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结合律
1.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问题预设: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2.自学教材第1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想一想。例2中,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如何列综合算式?
(2)有没有不同解法?
(3)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他们得数怎样?
(4)请试着说说什么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适当题型编写1-2道练习题。
(2)教师选取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展示,交流解答。
2.集中训练,拓展提升。
(1)填空
(32+47)+65=32+( + )
(75+36)+64=75+( + )
(2)简便运算
69+18+23+31+82 516-56-44-16
3.梳理重点,反思归纳。
小学四年第二学期[数学]教案
课 题
加法结合律
课 时
第(1)课时,共(1)课时
主 备
校 对
审 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Hale Waihona Puke 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教科书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主 案(集体备课部分)
副 案(个性化修改)
设疑自探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1.复习旧知。
(1)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a+b)+c=a+(b+c)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 运算顺序不同
(88+104)+96=88+(104+96)
文字叙述:88与104的和加上96,等于88加上104与96的和。
(3)比较下列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69+172)+28 69+(172+28)
155+(145+207) (155+145)+207
(4)归纳: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5)用字母表示 (a+b)+c=a+(b+c)
质疑再探
1.引导学生质疑。
针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还有什么疑惑请提出来,大家一起研究。(预设:a,b,c表示的数是什么范围的数?)
2.学生自主解疑,教师点拨。
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情况或组织学生讨论或教师释疑.
运用拓展
1.学生编题,小组内自主训练。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恰当的数。
20+34=()+() 36+()=64+() a+12=()+()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并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加法还有没有其他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途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知识。
板书:加法结合律
二、归纳形成“自探提纲”,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情。
解疑合探
1.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2.小组交流展示。
(1)检查自学情况。
(2)针对自探提示中中等生补充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3.教师点拨,即时反馈。
(1)(88+104)+96=288(千米) 88+(104+96)=288(千米)
(2)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