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检查PPT课件

腹部检查PPT课件

32
(二)压痛与反跳痛
❖如按压腹部由浅入深,发生疼痛,称为压痛。 出现压痛的部位,常为病变所在,多由炎症、 结核、结石及肿瘤等病变所引起。
❖ 压痛局限于一点,称为压痛点。 ❖ 有定位诊断意义:
1.胆囊点 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 处,胆囊病变时,常有压痛。
2.阑尾点 位于右髂前上棘至脐部连线的外 1/3与内2/3交界处,又称McBumey点。
20
4.瘢痕 ❖腹部瘢痕多为手术、皮肤感染或外伤所致。 5.疝 ❖脐疝、直疝、斜疝等。 6.弹性
21
(三)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运动受限见于急性腹膜炎时。 ❖腹式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见于腹水、剧烈
腹痛、膈肌麻痹时。
22
(四)腹壁静脉
正常人的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楚。 门静脉高压 侧支循环图
23
❖ 门静脉高压时,可见自脐部向四周放射的一 簇曲张静脉,称海蛇头,血液的流向与正常
❖ 正常人腹壁柔软。 1.腹壁紧张度增加 可为局限性或弥漫性
局限性腹壁紧张见于腹部某一脏器炎症波 及局部腹膜时,如急性阑尾炎出现右下腹紧张, 急性胆囊炎可发生右上腹紧张。
弥漫性腹壁紧张常见于胃肠道穿孔所引起 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此时,腹壁强直,可硬 如木板,称板状腹。
若全腹紧张度增加,触之犹如揉面团,称 为揉面感或柔韧感,见于结核性腹膜炎,亦可 见于癌性腹膜炎。 2.腹壁紧张度减低
28
胃的排空,胃的蠕动
29
(七)上腹部搏动
❖ 大多由腹主动脉搏动传导而来,可见于消瘦者。 有时见于腹主动脉或其分支的动脉瘤及右心室 肥大等。在三尖瓣关闭不全时,上腹部搏动亦 较明显。
30
触诊
❖ 被检者通常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并稍分开, 两上肢平放于躯干两侧,作缓慢、较深的腹式 呼吸。
31
(一)腹壁紧张度
腹部检查
❖腹部位于胸廓与骨盆之间。 ❖腹部检查仍用视、触、叩、听诊等基本检
查法,其中以触诊最重要。 ❖为便于准确记录腹部症状和体征出现的部
位,首先必须熟知腹部脏器的体表标志和 分区。
2
腹部体表标志与分区
(一)体表标志 胸骨剑突、肋弓下缘、耻骨联合、髂
前上棘、脐、腹中线、腹直肌外缘、腹股 沟韧带、髂嵴、腰椎棘突、第12肋骨及肋 脊角等。
脐水平以下 向下 向下 向下 向上
26
(五)脐部
❖正常人脐与腹壁相平或稍凹陷。 ❖腹壁肥胖者脐常深陷;大量腹水者脐明显
突出。 ❖脐疝、脐癌、脐部感染。
27
(六)蠕动波
❖ 正常人一般看不到蠕动波。 ❖幽门梗阻时,上腹部可见到自左向右缓慢蠕动
的较大的胃蠕动波,随蠕动波进行观察,可以 大致看出胃的轮廓,称胃型。 ❖ 机械性肠梗阻时,在腹壁上可看到肠蠕动波和 肠型。小肠梗阻所致蠕动波多见于脐部。当发 生肠麻痹时,肠蠕动波消失。
7
3.七区法
8
视诊
❖腹部视诊时,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医生站在被检者右侧。 (一)腹部外形
❖ 正常人腹部外形对称,腹部外形一般描述为平 坦、凹陷或膨隆。
9
❖仅仅是腹部明显膨隆或凹陷才可能具有病 理意义。
1.普遍膨隆 (1)腹腔积液: 仰卧位呈蛙腹状(蛙状腹)可伴有脐凸出。 临床上常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右心
