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调节及药物影响
实验报告
1. 课程名称:动物机能学实验
2. 实验名称:心血管活动调节及药物影响
3. 实验目的、要求
1. 学习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直接描记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
4. 实验原理
正常情况下,动脉血压保持相对稳定,当体内外环境的某些因素改变时,动脉
血压随之改变。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体液因素,主要有肾上腺素【AC】和去甲肾上腺素【NAI。
5. 实验材料
⑴.实验动物:家兔
⑵.实验器械:BL —420已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压力感受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注射器【5ml,10ml ]
⑶.实验药品:20 %乌拉坦、0.5 %肝素、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1:1000000乙酰胆碱注射液、生理盐水
6. 实验步骤及原始数据记录
⑴.实验步骤
1. 麻醉:家兔称重,计算20%乌拉坦用量,之后耳缘静脉注射。
2. 手术:家兔保定,颈部手术野去毛,切开颈部皮肤,钝性分离家兔左右两侧颈
总动脉,并分离出左侧迷走神经、减压神经和交感神经,皆穿线备用。
3. 软件操作
4. 实验项目:⑴ 观察正常时的血压曲线
⑵牵拉左侧颈总动脉
⑶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⑷ 电刺激减压神经【中间剪断,分别刺激向中端与离中端]
⑸电刺激迷走神经
⑹电刺激交感神经
⑺ 耳缘静脉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注射液⑻ 耳缘静脉注射1:
1000000乙酰胆碱注射液
⑵.原始数据记录:家兔重2396g。
7. 实验结果与分析
⑴.实验结果:
交感缩血管紧张【vasomotor tome ],这种紧张性活动使血管平滑肌维持一定程度的 收缩,从而使血压保持稳定。
② 位于延髓头端外侧区的缩血管区是整合各种心血管反射、维持血管紧张性和 血压平衡的重要部位。
其中含有控制心交感神经以及交感缩血管神经活动的神经元 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这些神经元的紧张性活动表现为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持续 的低频放电活动。
③肾上腺素【AE3和乙酰胆碱【Ach ]对动脉血压由明显影响。
其主要作用是由 所选择的受体不同而异。
正常时,肾上腺素【AD 和乙酰胆碱【Ach ]在血管重的含 量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故正常时动脉血压处于平衡状态。
2.牵拉左侧颈总动脉【向中端
在颈总动脉向中端,存在一种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颈动脉窦 carotid sinus
],位于血管壁的外膜下,是一类感觉神经末稍,感受血液对血管
壁机械牵张的程度。
颈动脉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组成颈动脉窦神经。
并加入 区【舌咽]神经进入延髓。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压力感受器不断向中枢发放冲动,引起一定 程度的反射效应。
当牵拉颈总动脉向中端时,压力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加强,传入冲 动加强,使迷走神经紧张性加强,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减弱,分别通 过它们的传出神经,导致心率减慢,心脏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 血压下降,从而维持血压的稳定,停止前拉后,血压恢复正常。
3.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时,由于此时颈总动脉窦缩感受的机械牵张减少,从而反射性 地引起动脉血压升高,加上外周阻力增加以及脑缺血反射等原因,使得动脉血压明 显最咼【作用机制与牵拉颈总动脉向中端一致]
4. 电刺激减压神经
①刺激向中端
主动脉弓是一种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其传入纤维自成一束,与迷 走神经伴
行,称为主动脉神经,即减压神经。
其作用机理与颈动脉窦类似,都是通 过感受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来影响血压的变化。
当电刺激减压神经向中端时,单个 神经纤维发放冲动,通过迷走神经进入延髓,传入冲动经心血管中枢整合后,通过 抑制心交感神经、缩血管神经和兴奋心迷走神经,三者综合作用结果使血压降低, 此过程也是一种负反馈调节过程。
②刺激离中端
由于减压神经被剪断,离中端减压神经受电刺激时,产生的冲动无法传导至延 髓,从而
⑵.分析: 1.正 ①支 动所神经 管神经纤 管神经纤 态下,交感 经纤维持 低频率的
常时 配血管运 纤维由血 维和舒血 维。
安静状 缩血管神 续地发放
冲动,称为
不能影响血压的变化。
5. 电刺激迷走神经
控制与调节血压的心迷走神经的末稍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
电刺激时,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受体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CAMP 的活性,使心肌细胞内CAMP生成减少,而CAMP的作用为促进蛋白激酶A引起L型Ca2+通道,等通道性状的改变,牵张窦区压力感受器,引起牵张敏感性通道增多,从而使压力感受器活性增强,从而引起血压的升高。
正因为如此,电刺激迷走神经使能引起血压升高的CAMP含量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
6. 电刺激交感神经
延髓头端网状结构腹外侧区【rostral Ven tralateral Medulla , rVLM 】是心血管活动的重要调节中枢,有大量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并发出纤维向下投射至脊髓中间外侧核。
当交感神经受电刺激时,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存于交感神经的神经肽Y 【NPY因受刺激而释放增多,NPY对体循环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可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对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并能通过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供血不足而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损害心功能,而且NPY可通过突触前膜作用,一定程
度上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这以上各点,从而使心肌力减弱,造成血压下降。
7. 静注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与a和B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合作用都较强,能与心肌细胞膜上B—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产生正性变时和变力作用,增强心输出量,收缩压急剧增加,从而血压急剧升高。
8. 静注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对家兔颈总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活动起异化作用。
能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从而产生M样作用和N样作用,表现为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是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M受体兴奋,使内皮释放依赖性舒张因
子【EDRF所致,现多认为EDRF为一氧化氮【NO。
8. 实验小结
⑴ 动脉血压由神经和体液调节。
⑵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颈总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反射来实现的。
⑶体液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受体来实现。
2006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