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
22.(3 分)在雷雨交加的夜晚,某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该同学距雷电产生的地
方大约是 m。(声速为 340 m/s)
23.(3 分)口技演员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这些声音
的 台下观众听到的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
音色、空气(或介质)
24.(3 分)发生地震时,人们要有秩序地撤离楼房,如果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躲在有铁制水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用手拨动琴弦,能听到悦耳的声音,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管的卫生间或其它较牢固的小房间里.被困时,在楼房卫生间里的人向外求救时,可去击
打_______,因为声音在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且分散的声音小.
25.(3 分)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渡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
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 3.7×103m/s 和 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
C.空气
D.弦柱
2.(2 分)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
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说法正确是 ( )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9.(2 分)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
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 D、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3.(0 分)关于“声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0 C.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14.(0 分)将开通的手机放入抽尽空气的真空罩中,拨打该手机号码,可以看到该手机已接
26.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27.340m/s,346m/s,快,快
28.振动 水
29.被弹起 振动 能量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30.s=vt=1500m/s×1.25s=1875m
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
得
。
28.(3 分)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
音。
29.(3 分)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
,这一
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
递
。
评卷人 得分
四、论述计算题
30.(6 分)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 2.5s 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 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B 2.B 3.C 4.D 5.B 6.A 7.C 8.B 9.B 10.A 11.C 12.D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13.AC 14.CD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5.真空不能传声
16.铁管
17.翅膀的振动;探究实验的精神
18.(1)空气 (3)入射角 能 (4) 强
19.振动
20.振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或传播需要介质);快
21.小 空气
22.1700
23.
24.铁制水管 铁制水管(固体)
25.纵波 5
。
18.(3 分)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l0cm
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
声.
(3)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 10 cm 处安放一块平面 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
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____;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这是 因为她们说话时声带振动相对比较________的缘故 21.(3 分)如图,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 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其声音是 通过 传入人耳。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7.(2 分)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
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
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10.(2 分)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 铁
B. 水
C. 真空
D. 空气
11.(2 分)要利用回声来测定海水的深度,必须要知道 ( )。
A.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B.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竖直往返的时间
12.(2 分)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3.(2 分)风吹树叶沙沙响,此时的发声体是:( )
A.风;
B.空气;
C.树叶;
D.以上都是.
4.(2 分)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 )
A.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
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
C.扬声器发声时纸盒会振动;
D.把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抽气时,声音会逐渐变小.
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传播来的响声。
17.(3 分)我市小学生聂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发
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
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聂利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聂利的发现是
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源 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
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
26.(3 分)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有: 和 。
27.(3 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
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 25℃的空气中
5.(2 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种草植树,可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6.(2 分)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
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通,但却听不到该手机的铃声.这一现象可以表明( )
A.声音的传播速度较慢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很大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15.(3 分)宇航员在月球上面对面说话也要用无线话筒,这是因为
。
16.(3 分)小明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8.(2 分)一只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接通电路,电铃放出声音,当用抽气机使玻璃罩内的
空气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 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
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
弱)于玻璃板.
19.(3 分)三水森林公园,环境幽静、鸟语花香。早晨,在公园漫步,松涛声、鸟语声、潺 潺流水声,令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20.(3 分)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