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A(2)基本知识点

大学物理A(2)基本知识点

大学物理A (2)基本知识点一、试题题型、试卷结构和试题分数分布 1、试题题型: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计算题或证明题(4小题,每小题10分,计40分) 二、大学物理A (2)基本知识点气 体 分 子 动 理 论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平衡态下 RT M PV μ=, n k T p =,普适气体常数 K m o l /J 31.8R ⋅= 玻耳兹曼常数 K /J 1038.1NR k 23A-⨯==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t 2E n 32vnm 31p ==3. 温度的统计概念kT 23E t =4. 能量均分定理每一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为1/(2KT)。

一个分子的总平均动能为自由度):i (kT 2i E =。

ν摩尔理想气体的内能RT 2i E ⋅ν=。

5. 速率分布函数NdvdN )v (f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 2vkT2m 23v e)kT2m (4)v (f 2-ππ=三种速率最概然速率 μ==RT 2mkT 2v p平均速率 πμ=π=RT 8mkT 8v方均根速率μ==RT 3mkT 3v2热 力 学 基 础1. 准静态过程:在过程进行中的每一时刻,系统的状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

2. 体积功:准静态过程中系统对外做的功为 pdV dA =, ⎰=21v v pdV A3. 热量:系统与外界或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温度不同而交换的热运动能量。

4. 热力学第一定律A )E E (Q 12+-=, A dE dQ +=5. 热容量 d Td Q C =定压摩尔热容量 dTdQ Cpp=定容摩尔热容量 dTdQ C V V =迈耶公式 R C CV p+=比热容比 i2i C CVp+==γ6. 循环过程热循环(正循环):系统从高温热源吸热,对外做功,同时向低温热源放热。

效率 121Q Q 1Q A -==η致冷循环(逆循环):系统从低温热源吸热,接受外界做功,向高温热源放热。

致冷系数:2122Q Q Q A Q -==ε7. 卡诺循环:系统只和两个恒温热源进行热交换的准静态循环过程。

卡诺正循环效率 12T T 1-=η卡诺逆循环致冷系数 212T T T -=ε8. 不可逆过程:各种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且它们的不可逆性又是相互沟通的。

如功热转换、热传导、气体自由膨胀等都是不可逆过程。

9. 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任何循环动作的热机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是不可能的。

微观意义:自然过程总是沿着使分子运动向更加无序的方向进行。

机 械 振 动1. 简谐振动方程)t cos(A x φ+ω=振幅A :取决于振动的能量(初始条件)。

角频率ω: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

初相位φ:取决于初始时刻的选择。

2. 振动相位ωt+φ:表示振动物体在t 时刻的运动状态。

φ:初相位,即t=0时刻的相位。

3. 简谐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0x dtx d 222=ω+弹性力或准弹性力 kx K -= 角频率:mk =ω, km 2T π=A 与φ由初始条件决定:22020v x A ω+=, )x v (tg01ω-=φ-4. 简谐振动能量)t (sin A m 21mv 21E 2222K φ+ωω==, 2K kA 41E =)t (cos kA21kx 21E 222P φ+ω==, 2P k A 41E =2P K kA 21E E E =+=5. 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合振幅: )c o s (A A 2A A A 12212221φ-φ++=221122111cos A cos A sin A sin A tgφ+φφ+φ=φ-同相: π=φk 2∆, 21A A A +=反相: π+=φ)1k 2(∆,21A A A -=, ,2,1,0k ±±=机 械 波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波源和媒质。

通过各质元的弹性联系形成波。

2. 波的传播是振动相位的传播,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振动的相位依次落后。

3. 波速u ,波的周期T 及波长λ的关系ν=1T , Tu λ=4. 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设座标原点O 的振动初相位为φ))2cos(),(φλπω+=xt A t x y5.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平均能量密度 22A 21ρω=ω平均能流密度即波的强度 22A u 21u I ωρ=ω=6. 波的干涉干涉现象:几列波叠加时合成强度在空间有一稳定分布的现象。

波的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

干涉加强条件:π=-λπ-φ-φ=φk 2)r r (21212∆干涉减弱条件:π+=φ)1k 2(∆7. 驻波: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驻波。

