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文本资料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文本资料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一、导论(一) 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及学科名称的发展1. 学科名称的定义2. 学科名称的发展(二) 对文化人类学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二、古典进化论学派(一)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1. 人类学知识的增长与研究组织的建立2. 殖民贸易的促进3. 进化论思想的催生(1)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

(2)斯宾塞的进化概念和社会进化的理论。

(二) 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 泰勒的"文化"定义2. 泰勒的进化论观点(1) 所有进化论的相同看法;(2) 泰勒提出的两大原则;(3) 泰勒划分进化的三个阶段。

3. 泰勒的宗教理论(1)泰勒的宗教定义;(2)宗教观念产生的原因;(3) 万物有灵论。

4. 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1)比较法;(2)残存法:(3) 统计法。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 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2. 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1)氏族的涵义;(2)氏族社会与国家;(3) 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o3. 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1)亲属称谓的两种基本形式;(2)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的五个阶段。

4. 对摩尔根的评价(1) 主要贡献;(2) 理论缺陷。

(四)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1. 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1)人类心理一致说;(2) 基本观念与民族观念。

2. 巴霍芬的母权论(1)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的;(2) 母权制度或妇人政治;(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

3. 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1)内婚制;(2) 外婚制。

4. 弗雷泽的《金枝》(1)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2) 相似律与接触律;(3)图腾的定义。

5. 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6. 马雷特的泛生论(1)泛生论;(2) 泛生论与泛灵论的主要区别。

三、传播论学派(一) 德、奥历史传播学派1. 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1)文化发展的图集;(2) 形式的评判标准;(3)民族学对象。

2 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理论文化圈及其特征。

3•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1)形式标准;(2)量的标准。

4•施密特的"文化圈进化论”(1)"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2)文化圈进化论及其特点。

(二) 英国传播学派1•里弗斯的理论2•史密斯与佩里的”极端传播论”(1)史密斯的"埃及中心论”;(2)佩里的”太阳之子论”四、历史特殊论学派•(一) 博阿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1•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1)博阿斯的文化定义;(2)历史特殊论;(3)文化相对主义。

2. 文化区理论文化区、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

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二)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1. "超机体论”的文化观2•文化的形貌(1)基本形貌;(2)次级形貌。

3•亲属称谓和文化区的理论(1)亲属称谓类别;(2)文化区、文化高峰、强度。

(三) 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其他主要人物1•罗维的人类学研究(1)与古典进化论的主要分歧〈2〉亲属称谓的类型。

2•萨丕尔的文化与语言的研究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

五、法国社会学学派(一) 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1)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2)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解释;(3)集体意识、社会事实及其特征。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1)宗教的定义与特征;(2)宗教的起源与本质;(3)宗教的功能。

3•概念和范畴的起源(1)概念和范畴的起源、功能及其他特点:(2)杜尔克姆的人类学传统。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1•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2•礼物交换(1)礼物交换的特点;(2)礼物交换的原因和功能。

(三) 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其他学者1•列维一布吕尔的原始息维理论(1)非逻辑思维;(2)互渗律。

2•赫尔兹的象征人类学研究3•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1)分离阶段;(2)过渡或通过阶段;(3)统合或组合阶段。

六、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一)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1.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2)强调共时性研究;(3) 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4) 坚持社会进化论。

2. 图腾崇拜的研究(1)图腾崇拜的研究对象;(2) 图腾崇拜的原因;(3) 图腾的本质与功能。

3. 亲属关系的研究(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1.文化的功能主义理论(1)马林诺夫斯基与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在功能主义理论上的相同点与区别;(2) 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2. 巫术与宗教的研究(1)巫术与宗教产生的原因;(2) 巫术与宗教的功能。

3. 原始法的研究(1)原始法的定义;(2)原始法的强制力;(3) 原始人与现代文明人的共同点o4. 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1)田野工作的原则;(2) 田野工作的要求。

(三)功能主义学派的其他主要人物1. 埃文思一普里查德的研究(1)社会结构的研究;(2) 原始宗教的研究。

2. 福蒂斯的祖先崇拜研究3. 格拉克曼的仪式冲突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2) 仪式的功能。

4. 弗思的社会结构研究(1)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的涵义;(2)文化人类学的目标。

(四) 美国的结构功能论者1. 沃纳的人类学贡献(1)" 扬基城"系列研究;(2)霍桑工厂的试验。

2. 雷德菲尔德的农村社会研究(1)"民俗文化"或"民俗社会"的特点;(2)" 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理论。

