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解析(很好)
高三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解析(很好)
回归课文 有关“意境”的表述
词
宏阔: 雄浑 辽阔 壮阔 苍莽 苍凉 高远 深远
细 腻:
凄迷 幽静 幽美 宁谧 婉转 缠绵 朦胧
繁复: 明净 绚丽 热烈 繁华 淳朴 喧闹 活泼 清冷: 暗淡 渺茫 荒凉 萧条 寥落 孤寂 低沉
模式化答题类型二: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
寻踪探迹
诗卷、杏花(环境、爱好) 忽忆、寻(心理、动作) 纶巾鹤氅(穿着)
? ? ?
诗人的形象
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鉴赏指导
【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 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 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 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4、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5、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答题三步骤: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性格+身份);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或作者的情感)。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2)
——意境解析题解题指导
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是这两者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 寻味的艺术境界。
例2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 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分)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 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 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 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 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词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这首词刻画了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 丽女性的形象。
掌握分析人物 Βιβλιοθήκη 象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点一: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 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 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表其离 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 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指出意义(情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这节课 我学到了什么?
嘴上说来终是浅 绝知此事要笔行
我们来做做 。。。。。。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 怨”的。
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景与情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诗中某几句写了哪几个事物,请分析其情
景交融的意境。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
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 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人物形象、意象
考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表达技巧;
说
明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人物形象包括: (一)诗人自我形象。在抒情诗中,诗
人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 我形象的塑造。
(二)作品中塑造的客观人物。在
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 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
分析形象的技巧
答 案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一 般
(性格+身份);
有 三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部
分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构
成 (或作者的情感)。
:
例3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参考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哀怨的思妇形象。 (身份)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 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 念。(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 了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 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总说)第五句既申述 了自己的多病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 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 (具体说明)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两难、有志无奈 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 。(表达效果)
1、了解了诗歌的形象含义及分类 2、掌握人物形象鉴赏题规范答题的技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三、四两句塑造了诗人怎样的艺术形象?
诗人久久伫立江边,目送朋友征 帆远去,直到帆影在天边消失,仍然 极力远眺的依依不舍的形象。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 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锈罗襦,双 双金鹧鸪。
分析人物形象注意点二: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
例1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 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试作分析。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孩的 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