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警部队刑事侦查
[摘要]对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理解,应置于诉讼法律的背景中而非仅局限于侦查学的视角,在刑事诉讼体系内,才存在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价值取向与一般刑事侦查程序比较的可能。
在武警部队的特殊管理体制下,刑事侦查程序又被赋予适应处突执勤的程序强行政性和职权追究、独特管辖方式等特点,因而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不仅有利于武警部队保卫实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有利于整合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与一般刑事侦查程序、武警司法程序。
[关键词]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制度;基本范畴
对武警部队刑事侦查制度的研究一直囿于实务操作和政策应对的桎梏,较少地将其纳入诉讼法律讨论的视角,使得武警部队刑事侦查工作的开展缺乏法律精神的指引。
本文旨在通过对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基本范畴的讨论,达到对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以法律维度的诠释。
一、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指按时间先后或依次安排的工作步骤。
法学意义上的程序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段来作出法律决定的相互关系,即司法机关作出一定法律决定所经过的步骤、方法。
由于侦查是指有侦查权的国家机关和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已经确定立案的刑事犯罪案件,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因而“犯罪侦查的程序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有关各种侦查活动和侦查措施的规则体系”。
侦查程序制度隐含着三个要素:控制、引导程序的强权主体,被纳入侦查程序的追究对象,侦查追诉行为与手段。
就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而言,绝非一般刑事侦查程序在军队的简单沿用:首先,其实施控制的主体是受领管理任务和刑事追究任务的各级保卫机关与检察机关、军事法院,它们与其它管理部门的关系、构造不同于现代法治体制条件下的警、检、法和权力机关的关系;其次,被纳入武警部队刑事侦查追究的是被怀疑犯罪的人民武装警察,在武警部队严格管理的亚文化环境中,军人犯罪有着不同于普通犯罪的特点;再次,武警部队侦查追诉手段与措施虽由一般意义上侦查方法发展而来,但对这些措施的诉讼法律规制明显区别于普通侦查措施。
综前述,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是指:武警部队中具有侦查权的机关和部门,基于自身的管理任务、刑事追查任务和武警部队的特殊环境,在武警部队刑事诉讼法律阙如的情形下,以国家刑事诉讼法律为援用的一般对象,以有关军事法规、规章为参照执行的特殊对象,为查明案情,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所应经过的程序步骤。
有人认为,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的一般程序是:现场勘查、现场讨论、立案侦查、案情分析、摸底排队、重点侦查、预审和结案。
但这种观点没有反映出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特殊性,而且将侦查措施、侦查手段和侦查程序混同起来,没有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是有待商榷的。
笔者认为,侦查程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查。
从诉讼法学的角度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1)刑事侦查实践活动具体推进过程中应经过的具体办案步骤,如受案、立案、破案、结案等;(2)军队侦查机关在采取讯问、询问、勘验、检查等侦查措施时所应遵循的法定操作程序;(3)武警部队侦查机关在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时所应经过的审批步骤和法定操作程序;(4)侦查程序推进过程中武警部队侦查机关与其它军事司法机关和诉讼参加者之间的互动关系;(5)放到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考察,侦查程序还指其与起诉、审判程序的纵向内在联系。
从侦查学的角度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仅指受案、立案、破案、销案、结案等办案步骤。
笔者认为,不应仅探讨侦查学意义上的侦查程序,而应将侦查程序放到更广泛的诉讼法背景中,努力解决武警部队侦查程序特点、性质、价值取向、侦查程序在军事司法程序中的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
二、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价值取向
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对刑事追究可能涉及的国家利益、军事利益、社会利益、被追究人个人利益等进行权衡后,所采取的对某一利益的侧重,从而克制其它利益或对各种利益进行取舍的优位设置的立法倾向。
有论者认为,应将整个军事刑事程序(包括军队侦查、公诉、审判)从国家司法权中分离出来,成立特别司法,以建立一套能够排斥公正价值,突出安全价值的机制,从而适应军事训练和战争的需要,并提出,武警部队“处理涉法问题应坚持战斗力标准”。
就刑事程序的划分而言,侦查程序、起诉程序、审判程序内在地表现为先抑后扬的态势,即在刑事追查程序启动之初,适当地损害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无疑是必要的;而当案件进入起诉乃至审判程序时,则应相对地重视程序权利的保障。
因而笼统地将整个武警部队刑事程序拿来和一般刑事程序作比较,是欠妥当的。
在武警部队这个系统环境中,不顾平时与战时,不顾武警部队管理的特殊性,不顾刑事侦查程序与刑事司法程序的区别,而得出某种概括的结论,对武警部队刑事侦查工作和司法活动的开展都是有害的。
将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不分场合地沿用一般刑事程序的价值取向也显然忽视了军事法律所赖以存在的特殊环境。
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与军事公诉、军事审判程序存在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
这是因为,被刑事追诉的军人在犯罪侦查阶段,仍具有一定人身自由,极可能危害武警部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战斗力的发挥,并造成巨大破坏,而在公诉和刑事审判阶段,被追诉人一般被剥夺人身自由,不再具有强烈的社会危害性。
将被追诉人的个人利益与其可能危害的国家、军事利益相比较时,后者显然处于优势地位。
具体而言,平时军队刑事侦查程序应采取较一般刑事侦查程序更重视安全价值的立法取向;战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则应将安全价值置于压倒公正价值的地位上;而军事司法程序则因其滞后性,可以参照一般刑事程序的价值取向立法。
于是强职权主义的武警部队侦查程序所得的侦查结论的正误,可以由保持相对客观和中立的军事司法机关作事后审查,这样既不至于造成严重的冤假错案,又不至于因为片面强调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利益而导致重大军事利益和国防利益的损失。
三、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的意义
在传统大陆法系国家,侦查程序与公诉程序、审判程序是相互联系的“追诉
犯罪”的接力过程。
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开启程序,是公诉和审判程序推行的前提,被诉追人的利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由侦查程序决定。
侦查程序在整个刑事程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侦查程序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然而,受国内法学界长期以来对侦查程序理论研究忽视的影响,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亦未能构建自己的独特理论,而且显得缺少必要学理支撑。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显得更为迫切。
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可以为军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提供契机。
目前,我国尚无独立的军事刑事诉讼法典,武警部队刑事案件的追查基本依据国家诉讼体制。
军事活动的特殊性和武警部队管理的特殊性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不利于开展武警部队刑事诉讼工作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将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纳入理论研究的视角,结合其它军事司法制度的考察,有利于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军事刑事诉讼制度。
研究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可以为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的人事制度和机构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我军刑事侦查人事制度和机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人员编配不合理,培训晋升制度不合理,保卫部门任务“大而全”,侦查机构没能向专业化发展等。
改革武警部队刑事侦查程序,势必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到整个武警部队刑事侦查制度的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1]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怀北.处理涉法问题应坚持战斗力标准[N].解放军报,2002
201220:(3).
[3]黄风.意大利军事刑法典[Z].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4]田龙海.军事司法制度资料选编(外国部分)[Z].西安:西安政治学院军法系军法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