七、文化与人格学派(一)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1)无意识理论;(2) 人格的理论。

2. 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1)心理变态与宗教;(2) 图腾与禁忌。

(二) 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1)共同点(2) 不同点。

2、"基本人格结构"说(1)"基本人格结构"的涵义;(2)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

(三) 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1. 文化模式论(1)民族精神;(2)日神型与酒神型。

2. 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1)日本社会的结构;(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性因素;(3) 罪恶感与耻辱感文化。

(四) 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1. "来自南海" 的研究(1)" 青春期危机"与文化;(2)性别角色与文化。

2. 文化传承与代沟(1)前塑文化及其特征;(2)同塑文化及其特征:(3) 后塑文化及其特征。

(五) 林顿与克拉克洪的研究1. 林顿的文化与人格研究(1)身份与角色的理论;(2)文化与人格的关系;(3) 家庭与婚姻;(4)文化涵化的研究。

2. 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六) 心理人类学的研究1.跨文化的比较研究(1)"轴"的概念,中、美文化中轴的比较;(2)初始群体与二级群体的研究。

2.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1) 许烺光的人格观;(2)人与人格。

(七) 泛文化的研究1.泛文化研究的内容(1)泛文化研究的涵义;(2)泛文化研究的11 个重要方面。

2.默多克的家庭研究(1)" 核心家庭"的概念;(2)亲属称谓制度的六种基本类型。

3. 怀亭的泛文化比较研究(1)A 型文化及其特点;(2)B 型文化及其特点。

八、新进化论学派(一)怀特的普遍进化理论1.文化的主要特征( 1)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使用符号;(2)符号与标记的区别。

2.文化进化的标志是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1)文化的进化历史阶段;(2) 评估文化进化的水准或文化发展的公式。

3. 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1)技术系统;(2)社会系统;(3) 思想意识系统。

4. 文化决定发明与革新(1)两个重要的命题;(2) 文化的指数式发展。

(二) 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1.多线进化论(1)文化进化的三种观点;(2) 核心文化系统和外围文化系统。

2.文化生态学(1)传统生态学与文化生态学的区别;(2) 文化生态学研究的范围。

3. 文化类型的理论(1)"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的概念及其意义:(2)家庭的特点;(3)群落(村落或社区)的特点;(4)国家的特点。

(三) 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理论1.一般进化与特殊进化(1) 进化的二重性;(2) 生物的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3)文化的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

2.进化的" 二律背反"(1)创造机制与保守机制,趋异原则与稳定性原则;(2) 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和不同文化类型同质性的不断增长。

3. 进化潜力法则(1)进化运动的本质性特征:(2) 种系间断性原理与区域间断性原理o4. 早期国家或政治组织的进化(1)理论来源;(2)队群社会、部落社会、酋邦制社会、国家。

(四) 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1.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1)"客观的"和"主观的"与"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2)"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来源与特点。

2.文化唯物主义理论(1)基础结构(生产方式和人口再生产方式);(2)结构(家庭经济与政治经济);(3)上层建筑;(4)思想的或主位的上层建筑。

九、结构主义人类学(一)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理论1.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1)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2)现代文化人类学中的结构思想;(3) 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思想。

2.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1)结构的概念:(2) 结构主义方法。

3.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传统亲属关系研究的两大缺陷:(2)亲属关系结构必备的三种内在要素;(3)亲属关系结构的最基本形式;(4) 有限交换结构与普遍交换结构;(5) 婚姻交换的意义。

4. 神话的结构(1)列维一施特劳斯分析神话的主要方法;(2) 神话的基本结构。

5. 野性的思维(1)科学思维的两种模式;(2)图腾崇拜问题的两种倾向;(3)图腾崇拜背后的三种观念:(4)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主要思想和观点。

(二)荷兰结构主义研究1. 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2.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3. 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1)互惠的特点:(2) 交易的特点。

十、象征人类学(一)利奇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1.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1)利奇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2)"动态平衡"理论:(3)研究社会规范或社会制度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视角。

2.象征体系的结构分析(1)符号与象征的区别;(2)象征的社会一结构分析方式与结构主义分析方式;(3) 两义性。

(二)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 1.洁净与肮脏(1)道格拉斯的思想渊源;(2) 人类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