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细胞的能量“货币

【教学设计】细胞的能量“货币

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进行构建
检查并修改错误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利用老师提供的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结构的图片,在白板上构建ATP的结构模型
学生通过模型构建加深对ATP分子结构的理解
合作探究二: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ATP中两个磷酸基团由于带有负电荷,会存在排斥力,使末端的磷酸集团脱离下来,那么剩下的结构叫什么呢?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1、通过模型构建过程能归纳、概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理解ATP和ADP相互转化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ATP的来源和利用理解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生命观念)
3、通过科学前沿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担当能力。(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学习任务
合作探究三:ATP的来源与利用
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哪里呢?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还会用于哪些生命活动呢?
ATP合成过程中的能量可以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都来自于呼吸作用。
对能量的利用联系生活进行解释,重点讲解主动运输过程。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两大类,放能反应放出的能量能直接被吸能反应所利用吗?放能反应放出的能量用于合成ATP,而当吸能反应需要吸收能量的时候,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这样ATP就在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之间流通,我们可以把ATP形象的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引出本节课的标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构建ADP的结构模型,并且在白板上用白板笔画出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参照课件中的要求完成。
通过资料进快。
通过小组构建加深对转化过程的理解
阅读资料、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明白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巧妙运用类比形成生命观,并明确本节课的标题。
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到讲台前面利用自己构建的模型进行本节课的课堂小结。
利用课堂小结明确我今天都学了什么。
巩固训练
对第三题重点讲解
巩固训练,小组共同探讨不会做的题目。
巩固强化本节知识
迁移应用
放眼看世界,我们来了解一下纳米发动机。
展示资料
美国制造出世界最小最快纳米发动机,它比一粒盐要小500倍,它由ATP提供能量、ATP合成酶驱动发动机运转,达到每分钟18000转。纳米发动机由三部分组成,能迅速混合、泵出生化药剂,并能在液体中运动。科学家高度评价此科技成果,认为生物分子纳米发动机在医学领域将大有用武之地,
资料分析:
成人体内ATP的总量2—10mg,一个成人一天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ATP为48Kg,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在安静状态时,肌肉内ATP含量只能供肌肉收缩1—2s所需的能量。
思考讨论:
(1)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多吗?
(2)生物体如何补充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量的ATP呢?
教师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通过实验探究明确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我们前面讲过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糖类中的能量能直接被细胞所利用吗?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昨晚我在家做的一个小实验。
展示实验的三个小视频并提出问题:葡萄糖和ATP谁才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明确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体验探究实验过程的快乐。
带着目标走进课堂
合作探究一:构建ATP的结构模型
展示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错误,师生一起修改。
通过预习我们已经对ATP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以小组为单位构建一下ATP的结构模型。
小物质、大能量,纳米发动机也被我国应用到医学研究领域。
播放视频
观看资料和视频,了解现代科学前沿问题,
激发学生的社会观念,我们要把今日的学习融合到促进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事业中去。
阅读课本87、88页,尝试一下举出ATP的来源和ATP利用的例子(2分钟)
小组合作把黑板上贴的内容填写到白板上,另外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来完成。
共同修改并完善。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帮助学生认同ATP水解与合成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明确“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代谢的动力”。
在此过程中,ATP生成了ADP和磷酸,并且携带了能量。当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就会和ADP、磷酸结合而形成ATP。这就发生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找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进行构建
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和ADP的这种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那么ATP的含量和转化速度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个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