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路面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沥青路面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摘要沥青路面路面施工主要包括路缘石、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等,施工时须按现行公路技术规范、施工及验收标准及设计图中要求进行。

关键词:路缘石、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目录前言第一、路缘石工程1、施工方法第二、级配碎石垫层1、材料要求2、施工要求及方法第三、水泥稳定碎石1、材料要求2、施工要求及方法第四、沥青混凝土面层1.、施工准备2、沥青混合料的拌合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4、沥青混合料的摊铺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6、接缝处理7、检查试验8、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9、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流程图10、雨季施工措施五、结语六、参考文献七、致谢插图索引图1 路缘石施工工艺框图图2 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3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工艺框图沥青路面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前言路面施工主要包括路缘石、级配碎石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面层等,施工时须按现行公路技术规范、施工及验收标准及设计图中要求进行。

第一、路缘石工程根据设计,在错车道路两侧设路缘石,选择合适的片石混凝土。

1、施工方法(1)放线:准确测出路缘石纵横向边线、中线,放出实样。

(2)挖沟槽土方:路缘石在路基本土上浇筑,基底松散等浮土杂物应清除干净,且埋置深度不小于l0cm,基底应夯实。

(3)支模:支模应顺路线线型变化而核正,做到路缘石同路线线型一致,平顺。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模板的安装固定。

(4)混凝土拌制与运输: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本工程用混凝土拟在现场集中拌制,用人工和砼翻斗车运输。

(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机械振捣与整平。

侧模安装要牢固可靠,高程与位置应进行精确控制。

(6)摆片石:混凝土浇筑后,应紧摆片石。

片石的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然后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完毕后,进行整平,混凝土面层的过多浮浆必须刮掉,要求使用原浆抹面。

(7)混凝土养生:混凝土表面修整完成后,应进行养生。

混凝土被凝且表面泌水消失后,采用湿草席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

2、施工工艺流程框图(见表1-1)第二、级配碎石垫层1、材料要求(1)石屑的颗粒组成符合0 ~10mm的情况下,通常不筛分,碎石与石屑的配合比为65:35~60:40,石屑的粒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50mm。

碎石集料的压碎值应不大于40%,碎石中的扁平、长条和软弱粒径不应超过20%,且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所有石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石料强度为三级,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级配必须满足所提供的颗粒组成范围(见下表),其极配曲线应为平顺圆滑的曲线。

石料要求清洁、干燥、无杂质。

(2)石屑和其他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

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石屑。

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合适,必要时应筛除其中的粗尺寸颗粒。

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2、施工要求及方法(1)施工要求:级配碎石垫层采用路拌法施工,级配集料(含未筛分碎石)底基层不宜做成槽式,宜做成满铺式,以利排出进入路面结构层的水。

碎石集料不宜过早运到路上,避免水分蒸发集料变干,影响压实质量;在雨季施工,碎石不宜过早堆放路上,避免含水量增加而影响下层强度的均匀性。

未筛分的碎石一定要在较潮湿情况下才能往下铺撒石屑,否则一旦开始拌和,石悄就会落到底部,整体密度受到严重影响。

(2)施工方法:①施工前进行检查验收路基,符合要求后进行碎石垫层的施工。

②选择符合底基层集料级配范围要求质量合格的料进行备料。

③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l0m钉一桩,并在两侧路缘石标记,进行水平测量,在路缘石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④事先过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并计算各段所需用数量,用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均匀卸于下承层上,并及时进行摊铺。

⑤用人工均匀摊铺在下承层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按规定设置路拱或横坡,检查含水量,不足时进行补洒。

⑥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进行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拉线检查标高,按设计高程每l0m一个断而作三个标高点,作出明显标记,用手推车进行找补整型。

⑦平地机进行细平,整型并随时检查标高(并预留一定沉降量)⑧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底基层表面面俱到应随时保持湿润,并检查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⑨铺完后应先行自检验收,对不合格处加以处治,至符合要求为止。

3、施工工艺流程图(见表1—2)第三、水泥稳定碎石1、材料要求(1)水泥和水:水泥采用低标号325水泥,要求初凝时间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6小时以上,其它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水泥标准的规定要求。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都可用于水泥稳定。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能使用。

