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下列选项中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阖.眼(hé)校.对(xiào)哺.育(bǔ)鲜.为人知(xiǎn)B. 猥.琐(weì)亘.古(gèn)诘.问(jié)忍俊不禁.(jīn)C. 驿.路(yí)晌.午(shǎng)修茸.(qì)忧心忡忡..(chōng)D. 挑.逗(tiǎo)矜.持(jīn)告罄.(qìng)怏怏..不乐(yàng)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是()A. 逞能仰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 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 怪诞静穆永往直前本末倒置D. 冗杂惬意语无伦次义愤填鹰3.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B.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精神C.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德国的都德,文章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朗士“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洼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痛心情以及对祖国的深厚感情D.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4.古诗文默写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
(王安石《登飞来峰》)杜牧在《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______ ,隔江犹唱《后庭花》。
《望岳》不仅写出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
李商隐的《贾生》一诗中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温暖的菠菜王华①下班路上,接到了妻的电话,嘱我买些菜回去,于是我拐弯进了一个菜市场。
②菜市场不大,是露天的,只有十几个摊位。
附近是一个新建的居民区,还没建正规的市场,卖菜的摊贩们自发集聚在这里,便形成了个小市场。
摊贩们都是清一色的妇女,一个个都把自己包裹得很臃肿,像粽子一样,只露出眼和鼻子---要在这寒风中站一整天,这样的装备必不可少。
③我在一个摊位前选了几样青菜。
摊主是位中年妇女,一一给我称了。
最后我拿一捆菠菜时,摊主说:“对不起,菠菜不卖。
”我很奇怪:“怎幺不卖呢?”她抱歉地笑笑说:“饭店已订购了,你上那边那个摊住上买吧,她的菠菜是自己种的,好吃。
”她指给我看,隔着五六个摊位,一位穿着黄军大衣、头上裹着黄围巾的妇女守着一辆三轮自行车,专卖一样菜,车上是成捆的菠菜。
④我不想舍近求远,就走到紧挨着的一个摊上,想买她的菠菜。
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女摊主也说不卖。
再走到下一个摊位,摊主同样说不卖,同样让我到穿黄大衣的那个摊位上去买。
⑤我很诧异,乘出租车有拒载的,没想到买菜还有拒卖的。
⑥我一边嘟囔着“邪门”,一边来到穿黄军大衣的妇女的摊位前。
虽然只看见女摊主的眼和鼻子,但我还是能感觉到她在谦和地笑。
她望了望我刚才问过的那几个摊主,说:“你别怪她们,她们是为了照顾我的买卖,为了我好。
”我问:“你们是亲戚?”她说:“不是。
都是卖菜认识的。
”⑦那些天妻在单位加班,一连十多天,我都去那个莱市场买菜。
但无论在哪个摊位买菜,买菠菜时,摊主都无一例外,让我到穿黄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买。
⑧渐渐地,我也自觉了,只要买菠菜,我就到穿黄大衣的女摊主那里去。
和这个女摊主慢慢地也熟了起来。
有一次我问她:“这菠菜是你自己种的?”她说:“是啊,我种了一大片呢。
”“是在大棚里吗?”我问。
她说:“不是,是在露天中种的,菠菜很抗冻,只是晚上会盖上一层塑料纸。
”我想,这菠菜是纯天然的,营养应该更丰富吧。
⑨有一天,卖菠菜的女摊主没来。
有摊主说:“菠菜从我这里买吧。
”我说:“你们不是不卖吗?”她们都笑,说:“我们那是想照顾她的买卖。
她的家庭很困难,男人卧病在床,家里家外只能靠她自己支撑着。
我们想让她早卖完了早回家,她男人需要照顾。
”我知道,她们说的“她”,是穿黄大衣的女人。
⑩饭桌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妻子和儿子听,妻沉默了片刻,说:“那我们以后多吃点菠菜。
一向不喜欢吃菠菜的儿子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以后我们顿顿吃菠菜”我说:“是啊是啊,我们都爱吃。
”我这样说着,不知怎的,心中涌起一股细细的暖流。
(有删改)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卖菜的摊主们的故事。