3
图:腹部体表标志
4
(二)腹部分区
❖有三种划区法:
1.四区法 通过脐划一水平线与垂直线。
5
2.九区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 腹部划分为九个区。
两条水平线: ①连接两侧肋弓下缘的肋弓线; ②连接两侧髂前上棘的髂棘线。
左右两条垂直线是在髂前 上棘至腹正中线的水平线 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
6
九区法
13
全腹膨隆呈球形
14
卵巢囊肿病人仰卧时的腹外形(尖腹)♀
15
2.局部膨隆
腹腔内有增大的脏器、炎性肿块、肿瘤、局 部肠曲胀气、局部积液及腹壁上的肿物或疝等 均可引起。
16
❖局部膨隆呈圆形、类圆形者,多为囊肿、肿瘤 或炎性肿块;
❖呈长形者,多为肠道病变,如肠梗阻、肠套叠 或巨结肠症等;
❖膨隆随体位变动而明显移位者,可能为游走肾 或脾、带蒂肿块、肠系膜或大网膜上的肿块。
者相同。
门脉高压
下腔静脉阻塞
24
❖下腔静脉阻塞时,曲张的静脉分布于腹壁两侧, 脐水平线以上、以下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自下 而上;
❖上腔静脉阻塞时,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自上而下。 ❖ 判断静脉血流方向的方法:
25
腹壁曲张静脉
脐水平以上
❖ 正常:
向上Βιβλιοθήκη ❖ 门静脉阻塞:向上❖上腔V阻塞: 向下
❖下腔V阻塞: 向上
17
局限性肿块是在腹腔内抑或腹壁上,鉴别方 法:让患者仰卧,双手托头,下肢伸直,从仰 卧位作起坐动作,使腹壁肌肉紧张,如被收缩 变硬的腹肌将包块托起,包块变得更明显,说 明包块是在腹壁上;如包块变得不清或消失, 说明包块来自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遮 盖。
18
3.普遍凹陷 可见于极度消瘦或严重脱水者,全腹呈
舟状,称舟状腹。也可见于急性弥漫性腹 膜炎初期。
4.局部凹陷 大部分见于腹壁瘢痕收缩。
19
(二)腹壁皮肤
1.色素 ❖左侧腹部皮肤呈蓝色,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
腺炎。 ❖脐周发蓝,为腹腔内大出血的征象,称卡伦
(cullen)征,亦可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偶见于异位妊娠破裂。 2.腹纹 ❖ 妊娠纹 ❖ 腹部紫纹是皮质醇增多症的一个征象。 ❖ 白纹可见于肥胖症。 3.皮疹 ❖ 伤寒的玫瑰疹常仅见于腹部皮肤。
3、在上腹部剑突下正中线偏左或偏右处的压 痛点,见于消化性溃疡。
33
34
腹部常见部位的压痛点
①胃炎或溃疡 ②十二指肠溃疡 ③胰腺炎或肿瘤 ④胆囊 ⑤阑尾炎 ⑥小肠疾病 ⑦膀胱或子宫病变 ⑧回盲部炎症、结核 ⑨乙状结肠炎症或肿瘤 ⑩脾或结肠脾曲病变 ⑾肝或结肠肝曲病变 ⑿胰腺炎的腰部压痛点
35
反跳痛系指医生用手触诊腹部出现压痛 后,手指在原处稍停片刻,然后迅速将手抬 起,如此时病人感觉腹痛加重,并有痛苦表 情,称为反跳痛。反跳痛的出现标志着炎症 已经累及腹膜壁层。
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及结核性腹膜炎等。
10
腹水病人仰卧时的腹外形(蛙腹)
11
图:腹水
12
(2)胃肠胀气 明显时腹部呈球形,见于肠梗阻、 中毒性肠麻痹等。
(3)巨大腹块 巨大卵巢囊肿,病人仰卧位可见腹 部中央膨隆,(尖腹)♀
(4)其他:妊娠晚期、肥胖症等亦可呈全腹膨隆, 肥胖症多见脐凹陷,可与腹水鉴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