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稻飞虱

稻飞虱


暖秋对褐飞虱迁入与爆发的影响
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虱的化学防治技巧
选用好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药剂。 掌握防治适期:若虫期。 对准水稻基部喷药。 施药时加水要足,田间保持一定水层。 注意天气预报:高温高湿易发生,药后最好当天不下雨。 化学防治: 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 时喷洒齐网、美邦金点子等药剂
稻飞虱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曹娟
稻飞虱的分类
褐飞虱
灰飞虱
白背飞虱
飞虱区别
飞 虱 类 型 褐 飞 虱 白 背 飞 虱 灰 飞 虱 危害部位 危害特点 落水态 发生时间 迁 飞 性
稻丛基部,很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少出现在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一”字形 上 分布位置比褐 飞虱稍高,水 田中央密集为害, 两后足呈 稻茎秆和叶片 后逐渐扩大蔓延 “八”字形 背面活动 稻丛中上部叶 片 两后足呈 集中田边为害, “八”字形, 后蔓延田中 角度小于白 背飞虱
褐飞虱为害稻杆基部
褐飞虱引起的倒伏
褐飞虱发生与流行规律
• 喜温湿:生长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为26-28℃, 湿度80%以上最适宜。 • 高温繁殖:低于17℃不能繁殖。 • 繁殖快:一只雌虫(短翅型)能产卵300—400粒,一般 7—13天孵化为若虫。 • 爆发先兆:短翅型褐飞虱的出现是爆发的先兆,繁殖快。 • 无休眠或滞育。 • 耐寒能力极差:秋季“寒露风” 直接影响褐飞虱发生为 害的程度。 • 发生条件: 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 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
危害中晚稻

早中稻

早稻
没 有
褐飞虱若虫与成虫
若虫
长翅型成虫
褐飞虱在我国的分布
褐飞虱的迁飞与发生世代
迁飞
褐飞虱迁入规律

区域 海南 广西、广东、福建南部 贵州南部、江西南部 赣江中下游、贵州、福建中北部、浙江 南部 江西北部、湖北、湖南、浙江、四川东 南部、江苏、安徽南部 苏北、皖北、鲁南 世代数 12—13代 8—9代 6—7代 5—6代 4—5代 2—3代 迁入时间 常年繁殖 3—5月 4—6月 5—6月 6—7月上 中旬 7—8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