严重,经我科主 任会诊后为进一步治疗转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