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设计
河北省景县洚河流镇中学秦艳茶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九年级学生
2、学科:九年数学
3、课时:1课时
4、学生情况: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经验设计本节教案。
二、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全章共包括三节: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本节以雕像问题、制作方盒问题和体育比赛中的组合问题这三个问题为背景,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让学生感受一元二次方程这一概念的内涵,并通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观察思考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引导学生联想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以便更好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接受新知识,又充分地反映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三、教学任务分析
四、教学流程安排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2」学习新知
1、观察上面三个方程与一元一次
方程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练习
请抢答下列各式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多媒体出示)
2、
2、4、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式: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
由学生观察归纳这3个方
程的特征,给出名称并类
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
义。
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出的
3个方程的特点;
(2)让学生类比前面复习过
的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得到
一元二次方程定义;
(3)强调定义中体现的3个
特征:
①整式;②一元;③2次。
由学生以抢答的形式
来完成此题,并让学生找
出错误理由。
其中(1) (2)题
较为简单,学生可非常容
易给出答案;而(3)(4)两题
有一定难度,可以进行分
类讨论。
此活动中,教师应注
意对学生给出的答案作出
点评和归纳。
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
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总结
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
形式及项、系数的概念。
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
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
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
理解定义的目的。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
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
3个特征的理解。
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
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和积极性。
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
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
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
念,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
握的目的。
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3]巩固应用
1、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3X(X-1)=5(X+2)
2、方程(2a—4)x2
先由教师在大屏幕上
显示问题,由学生经过思
考,给出符合条件的答案,
全体学生进行判断是否正
确.
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
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采取游戏的形式以提
六、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并学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重难点的体现。
在本节课的活动1中,利用学生复习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后面的问题。
活动2中让学生观察活动1中得到的3个方程,并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一般形式,从而获得本课的新知识。
活动3意在强化学生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