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胎动平衡均匀性实验理论PPT呕心制作

轮胎动平衡均匀性实验理论PPT呕心制作


严重
OUT品
废 品
二、均匀性(UF)理论
- 11 -
UF理论
1.径向平衡不良
车辆上下跳跃 • 什么是径向不平衡
材料帘布接头大造成凹一块
径向不平衡可以解释 如汽车开在颠簸路 上现象
径向平衡不良是由于轮 胎不真圆造成
胎面接头大 造成凸 一块
胎边/防擦布接头大造成突出一块
径向平衡不良是由于胎面接头大, 帘布接头大,胎边/防擦布接头大, 等等造成
· 直径 · 厚度 · 钢丝散开 2.Ply(层片) · 接头太大 · 宽度不一 · 帘布密度不均 · 厚薄不均 · 粘度不良 · 衬胶厚薄不均 · 衬胶偏心 3.胎边/防擦胶/三角胶 · 轮廓偏差 · 香蕉形状 · 粘度不良 4.环带钢丝 · 宽度偏差 · 厚薄不均 · 异常贴胶条 · 端距不良 · 粘度不良 · 储存过久 · 覆盖层缩收(张力过大)
- 29 -
DB 理论
重量 偏差
轮胎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周方向,宽度方向上的重量分布的不对称 1. 静平衡 (Dynamic 平衡) 2. 动平衡 (Dynamic 平衡)
重量不均匀
上下振动
上下 左右
振动
- 30 -
DB理论
重量偏差
轮胎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周方向、宽度 方向上的重量分布的不对称。对称分布不均 匀,离心力成倍上升,是引起震动、发生噪 音的原因之一。
导致动平衡和均匀性的不良原因举例
例1:静平衡 型胶部件的厚度变化,使轮胎的重量分布不均匀
太 短
太 长
例2:径向力的变化
接头过大后 硫化 硫化后
=
=
=
例3:锥度(CON)的影响
中心 挤出后胶部件的锥形 带束层
16/24
例4:侧向力、CON的影响 BELT蛇形 T/D蛇形
17/24
A.材料
1.胎圈
7/24
UF理论
④锥度效应力 CON (Conicity) CON是不随轮胎旋转方向而改变的轮胎侧向力偏移分力,单位以kgf 表示。它好像锥体在滚动时产生的向心力,主要由于带束层等不正引 起。它表明了车轮的倾斜状态,所以也称“伪倾角力”。
8/24
UF理论
2.尺寸偏差 ①半径的变化 RRO (Radial Run Out) RRO主要是指轮胎在一定气压状态下半径的变化 半径的变化是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来表示,单位mm ②宽度的变化 LRO (Lateral Run Out) LRO主要是指轮胎在一定气压状态下宽度的变化 宽度的变化是用最高点与最低点的差值来表示,单位mm ③S/W表面局部粗糙度 BPS (Bumpy Side) BPS主要是指S/W的表面局部粗糙度,以Bulge、Dent表示,单位mm
最终检查( 外观检查)
硫化
使之分子间更加紧密结合一起,生胎变成熟胎的 过程。
(U/F 检查)
(D/B 检查)
(X-RAY检查)
质 量
1. 外观亮丽 2. 动平衡佳 *动平衡Dynamic balance *均勻性Uniformity 3. 装胎简易 4. 无次极品
检查工程
检查工程分外观检查和机器检查
DB 理论
动平衡不良原因
2.力偶不平衡
-----轮胎两边对胎面中心线造成不平衡 原因:
• • • • 成型贴放部件蛇行 由于胎圈部位胶料厚薄不均,造成装胎不正 加硫时胎胚偏中心 胎胚直径偏小
DB 理论
动平衡改善方法
最好动平衡轮胎是由准确及一致性重量均匀分配于轮胎上
• • • • • • 建立每种规格部件由适当的定点分布 胎面,帘布,带束,冠带都要画出中心线 安装镭射灯于成型机上便于各部件能正确放置 再训练所有成型手对各种部件接头重叠一致性 改善冠带接头符合规格,加硫后重叠30毫米,角度切35度 所有压出部件皆符合规格与容许误差内
真圆的原则
• 360°所有位置上 的轮胎半径要相同 • 360°所有位置上 的胎圈半径要相同 • 胎圈圆心与轮胎圆 心要相同 • 不许有左右侧的圆 周差异(左右侧胎 圈及胎面)
完整的轮辋结 合原则
• 360°所有位置上 的胎圈部位和轮辋 要正确结合 • 轮辋的形状要正常 (不许有变形、损 伤、异物) • 轮胎的胎基、胎趾 部位等不能有变形、 损伤
培训现场纪律
1、专心听讲(请手机“收声”) 2、积极思维(杜绝“鱼眼”现象) 3、互动学习(敞开心胸,积极投入, 但须避免“小儿多动症”) 4、些许自由(允许小磕睡、短时外出, 但须保持安静) 5、拒绝干扰(非紧急情况下, 请勿接受干扰) 6、禁止在室内内吸烟
1
一、半钢子午胎生产工艺简介
PCR轮胎断面passenger car radial
Uniformity的 概念 指在给一定的负荷的情况下把轮胎旋转1周时的 刚性, 尺寸, 重量分布的均匀性.
UF理论
U/F的分类