波节:振幅恒为零的各点。

波腹:振幅最大的各点。

相邻两波节之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同一波节两侧半波长范围内,相位相差π,即反相。

驻波的波形不前进,能量也不向前传播。

只是动能与势能交替地在波腹与波节附近不断地转换。

8. 半波损失:波从波疏媒质(ρu 较小)传向波密媒质(ρu 较大),而在波密媒质面上反射时,反射波的相位有π的突变,称为半波损失,计算波程时要附加+λ/2。

光 的 干 涉 和 衍 射1.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把一个光源的一点发出的光束分为两束。

具体方法有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2. 杨氏双峰干涉:是分波阵面法,其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直条纹。

条纹中心位置:明纹:,...,2,1,02=±=k aD k x λ暗纹:,...,2,1,022)12(=+±=k a D k x λ条纹间距:λaD x 2=∆3. 光程差δ4. 位相差 δλπφ2=∆有半波损失时,相当于光程增或减2λ,相位发生π的突变。

5. 薄膜干涉(1)等厚干涉:光线垂直入射,薄膜等厚处为同一条纹。

劈尖干涉: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直条纹. 对空气劈尖:明纹:,...2,122==+k k ne λλ暗纹:,...,2,1,02)12(22=+=+k k ne λλ牛顿环干涉:干涉条纹是以接触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环.明环半径:,...2,1)21-(==k n R k r λ明暗环半径:,...,2,1,0==k nkRr λ暗(2)等倾干涉:薄膜厚度均匀,采用面广元,以相同倾角入射的光,其干涉情况一样,干涉条纹是环状条纹。

明环:,...2,12sin 222122==+-k k i n n e λλ 暗环:,...,2,1,02)12(2sin 222122=+=+-k k i n n e λλ6. 迈克尔逊干涉仪7. 单缝夫朗和费衍射用半波带法处理衍射问题,可以避免复杂的计算.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衍射暗纹中心位置: ,...2,122si n =±=k k a λφ亮纹中心位置: ,...,2,1,2)12(si n =+±=k k a λφ8. 光栅衍射光 的 偏 振1. 光波是横波,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等的定义和描述。

2. 偏振片的起偏和检偏3. 马吕斯定律4.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5. 双折射现象狭 义 相 对 论 基 础1.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2. 洛仑兹坐标变换式中3. 长度收缩2201cu LL -= (注意同时性条件)4.时间膨胀5.相对论速度变换222'222'2'11,11,1cuv c u vv cuv c u vv cuv u v v x zzxyyx xx--=--=--= 6. 狭义相对论中的质量和能量(1)相对论质量与速度关系221cv m m -=()()⎪⎪⎪⎩⎪⎪⎪⎨⎧⎪⎭⎫⎝⎛+===+=⎪⎪⎪⎩⎪⎪⎪⎨⎧⎪⎭⎫ ⎝⎛-===-=2''''''2''''c ux t t z z y y ut x x c ux t t z z y y ut x x γγγγ 2211cu -=γ22'1c u tt -∆=∆ (注意同地性条件) (m 0为静质量)(2)相对论动量 2201cv v m mv p -==(3)相对论能量总能 E=mc 2静能 E 0=m 0c 2动能 E K =mc 2-m 0c 2能量动量关系 E 2=(cP)2 + (m 0c 2)2量 子 光 学 基 础1. 黑体辐射2. 光电效应 方程A h v m m e -=ν2213. 康普顿散射4. 玻尔氢原子理论量 子 力 学 基 础1. 实物粒子的二象性粒子的能量:νh mcE ==2粒子的动量:λhmv P == 2. 不确定关系:由于二象性,在任意时刻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都有一个不确定量,它们之间有一个简单关系: ≥∆⋅∆x P x3. 物质波的振幅是波函数的振幅;物质波振幅绝对值平方表示粒子在t 时刻,在(x,y,z )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称为概率密度. 4. 一维势阱中的概率密度等计算 5.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处理:能量量子化,轨道量子化和四个量子数: 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参数. 主量子数n ,...2,1=n角量子数l )1(,...,2,1,0-=n l磁量子数m ll m l ±±±=,...,2,1,0自旋磁量子数m s21±=s m6. 原子的壳层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