2 文章在第③--⑤段叙述卖菜的摊主不愿卖给我菠菜,第⑨段又招揽“我”去买,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3 文中说儿子“一向不喜欢吃菠菜”,儿子却说“我最喜欢吃杏仁菠菜了”,前后矛盾吗?为什么?4 有人说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现爱心的传递,还有人认为表达的是劳动者的互帮互助你赞成哪种说法?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6.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狗尾巴草刘成章我们去年才把家搬到这里。
这里是二三十年前修建的老房子了。
原主人是个黑人。
那黑人的日子也许过得非常窘迫,也许有什幺无法摆脱的心事,你看,一十面积很大的后院,却荒草丛生。
因为院子确实很大,我们也没有力量在两三年间雇人将它整好,于是我们买了一台锄草机,每过一两个月就将那荒草锄一遍。
荒草种类很多,但主要是狗尾巴草。
故事也出在狗尾巴草的身上。
我们一遍一遍地锄,狗尾巴草一茬一茬地长。
长起的每一茬狗尾巴草,它的顶梢都有状似狗尾巴的毛茸茸的穗子在风中摇曳。
那穗子活像无数碍事绊脚的烂矛破戟,看一眼都让人心里发堵。
狗尾巴草就用这穗子结籽和繁衍后代。
我捧起看了看,穗上结了数不清的种子。
我想,只有锄得更勤,才有希望使来年的院子荒草断种。
我们就每过两三个星期锄一遍。
有时候累得浑身酸疼,因而望着狗尾巴草生气,气极了,就骂它,踩它。
但我们一遍一遍地锄,狗尾巴草还是一茬一茬地长,变化只在于,个头日趋低矮。
穗子日趋瘦小。
其后我到外地去了。
我回来已是暮秋天气,桃树和槐树已经落尽了叶子。
门前新栽的两棵橘树结满了颗颗小太阳似的金球。
我走后院子里的锄草工作,家人是一直坚持着的。
可是我看院子,狗尾巴草居然还未曾消失。
我先是吃惊、气愤、无奈,继而,鬼使神差似的,竟有些肃然起敬了。
狗尾巴草虽然只有两寸多高了(通常是长半人高),却都结着小小的穗子。
好像进了小人国似的,小小的茎、叶、穗都非常完整的。
狗尾巴草铺了满满的一地。
那狗尾巴草的小小穗子在斜照过来的阳光之中,周身的细芒挑着颤颤的露水珠儿,朦胧至极,抚媚至极。
仔细看时,每棵狗尾巴草都无法掩盖自己的疲惫之态,但于疲惫中却迸射着咄咄逼人的不灭生机。
它们好像含着泪水在说:“我们咬碎牙关,奋争了整整一年。
”一曲劲歌,仿佛骤然响起,仿佛直上云端。
谁在唱呢?一一唱歌的是被宰杀了数十次的生命,数十次也不死,一次次倒下又站起来了!它在绝境中求生,绝境中歌唱,寻常的呼吸被它升华为永恒。
是的,这就是生命,生命的可敬之处正是这样。
它为了把大自然的神圣创造连续下去,艰苦卓绝,锲而不舍。
它仿佛即使没有茎干了,也要在根上结出几粒种子!一一啊,这就是生命!1 文中哪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狗尾巴草的感情变化?2 下面两段对狗尾巴草进行描写的文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①长起的每一茬狗尾巴草,它的顶梢都有状似狗尾巴的毛茸茸的穗子在风中摇曳。
那穗子活像无数碍事绊脚的烂矛破戟,看一眼都让人心里发堵。
②那狗尾巴草的小小穗子在斜照过来的阳光之中,周身的细芒挑着颤颤的露水珠儿,朦胧至极,妩媚至极。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我们一遍一遍....地长。
....地锄,狗尾巴草还是一茬一茬4 本文赞美了狗尾巴草怎样的精神?5 古今中外有很多伟人、名人都具有“狗尾巴草”的精神,在逆境中拼搏,逆境中成才。
分享你所知道的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成才的伟人、名人的事迹。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品读诗歌,展开想象,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8.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二石兽并.沉焉②尔辈不能究物.理.③盖.石性坚重④求之下流,固.颠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A.是.非木柿安能辨我是.雄雌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以为.顺流下矣C.一老河兵闻之.无丝竹之.乱耳D.山门圮于.河求石兽于.水中3 翻译下列句子。
①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4 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六、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0分)9.题目:在阳光里奔跑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10.题目:记得______的味道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答案和解析【答案】1. D2. D3. B4. 沉舟侧畔千帆过5. 化作春泥更护花6. 自缘身在最高层7. 商女不知亡国恨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5. (1)一个菜市场的摊主们都拒绝卖给“我”菠菜,原来是为了帮助一位因家境困难而靠卖菠菜维持生计的妇女,这使“我”感动,决定和家人多吃菠菜(意思对即可)(2)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即将结尾点明原因,这样前后照应,表明了事情的真相,从侧面衬托出众摊贩的善良、善解人意,以及助人为乐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