凡人和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层的施工。

遇有可疑水源,应进行试验鉴定。

(2)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但计划使用的水泥剂量宜按配合比试验确定有剂量增加0.5%,总剂量不超过6.0%,亦不低于4.0%。

(3)集料:碎石所用石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石料强度为三级,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级配必须满足所提供的颗粒组成范围,其级配曲线应为平顺圆滑的曲线。

(4)水泥稳定层配合比设计:必须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中的(T0805-94)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

其设计强度3.0Mpa(七天),极限抗弯拉强度不得小于0.5Mpa(三个月龄期)。

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水泥最小剂量不得小于4%,也不得超过滤6%。

水泥稳定碎石应做的材料试验见下表。

2、施工要求、方法(1)施工要求①材料的级配首先应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恰当的配合比和水泥剂量,采用集中拌和。

②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

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己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③为确保压实密度和厚度要求,应先通过试铺来确定混合料和松铺系数。

④严禁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

⑤水泥稳定层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不得超过2h。

⑥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稳定层上未铺封面层时,或不到保养期,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20km/h )通行外,禁止其他一切车辆通行。

(2)施工方法①水稳料的施工采用半幅施工,先施工的半幅保养期到后,再进行另半幅施工。

②检查、验收清理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平面尺寸以及无侧限压强,并进行工序交接。

③测量放线:恢复中线,每10m放边线桩,抄平等,设置钢丝基准线。

④做好配合比设计:按施工配合比备足质量合格的原材料。

水泥应选择32.5级初凝时间长的。

⑤混合料的拌和: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合机拌合。

选用强制式拌和机、双转轴浆叶式拌和机等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和,拌和站的位置选择在道路中点处。

以尽量缩短成品料的运距。

在正式拌制稳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灰量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拌和要均匀。

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

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人员、机械配备及数量、压实遍数,指导施工。

拌和机与摊铺作业的生产能力应互相协调,摊铺速度均匀,尽量减少摊铺机停机等料。

⑥混合料的运输: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该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从拌和到成型时间不得超过3~4h。

⑦混合料的摊铺:用机械进行摊铺,摊铺机采用具有自动找平、振动夯的装置。

⑧混合料的碾压:摊铺机后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用夺路机紧跟在摊铺机后面及时进行碾压。

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不够时及时进行补压。

⑨混合料的检验:先行自检验收。

对不合格部分加以处理达到标准要求。

⑩混合料的养护:对已成型路段,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7d内表面湿润,不宜开放交通,特殊车辆需要行驶时,车速应限制在30km/h以内。

3、施工工艺流程图(见表1—3)第四、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的施工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场地拌和,并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沥青铺筑采用半幅施工。

沥青面层的施工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对己完基层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签字认可后才可进行本道工序的施工。

1、施工准备(1)材料①沥青:采用重交90 (AH-90)沥青,透层油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PC-2、PA-2)。

粘层油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

②矿料:沥青硅矿料级配要符合规定要求,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规定。

当检验属于酸性岩石的石料,用于沥青面层时,为保证与沥青的粘结性符合要求,应采取抗剥离措施使其满足要求。

沥青面层材料,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碱性岩石等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并不应含泥土杂质和泥团。

当用水泥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粉总量的2%,主要使用粉煤灰作填料。

细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③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做好配合比设计,对各种原材料进行符合性检验,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得到的结果并结合马歇尔试验分析,采用最佳数据配制,经过试拌铺论证确定。

④沥青面层施工前应根据有关规定对基层进行检查,当基层的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铺筑沥青面层。

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对各种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性能处于良好状态,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⑤在验收合格的基层上恢复中线(底面层施工时)。

在边线外侧0.3~0.5m处每隔5~10m钉边桩进行水平测量,拉好基准线,画好边线。

⑥对下承层进行清扫。

底面层施工前二天在基导能上能下洒透层油,在中底面层上喷洒粘层油。

透层油用量:0. 81.0kg/㎡。

⑦试验段开工前28d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的试验人员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核。

各层开工前14d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

沥青应采用导热油加热,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产出厂温度符合规定要求,当超过正常温度高限30℃时,混合料应予废弃,已铺的应予铲除。

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

(1)各种集料分类堆放,每个料源均进行试验,按要求的配合比进行配料。

(2)设置间歇式具有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拌和站。

(3)拌和站设试验室,对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沥青混合料及时进行检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