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
内容
如果不是直线,则称为非线性电阻。
问题
作业
1.2.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是含有电源的闭合电路。电源内部
目标 的电路称为内电路。电源内部的电阻称为内电
阻,简称内阻。电源外部的电路称外电路,外
重点
电路中的电阻称为外电阻。
内容
I
问题 作业
r
U
R
E
1.2.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内容
目标
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
➢特点
2、总电流I等于各电阻中的电流之和:
目标
I I1 I2 I3 In
重点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
内容
之和:
问题
1 1 1 1
R R1 R2 R3
作业
4、各支路分配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值成
反比:
I
n
R
Rn
I
1.3.2 电阻的并联
➢应用
目标
(1)凡是额定工作电压相同的负载都采用并联的工
重点
电路的总电阻(内电路电阻与外电路电阻之和)成
反比。
内容
I
问题 ➢公式
作业
I E
Rr
r
U
R
E
1.3.1 电阻的串联
目标 重点 内容 问题 作业
I
+
+
R1 U_1
+ U R2 U_2
+
_
R3 U_3
I +
U
R
_
➢概念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电 阻依次连接,组成一条无 分支电路,这样的连接方 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I3
R4 A
R5
I
R1
R2 I1
I2 B
I4 R6
➢概念
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 叫做电阻的混联。
➢化简法
(1)在原图上给各电阻连接点上标注不 同的字母,但与同一导线相连的各连接 点只能用同一字母。
(2)在同一水平线上依次标出已命名的 各点(端点代号标在左右两端)。
(3)将电阻依次填入相应的连接点间。
作业
(电路参数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改变)
§1-4 电功和电功率
二、电功
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即电能),用字
目标
母W表示。
重点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作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
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三者
内容
的乘积,即:
问题
作业
式中,电压单位为V,电流单位为A,电阻单位为Ω, 时间单位为s,则电功的单位为J。
1、通路
通路就是电源与负载构成的闭合回路, 目标 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路正常工作。
开关SA接到位置“3”时。
重点
2、断路
r
内容
断路就是电源与负载未接成闭合回
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断路又称为 GB
问题 开路。开关SA接到位置“2”时。
1
A
SA
2
3
V R
3、短路
作业
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负载而直接由导线(导体)构成通路,
问题
电位。用 V表示。
作业
3. 电动势
电源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 的能力用电动势表示,电动势的符号为E。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目标
电动势E仅存 在电源内部,
其数值反映了
重点 电源力作功的 本领,方向规
定由电源负极
内容 指向电源正极
aS
I
R0 +
+
U RL
_E –
问题
b
路端电压U。 电压的大小反映 了电场力作功的 本领;电压是产 生电流的根本原 因;其方向规定 由“高”电位端 指向“低”电位 端。
的单位为s,则Q的单位是J。此关系称为焦耳定
律。
基尔霍夫定律
目标
R5
重点
E
R1
R3
R4
E1
E2
R
内容
R2
问题 R2
作业
简单电路
复杂电路
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目标
重点
I1
内容
I2
问题
A
作业
I3
I5 I4
I1 I2
I5 A •
I3
目标
I4
重点 I1 + I3 = I2 + I4 + I5
ΣI流入 = ΣI流出
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 。
4、电阻和电阻率
➢万用表测量电阻
目标 测量时注意以下几点:
1. 准备测量电路中的电阻时应先切断电源,切不可
重点
带电测量。
2.首先估计被测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倍率挡,
内容
然后调零,即将两支表笔相触,旋动调零电位器,
使指针指在零位。
问题
3. 测量时双手不可碰到电阻引脚及表笔金属部分,
1.3.2 电阻的并联
I
➢概念
目标
+ I1 I2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电阻接
重点
U
R1 R2
在电路中相同的两点之间, 承受同一电压,这样的连接
内容
–
方式叫做电阻的并联。
问题
I
作业
+
➢特点
1、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 压相等。并且等于电路两端 的电压:
U –
R
U U1 U2 U3 Un
1.3.2 电阻的并联
1、电流
➢电流的大小
目标
b. 凡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
I
重点 流,称为稳恒电流,简称直流(DC)。
内容
Iq t
0
t
问题
c. 凡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作业
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AC)。
i q
0
t
1、电流
➢电流的测量
a. 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
目标
电流表测量。 重点 b. 电流表必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重点
作方式。这样每个负载都是一个可独立控制的回路,
任一负载的正常启动或关断都不影响其他负载的使
内容
用。
问题
(2)用几个大电阻并联起来,获得较小的电阻。
作业
(3)在电工测量中,经常在电流表两端并接分流电
阻,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1.3.3 电阻的混联
R1
R2
目标 重点
U
R5
R6
R3
R4
内容
R3 C
问题 作业
负载 电源
1.1.2 电路图
1、电路模型
目标
开关
重点
内容
问题
连接导线
实际电路
作业
中间环节 SI
R0
+ _ US
+
RL U
–
电源
负载
电路模型图
将实际设备抽象成一些理想化的模型,用统一规定 的图形符号画出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1.2 电路图
2、部分电工图形符号
目标 重点 内容 问题 作业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问题
作业
注意 由公式可知,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随导体截面
不同而不同,当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超过允许电流时,
导线将会发热,甚至造成事故。
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三者的概念
目标 1. 电压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
重点
称为a、b两点间的电压,用 Uab 表示。
内容
2. 电位
电路中某一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即为该点的
c. 直流电流表表壳接线柱上标明的“+”、“-”记号, 内容 应和电路的极性相一致,不能接错,否则指针要反转, 问题 既影响正常测量,也容易损坏电流表。
作业
2、电流密度
电流密度就是当电流在导体的横截面上均匀分布时,
目标 该电流与导体横截面积的比值,以字母 J 表示。
重点
JI
S
内容
电流密度的单位是安培/平方毫米(A/mm2)。
•
•
R3
内容
E2 R2
I3 R4 •
问题
作业
I1 + I2 = I3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推广举例:
目标 重点 内容 问题 作业
i1+i2=i4+i6
i=0
i=0
(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
内容:对任一回路,沿任一方向绕行一周,各 目标 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电阻电压降
重点 的代数和。 ∑E =∑IR 或 ∑E =∑U
作业
1、电流
➢电流的大小
目标
a. 通常规定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来
表示电流的大小,以字母I 表示。
重点
Iq
内容
t
规定:电量的单位是C,时间的单位是s,那么电
问题
流的单位是A。
作业
电流常用的单位还有kA、mA、μA,其换算关系是:
1kA=1x103A 1A=1x103mA 1mA=1x103µA
➢特点
1、电路中流过每个电 阻的电流都相等。
I I1 I2 I3 In
1.3.1 电阻的串联
➢特点
目标
2、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
重点
U U1 U2 U3 Un
内容
3、等效电阻R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问题
R R1 R2 R3 Rn
4、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电路中电流比通路时大得多,可能烧坏电源和其他设备。
开关SA接到位置“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