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疝
疝环
颈部
疝 囊 体部
疝
底部
疝内容
疝被盖
编辑版ppt
6
•类 型
可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 难复性疝(irreducible hernia)
滑动性疝(sliding hernia) 嵌顿性疝(incarcerated hernia)
绞窄性疝(retrograde hernia)
Richter疝 Waydl疝
编辑版ppt
7
肠管壁疝 (Richter疝)
编辑版ppt
逆行绞窄性疝
(Waydl)
8
•临床表现及诊断
1.可复性疝和难复性疝 2.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
区别:疝内容物有无血运受阻 症状:
(1)疝块突出肿大伴疼痛,不能回纳。 (2)疝块坚实、变硬,压痛明显。 (3)出现机械性肠梗阻症状 。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2
2.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处理 处理原则 a.应行紧急手术 b.正确判断疝内容物生命力 c.仔细探查腹腔肠管 d.肠切除吻合术后,不宜行疝修补术。
编辑版ppt
13
腹股沟疝
Inguinal Hernia
编辑版ppt
14
•解剖概要
腹股沟区的解剖层次
1.皮肤、皮下组织和浅筋膜 2.腹外斜肌 3.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4.腹横筋膜 5.腹膜外脂肪和壁层腹膜
治疗
编辑版ppt
10
非手术治疗
1.期待治疗 <1岁的婴儿,多数可治愈。
2.压迫疗法 不愿或不宜手术者。
编辑版ppt
11
手术治疗
1.可复性疝和难复性疝:
(1)禁忌证: a.全身情况不佳,不能耐受手术者。 b.有明显腹压增高情况而未适当治疗者。 c.局部皮肤感染者。
(2)手术原则:
a.关闭疝环。
b.修补、加强腹壁。
方法: 压迫内环
编辑版ppt
21
2.手术治疗: 首先必须排除腹压增高的诱因
(1)疝囊高位结扎术: 用于小儿
(2)修补术:高位结扎疝囊+修补术 疝修补法:包括两种 a.内环修补: b.腹股沟管修补:
编辑版ppt
22
腹股沟管修补:
加强后壁: Bassini法:最常用,适用成人。 Hal在ste精d法索:后适将用联于合老腱年与人腹。股沟韧带缝合
加强M前c将V在壁a腹y精:法外索:后斜适将肌用联腱合于膜腱大也缝的缝合和合在复耻在发骨精性梳索韧。后带上 Ferguson法:儿童及年轻人小型疝。
(3)疝成形在术精:索适前用缝于合巨联大合疝腱与腹股沟韧带
编辑版ppt
23
•腹股沟直疝 (Direct Inguinal Hernia)
指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经腹股 沟三角突出的腹股沟疝。
编辑版pptຫໍສະໝຸດ 26•腹股沟滑动疝 (Inguinal Sliding Hernia)
指由内脏的壁形成一部分疝囊壁者。
(一)病因 与内脏的后腹壁固定程度有关。
(二)临床表现 症状无特殊。
(三)治疗
1.经腹腔外修补术:
2.经腹腔内修补术:
编辑版ppt
27
股疝 (Femoral Hernia)
编辑版ppt
腹壁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 壁组织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者。
编辑版ppt
4
•病因
1.腹壁强度减弱:器质基础
先天性 指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或 获得性 腹指壁术发后育切不口良愈合、外伤、腹
壁肌肉萎缩等
2.腹腔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等
注意:两个因素的相关性
编辑版ppt
5
•疝的组成
后压住内环
疝囊颈与腹壁 疝囊颈在外侧
下动脉关系
嵌顿发生率
较高
编辑版ppt
直疝
老年 由腹股沟三角向前 突出, 不进入阴囊
半环形,基底部宽
疝块仍然突出
疝囊颈在内侧
较少
25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原则:
疝囊处理可行间断缝合 修补腹股沟三角,可行Mc Vay
和Bassini手术。 修补时可用腹直肌前鞘或人工材料。
肿块在腹股沟韧带上方
(二)脂肪瘤:
脂肪瘤基底部活动度大
(三)淋巴结肿大:
同侧肢体有感染灶,无肠梗阻症状。
(四)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2.下腹部坠胀、隐痛
3.肠梗阻症状:嵌顿性疝 4.全身中毒症状:绞窄性疝
编辑版ppt
19
鉴别诊断
1.睾丸鞘膜积液: 透光试验阳性 2.交通性鞘膜积液: 透光试验阳性 3.精索鞘膜积液: 透光试验阳性 4.隐睾: 一侧睾丸缺如。
编辑版ppt
20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应症: <1岁婴儿和年老体弱伴严重疾病者
17
•腹 股 沟 斜疝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病因
1.先天性斜疝: 与发育时腹膜鞘状突未闭有关。
2.后天性斜疝: 与腹股沟解剖上的缺陷有关。
编辑版ppt
18
临床表现和诊断
1.腹股沟肿块:压迫内环试验 平卧可消失或回纳——可复性疝 平卧后不能完全回纳——难复性疝 不能回纳、变硬伴疼痛——嵌顿性疝
28
•解剖基础
上口:股环 前界:腹股沟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内界:陷窝韧带
外界:股静脉
下口:卵圆窝
编辑版ppt
29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腹股沟下方卵圆窝处半环形肿块 早期:柔软,易回复 后期:难以回纳
(二)局部疼痛——嵌顿 (三)肠梗阻症状:
可掩盖局部症状,易漏诊。
编辑版ppt
30
•鉴别诊断
(一)腹股沟疝:
编辑版ppt
15
•腹股沟管的解剖
内口:即内环,又称腹环。 外口:即外环,又称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膜壁层。 上壁:联合肌腱。 下壁:腹股沟韧带。
编辑版ppt
16
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的解剖
又称腹股沟三角
由腹壁下动脉 腹直肌外缘 腹股沟韧带三者组成
编辑版ppt
腹壁疝
Abdominal Hernia
编辑版ppt
1
教学安排
• 第一学时:
腹壁疝的定义、病因、疝的组成、 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
• 第二学时: 腹股沟疝的解剖、病因、临床表现
及诊断和治疗。
• 第三学时: 其他腹壁疝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
断和治疗。
编辑版ppt
2
概述
编辑版ppt
3
•定义
疝是指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 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或不正常的 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一)病因: 1.解剖结构 2.腹压增高的因素
(二)临床表现:
半球形肿块、不进入阴囊、平卧后可
自行消失、压迫内环后肿块仍可出现。
编辑版ppt
24
(三)鉴别诊断
斜疝
好发年龄 突出经路
疝块外形
儿童及青壮年
经腹股沟管突出, 向外上方直接自后 斜行向内下方,可 进入阴囊 椭圆或梨形,上部 呈蒂形
疝内容回纳 疝块不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