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肾脏疾病营养
其中:碳水化合物:50 ~ 60 % 胆固醇:< 300 / d : < 10 % : > 10 %
营养不良伴厌食者:需商品化产品 — 蛋白质:酪蛋白来源 — 热氮比:318 ~ 427 :1
慢性肾衰病人的营养治疗
矿物质
钾:1.0 (2-2.5) 钠:80-100(3-5) 钙: 1.5 ~ 2.0 g / d ( 总摄入量) 磷: 600~1000 铁: 极低蛋白饮食 + 或 /
电解质紊乱
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
? 尿毒症病人
(20- 50%)
??维持性血透: 40%
1995
?
10% ~ 70 %
?m 1993
?
18% ~ 51 %
1998
??持续腹透 > 维持性血透
?
42% 30%
1995
?营养不良特征各异
?
最常表现于体脂储备和脏器蛋白的改变
营养不良原因
摄入不足 尿毒症毒性 全身炎症反应() 代谢性酸中毒 内分泌因素(胰岛素抵抗、瘦素) 透析影响 消化道因素
(长期素食者需补充) 微量元素: 不推荐常规补充
时: 、 、高尿铜、铝中毒
慢性肾衰病人的营养治疗
维生素
水溶性: B6: 5 / d(透析前) 10 / d(透 析) B12 和叶酸:无需补充 C:30 ~ 50 / d (不宜 60 / d )
UNA(g/24h)= UUN(g/24h)+DUN(g/24h) +△BUN×BW×60%( 透析病人)
UUN(g) = 尿尿素氮浓度(g/L)×24小时内透析液量(L) DUN(透析液g)= 透析液尿素氮浓度(g/L)×24小时内透析液量(L) △BUN (血尿素氮变化g24h)=( BUNf-BUNi)÷间隔天数
/ 肌肉消耗 蛋白质转换
不伴酸中毒:合成速率、分解速率、 亮氨酸氧化速率不一
伴酸中毒: 分解速率、 氧化
蛋白质代谢
激素变化
代谢性酸中毒
蛋白质分解代谢
、 机理: 支链酮酸脱氢酶()
依赖的泛蛋白 -蛋白酶蛋白水解途径
激活
代谢特点
维生素代谢 原因:摄入/合成不足 维生素结合蛋白水平升高 尿、透析液丢失 降解或清除 药物干扰 结果: 水溶性维生素不足(B族、C、叶酸) A 、D 、K
< 15
临床表现
无症状
轻度贫血、 夜尿增多等 明显消化道症 状、贫血… 尿毒症症状
临床表现
胃肠道 心血管系统 血液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肌肉异常表现
皮肤、骨骼 内分泌代谢紊乱 感染 代谢性酸中毒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代谢特点
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 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降低
脂代谢异常 、 、、
高尿酸血症
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
磷 摄入量 的 70% 由肾脏排泄 肾小球滤过磷量 5g ,85~90 % 重吸
收
肾功能减退
PTH
1,25-(OH) 2D3
磷排泄
血钙
血磷
——膳食纤维 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
物
降脂
改善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改善大肠功能
肾脏病营养治疗主要内容
掌握总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水分的控制 调节膳食中常量元素的含量 掌握食物的酸碱性
蛋白质
传统低蛋白饮食:0.55 ~ 0.6 g / ? d (最低摄入量,2 / 3 来自高生物效价蛋白)
极低蛋白饮食: 0.28 g / ? d + 或 / 混合
益处:①控制尿素和尿毒症毒性 ②有助于控制甲旁亢,改善营养不良 ③增强胰岛素活性和 泵活性 ④可能改善病人顺应性(食物多样性) ⑤能量足够时可维持氮平衡和营养状况
慢性肾衰病人的营养治疗
— 保守治疗时 (透析前)
营养治疗要点
低蛋白饮食 低磷 低钾
保证能量充足 !
低蛋白饮食
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物的生成和蓄积 减轻残余肾单位的高负荷工作 延缓肾小球硬化
低蛋白饮食是慢性肾脏病非透析 治疗的重要手段
改善蛋白质代谢机制
食欲改善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减少引起恶病质的细胞因子的产生 其它
蛋白质分解代谢率 (PCR) :
PCR(g/d) = 9.35 GU + 11
其中: GU(mg/min )=Curea (ml/min )×BUN(mg/mi ) Curea (ml/min )=Uurea(mg/ml) × 尿量(ml) BUN(mg/ml) 时间(min)
营养治疗的目的
保持或维持机体良好的营养状态 减少尿毒症毒素积聚 减轻代谢紊乱 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高
肾小球硬化
蛋
白 肾间质损伤
饮
食 间质纤维化
脂类
高脂血症
肾小球硬化
(高胆固醇血症)
肾小球脂质沉积
( 氧化型 )
钠
? 99.5%的钠由肾小管重吸收
? 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
钾 摄入的钾 90% 经肾脏排
出 肾脏是维持钾平衡的主要
水调钠潴节留 器官
肾脏排泄 ? 肾小球滤过钙量 10g ,99 % 重吸收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
()
概述
哪些营养素与肾脏病关系密切?
水 蛋白质 脂类 碳水化合物 钾 钠 磷 钙
能量
营养素与肾脏的关系
蛋
肾小球滤过率 ()
白
质
肾血流量
高蛋白饮食...
? 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和高压力 ? 肾小球的硬化 ? 高蛋白饮食促进肾组织内多种细胞 生长 ? 因子的表达,加速肾小球硬化 (转化生 ? 长因子β和血小板来源生长因子的 基因表达)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饮食摄入 人体测量学:体重、、、 内脏蛋白:、、 生化指标:、、、 P3+、胆固醇 总淋巴细胞计数、补体、 3、4、8等 估计氮的摄入: 、 综合评估 :
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 nPNA)
nPNA (g/24h)=7.62×UNA(g/24h)+19.0(g/24h)
慢性肾衰病人的营养治疗
蛋白质
2000
> 70 / : 0.8 ~ 1.0 g / ? d = 25 ~70 :0.55 ~ 0.6 g / ? d
(2 / 3 来自高生物效价蛋白质) < 25 / : 0.55 ~ 0.6 g / ? d
0.28 g / ? d + (保证能量摄入)
能量
理想体重者: ≥35 / ? d
慢性肾衰竭
()
各种原因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以代 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 及内分泌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
肾功能不全分期
分期
描
述
1 肾损伤 正常 或↑
2 肾损伤正常或 轻度↓
3 中度↓ 4 严重↓15-29
5 肾衰竭
(/) ≧90 60-89 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