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上期淮滨县第一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
2. 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闻道龙标过五溪”,“过五溪”说明友人旅途之艰,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与惦念之情。
B.《峨眉山月歌》首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C.《观沧海》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把“海”外与“江”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二、填空题3. 填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题目中的“龙标”和第二句诗中的“龙标”意思相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首句点出的季节是秋季。
()(3)《观沧海》中,最后两句与诗文内容有关。
()(4)《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的“思”是思绪的意思。
()(5)《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绝句。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是升职的意思。
()(7)《观沧海》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9)《次北固山下》中,既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积极乐观心态,又有淡淡的思乡愁绪。
()(10)《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选用九种极具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苍茫悲凉的深秋晚景图,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三、默写题4. 诗词默写填空。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论述将思和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5. (1)《骆驼祥子》阅读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
《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______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_______,以及大学教授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阅读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
(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读书笔记二)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地点,《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瑚海,在游历了印度洋________、________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五、古诗词鉴赏6.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朝著名山水诗人________的《王右丞集笺注》。
(2)诗题中“山居”“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3)找出诗歌前四句中的意象,并指出这些意象集中表现了“山居”环境怎样的特点。
(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正常语序是什么?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这两句诗主要写人们的活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骈枝的幸运余显斌①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
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
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②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
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
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
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③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
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④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咯咯地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
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
其实,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⑤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
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
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⑥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她指着那划痕,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⑦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
当时,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⑧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照顾你的。
”⑨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真诚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
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
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⑩渐渐地,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⑪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
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⑫“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⑬她哑着嗓子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
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
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纯净甜美的微笑。
⑭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⑮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
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圆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⑯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
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
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
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
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⑰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1)文章依次写了“她”的四次笑,分别是①________、撞肘看到画线哈哈地笑、看到骈枝真诚地笑、②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哈哈地笑了,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8. 选出下面朗读节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句()A.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七、文言文阅读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
①意与日去()②险躁则不能治性()③年与时驰()④淫慢则不能励精()(2)翻译下列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在这封书信中,诸葛亮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生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漫”“险躁”。
B.从“学须静也”可以看出,学习的环境对成就学业也很重要,只要环境安静,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4)《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5)这首散曲写了哪些景物?(至少写4个)(6)这首散曲抒发了主人公什么思想感情?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湖心亭看雪张岱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列句子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天与云与山与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上下一白一箪食,一豆羹C.见余大喜曰见渔人,乃大惊D.是金陵人,客此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八、综合读写11. 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
(1)默写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