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__个性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第三章__个性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二)性格VS气质
区别:
(1)从生理基础上看,气质以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组成的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理基础;性格是神经类型的特点与 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合金”。
(2)从稳定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性格 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3)从评价方面上看,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有好坏 善恶之分。
心理活动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特征必然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 成为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典型而又稳定的心理 特征,就是气质。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 强而不平衡
(兴奋型)
– 强而平衡、灵活 (活泼型)
– 强而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 弱型
②神经质(neuroticism):情绪稳定性的差异;
③精神质(psychoticism):为孤独、冷酷、敌视、 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题目举 例
(一)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 无好坏之分,各有利弊
• 气质的优缺点相伴而生,本身无好坏,关键扬长避短
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
• 气质相同,成就大小不同 • 同样成就,气质类型可能不同
对工作性质、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 影响作用
• 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灵活度) • 心理倾向性(内、外倾)
荣格 瑞士心理学 家和精神分析医 师。早年曾与弗 洛伊德合作,后 由于两人观点不 同而分裂。与弗 相比,荣格更强 调人的精神有崇 高的抱负,反对 弗洛伊德的自然 主义倾向。
阿德勒
心理分析论
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 洛伊德的本能无意识是人的动力 的看法,个人争取优胜意识才是 人行为的主要动力。
在人的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意识,而非潜意识。
一、个性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具有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 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完整的精神面貌。
个性
个性倾向性
兴趣 爱好 动机 信念 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
(2)特征:
个性
1.独特性 每个人的个性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即使是同卵双生子甚至连体
婴儿长大成人,也同样具有自己个性的独特性。
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 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 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 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 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卡特尔16PF 题目举例
22、在工作中,我愿意 ①和别人合作 ②不确定 ③自己单独进行
35、在公共场合,如果我突然成为 大家注意的中心,就会感到局 促不安。 ①是的 ②介于① ③之间 ③不是的
1.性格的态度特征
表现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是性格的重要组成 部分。
主要包括: 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态度特征; 对学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 的心理特征。
主要表现在: 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 对已作出决定贯彻执行方面的特征。
第三章 个性与管理
目标要求
了解个性的概念、特征和理论; 把握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节 个性的基本概述 第二节 气质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性格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节 能力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请大家描述:我是怎 样一个人?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述
婴儿—家庭生活 幼儿—幼儿园
家庭为中心,深刻影响人的一生。“三岁见老”
2.学生时期 以学校为中心 社会环境逐渐扩大。
家庭影响日益减小,逐渐成熟。
3.社会时期 生活圈子不断增大,个性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增多。
个体获得整体性的同时,增添了复杂性。
(二)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个性
1.先天遗传因素
生理因素是决定个性差异的一方面
4.阶级&阶层因素
一定社会阶层的特色
2.家庭因素
最初根源,父母个性 &教养方式 双生子
3.文化传统因素
如东西方文化差异 外企
个性
三、个性理论
特质论
社会学习论
心理分析论 个性类型论
特质论
主要代表人物:阿尔伯特、艾森克、卡特尔 阿尔伯特对人的特质的分类
1.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 善感。
高忧虑
低忧虑
外 紧张、激动、情绪不稳、爱社交、 镇静、有信心、信任、适应、热情、

依赖
爱社会、依赖

紧张、激动、情绪不稳、 镇静、有信心、信任人、适应、温和、

害羞
冷淡、害羞
一、气质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征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一个人天生就有的、稳定的、反应个体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的心理特点。 表现在心理活动上的指向性、速度和稳定性、
二、性格的类型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性格的类型 概念: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 分类:4种分类方式
(一)性格的类型
1.按心理机能分类
培因(A.Bain)和里波特(T.Ribot)提出根据理智、情绪、意志 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 为: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
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
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个性类型论
荣格 个性分为内外向,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针对人际交 往中表现的性格又分为: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想象型。
麦迪 出生后受到环境压力的不同而分为高忧虑、低忧虑。 结合内、外向形成四种个性结构
2. 中心特质: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 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孤僻、敏感等。
3. 次要特质: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 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艾森克
特质论
①外倾性(extraversion):内、外倾的差异;
(二)性格VS气质
联系
(1)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方面(同样是助人,胆汁质与 粘液质的表现不一样)
(2)性格对气质的影响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or改造 气质,使其服从生活的要求,如,所需的沉着对胆汁质 外科医生的影响)
(三)性格的结构
态度 意志 特征 特征
情绪 理智 特征 特征
知、情、意+态度
(三)性格的结构
44、当领导召见时,我 ①觉得可以乘机提出建议 ②介于① ③之间 ③ 总怀疑自己做错了事
奥运冠军 科学家 飞行员 推销员
班杜拉
社会学习论
➢ 强调环境和情况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 ➢ 试验:观看暴力行为电视
1.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主要取决于情况环境的特殊 性。通过观察前人相同情况下的处理是否受肯定。
二、气质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气质的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安排特殊工作人员时,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飞行 ; 员、宇航员)
2.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 质要求的互补性;
一般工作,满足工作对同一个体具有几种气质特征的互补性要求 在工作分工中,要注意不同职位对气质的互补性有不同的要求 在人员优化组合时,要注意集体对不同个体气质类型的互补性
1、你是否有广泛的爱好? 11、你是否时常担心你会说出不该说的事情? 22、如果条件允许,你喜欢经常外出旅行吗? 27、有坏人想要害你吗? 30、你是个忧虑重重的人吗? 57、是否有那么几个人时常躲着你?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上述例题中,1、22是用来测内—外向的,11、30测 神经质,27、57测精神质。
2.整体性 一个人的各种个性倾向、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其标准
比较一致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决不是偶然性的随机凑合。人是作为
整体来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
3.稳定性 从表现上看,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
4.倾向性 个别差异是由内在的倾向性所致,外露的各种行为特征是我们推
断内在倾向性依据。个性心理是行为的内驱力,行为时个性心理的外在表现。
卡特尔
特质论
卡特尔认为:人有表面特质&根源特质,人的行为之所以具有 一致性和规律性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具有根源特质。
为了测量这些根源特质,他首先从各种字典和有关心理学、精 神病学的文献中找出约4,500个用来描述人类行为的词汇,从中 选定171项特质名称,让大学生应用这些名称对同学进行行为评 定,因素分析后最终得到16种人格特质。卡特尔认为这16种特质 代表着人格组织的基本构成。(16PF)
心理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个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个性
(一)个性的形成过程
➢ 个性的形成过程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
➢ 社会化—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生活中, 通过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的过程。
社会化三时期:
婴幼儿期
学生时期
社会时期
1.婴幼儿期
(一)性格的类型
2.按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
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 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 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属于内倾型;也可以指 向外部世界,属于外倾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