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工具性,还要重视它的思想性,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感知美;审视美;表现美;创造美
Content abstract: In not only the language teaching must take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knowledgeable, utilizable, but also must take its ideological nature, fully carries o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using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to the student, raises student’s esthetic ability.
Key word: The language teaching, the esthetic education; The sensation beautiful, carefully examine beautifully; Display beautifully; Create America
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渗透。

1 运用语文教材,感知美
利用现行教材中的美文,挖掘有价值的审美观点,如人物的形象美、事物的形态美、诗歌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的诗意美、结构的形式美等,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认识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如《雨中登泰山》一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把握结构线索,想象雨中登山的奇特美景,领略那“独得”的“雨趣”,更要通过作者冒雨登山的壮举,唤起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表达的人格美——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2 在文学欣赏中,审视美
中学阶段的文学欣赏课,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课堂。

在课内学习了著名作家的作品后,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欣赏相关的作品。

或者课内学习的名著片段章节,运用文学欣赏课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或指导阅读原著。

如课内学习了《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阿Q正传》、《雷雨》、《威尼斯商人》等名著节选后,由于课文部分内容有限,只能管中窥豹,还必须让学生阅读原著,来领会作品的意蕴,让学生自己去玩味、去感受,进行一番再创造的工作,进而抓住美的内涵。

3 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

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
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写作课上除教给学生以写作技巧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

如我在春游活动中组织学生游览金宝乐园时,就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美景,指点学生从形态、色彩、光线等角度去感受、发现山石的奇特、湖水的清澈、林木的葱郁、建筑的古朴等美的事物,从中积累美的表象,成为作文中表现美的材料。

在社会实践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厂矿企业参观实习,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4 在课外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和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

在校内课外活动中可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演讲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学生会在各种活动中自然地去表现美、创造美。

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演出或文体比赛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在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中,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经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以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