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交通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041406 传热与传质学
60 3
一级学
科基础 课
051304
结构有限元方法 与应用
48
3 至少 修一
≥3学 131307 疲劳强度与损伤 48 3 门
分
容限
051402 高等流体力学
48 3
131306 高等飞行动力学 54 3
091409
最优化理论与算 法
54
3
131401 内燃机燃烧学
48 3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研究生必须完成个 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不合 格,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撰写开题报告前,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25篇以上, 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0篇。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与学位论文选 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 参加考核。凡已选课程确没有成绩者,不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在第三学期初完成,最迟不晚于9月底。在导师指导下确 定研究方向后,阅读有关文献一般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不少于三分之 一。写出综述报告,由导师评阅。
开题报告选题应一般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学 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
准的,或由指导教师提出终止培养并经研究生所在院(系)批准 的; 3.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不通过者; 4. 由于其他原因不宜继续培养者。
附表:学位必修课程/环节设置及学分要求
程性质
课程代 课程名称 号
学时 学 备注 分
001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 (硕)
60
3 必修
001104
英语一外A(硕 免)
02
4、 学制
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5年。 硕士研究生一般用1学年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前修完课程学分,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
5、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环节)分为:学位必修课(环节)和学位选修课。学位必修课(环节) 是指获取相关学位所必须修读的核心课程(必修环节),包括: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 理论、第一外国语和专题课)、学科必修课、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学位选修 课是指除本学科必修课程以外的课程和相关交叉学科的课程。
智能交通与载运 技术
32
2
131520 车辆传动技术
32 2
131521
交通环境与安全 技术
32
2
131522 交通流理论
32 2
051825
大气扰动中的飞 行原理
32
2
051505 飞行器总体设计 48 3
131701 汽车综合实验
32 2
实验课
131702
汽车及发动机测 试技术实验
32
2
至少 修一
2. 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 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从事 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 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3、 培养方向
1. 土木工程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
2. 国防与防护设施的结构检测与应急加固 3. 岩土本构理论及工程应用 4.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材料 5. 工程结构仿真分析及3S技术 6. 建筑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
(4) 智能交通与载运技术 (5) 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 (6) 交通运输组织与管理
4、 培养方式
为保证培养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 的指导小组制。导师(组)负责制订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开 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鼓励有条件的交叉学科、共 建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 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 记1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 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 开题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由原评审 小组成员进行评审,报院(系)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 在3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适用学科
车辆工程
080204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304
2、 培养目标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拥
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
公共必修课 001105 英语一外A(硕) 60 2 必修
6学分
001106 英语一外B(硕) 120 2 一门
001108 日语一外(硕) 60 2
001110 俄语一外(硕) 60 2
001900 人文专题课
18 1 必修
001203 矩阵理论A
54 3
001204 矩阵理论B
54 3
校级基 础课 ≥3学 分
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
告;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2学期期末或第3学期初完成文献综 述与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内(每年10月底前)完成文献综述与开 题报告。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 员3~5人,由院(系)确定。
001201 001202 001205 001206
数值分析A 数值分析B 数理统计A 数理统计B
54 3
54 3 至少 修一
54 3 门
54 3
001209 泛函分析
64 3
001211 数学物理方程
54 3
041304 振动力学
48 3
051409 多体系统动力学 54 3
071310 应用弹塑性力学 32 2
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育、智
育和体育全面发展。
在交通运输、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学科中掌握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
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先进设
计理论、制造技术与试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
交通运输、汽车工程及动力机械问题;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由评审小组做出终止培养或允许重新开题决 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 行评审,报系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3个月之内完成,仍未通 过者终止培养。
3. 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要求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
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系研究生教务,记1学分。 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
对于中期检查不满足要求的学生,应给予书面警告,并在后期重点 督查。
5.学位论文答辩
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暂行实施细则》。
8、 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
发表论文的规定》。
9、 终止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终止培养: 1. 硕士研究生课程累计三门次不及格者; 2. 由学生本人提出终止学习要求且经指导教师同意、所在院(系)批
案,关键技术及难点,预期达到的目标;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 主要参考文献等。
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与开题报告评审由土木系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系确 定。
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 审意见,并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其中,优的比例不超过 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 记1学分。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学位论文 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
4.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在第四学期末(7月底前)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由
48
3
131505 智能车辆与交通 32 2
041510 计算传热学
32 2
专业课
131506
内燃机现代设计 方法
48
3 至少
≥6学 131518 飞行安全
32 2 修二
分 041301 粘性流体力学
56 3 门
131507 汽车排放与环境 32 2
131508
汽车及其动力技 术进展
32
2
131519
≥2学 分
041701
现代流体测试技 术综合实验
32
2
门
001700 研究生公共实验
必选一
培养环节 学分要求
门
131701
文献综述与开题 报告
0
1 必修
131702 学术活动
0 1 必修
总学分≥34;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22(公 共必修课=6,学科必修课≥16)。一外非英语 者必须选修英语二外(硕)。
土木工程系 岩土工程(081401)、结构工程(081402)、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 适用学科
岩土工程(081401) 结构工程(081402)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2、 培养目标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