RFV 纵(径)方向的反力偏差,R1H、R2H…… 横(侧)方向的反力偏差 倾向一边的单方向的反力偏差 无负荷状态下半径的变化 无负荷状态下宽度的变化 Sidewall表面的局部粗糙,Bulge、 Dent 停止状态下的重力中心不一致
• 如车辆驾驶 偏向右边就 是正的锥力
UF理论
锥力
锥力主要是由于环带钢丝/胎面偏心或胎面不对称,轮胎有如圆 锥及总向圆周方向过去
UF理论
3.轮胎侧向平衡差
环带钢丝
侧向力波动由 于环带钢丝放 置时斜偏或弯 曲造成
侧向不平衡可解释为 轮胎驾驶时左右摇摆 现象
车辆左右摇摆 震动
1. 理论 Uniformity 的 意义 UF
成型工程 各种 正确的半制品材料综合性地进行组合
成生胎的工程,轮胎的品质在成型工程里面起着关键 性的作用。
纤维帘线压延
压出
BEAD 加工
纤维帘线裁断和 SHEET 压延
成型
STEEL CORD裁 断处理
2. 硫化 工程 成型工程所作成的 Green Tire 通过3个要素: 时间, 温度, 压力 后完整的 轮胎所作成的工程。 G/T 通过硫化的3个要素 材料产生分子结构变化.
球在弹跳的感觉。
- 32 -
DB 理论 Dynamic Balance动平衡
(1)一般的意义是指轮胎的几个部比其他部分 重所以引起,。unbalance force 或 wobble unbalance往一边歪的现象。 (2)右图为在不同平面的180度位上差的有 着同样重量的 Unbalance 的轮胎。
如右图所示锥体形态的轴上放置轮胎时能不能维 持水平状态的问题。
Static unbalance静平衡
(1)和回旋中心在同一平面上放了一定量的质量所以 发生的现象。 (2)这种成为原因 Tire在回旋时因为圆心力所以质量 位置的部分有偏心的现象。
(3)这种Static unbalance可以引发 Tire的 up-down 运动,使驾驶者感到
PCR轮胎断面图
轮胎构造及功能
●胎面(TREAD)
与路面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厚厚的 橡胶层,保护轮胎内部的帘布层和缓冲 层,为抗折伤、冲击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采用耐磨损性强的橡胶。
1)轮胎构造
●胎肩(TREAD SHO) 轮胎上橡胶最厚的地方,设计时 充分的考虑散热性。 ●胎侧(SIDEWALL) 轮胎上胎肩与胎圈之间的部分, 保护帘布层,设计时采用柔韧性好的 橡胶。此位置还标着轮胎的规格、种 类、构造、花纹、制造厂家、商标等文 字。
轮胎构造及功能
●胎圈(BEAD) 缠绕在帘布的末端,把轮胎充分的固定在轮辋上。由钢丝、填充胶等 组成。设计时根据轮胎的强度要求定夺。 ●帘布层(CARCASS) 是轮胎中的骨架部分,承受轮胎的气压和荷重。设计时根据帘布轮胎 的强度定夺帘布层数。 ●内衬层(INNER LINER) 轮胎的最里面的两层橡胶,保护轮胎的内部气体泄漏。设计时采用气 密性好的橡胶。 ●缓冲层(BELT) 在胎面的下部,由钢丝层及补强层组成。起缓和来自外部的冲击及抗 戳伤等作用。
强性
LFV
CON
RRO
尺寸 LRO BPS
SB
重量 DB
轮胎旋转时旋转轴和重力中心不一致
5/24
UF理论
均匀性是指在一定的负荷状态下,把轮胎旋转一周时的强性、尺寸、 重量分布的均匀性 1.强性偏差 ①纵(径)向力波动 RFV (Radial Force Variation) RFV是指轮胎滚动一周的径向力的变化; 径向力是指经过轮胎接地中心且垂直与接地面的力; 径向力波动一般用最大径向力和最小径向力之差值来表示,单位是 (kgf)。
±3°Bulge
±3°Dent

90°
180°
270° RRO、LRO
360°
9/24
UF理论
3.重量偏差
轮胎以旋转中心为中心,在圆周方向、宽度 方向上的重量分布的不对称。对称分布不均 匀,离心力成倍上升,是引起震动、发生噪 音的原因之一。
LFV
•静平衡SB(Static Balance)
RFV RFV
轮胎构造及功能
2)轮胎的作用与功能
●支撑汽车荷重的机能 ●缓和来自路面冲击的机能
●传给路面的驱动力和制动力
●转换、维持汽车行使方向的机能
Tire制造工程(工艺)
石油产业 橡胶树栽培 化学产业 钢铁产业
1. 成型工程 BEAD BELT CARCASS WIRE 工程 化学纤维帘线生产 Tire 制造的时候,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通过密炼 及 材料 工程 进行加工组合在一起后,制作成 Green Tire(G/T) 作业。 B/M MIXER WIRE压延
轮胎 中心间距离
•轮胎在静止状态下重力中心的不一 致,单位g表示
•动平衡DB(Dynamic Balance)
•轮胎旋转时旋转轴与重力中心不一 致,单位g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