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全国2006年10月自考刑事侦查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5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侦查实践最基本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案例分析法
C.科学实验法
D.比较研究法
2.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侦查工作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专项斗争
B.抓住战机
C.依靠群众
D.及时破案
3.做好刑事侦查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基础是()
A.刑侦基础工作
B.刑事特情
C.调查研究
D.犯罪预防
4.犯罪行为人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处所,称之为()
A.主体现场
B.原始现场
C.关联现场
D.真实现场
5.为了保证现场勘查任务的顺利实现,实施现场勘查时必须做到()
A.及时、认真、全面、耐心
B.及时、耐心、细致、真实
C.认真、耐心、细致、客观
D.及时、全面、细致、客观
6.在犯罪现场勘验的过程中,进行整体巡视的同时要进行的工作是()
A.进行现场方位照相和概览照相
B.邀请见证人
C.部署紧急侦查措施
D.细致研究现场痕迹
7.提取痕迹物证之前,必须做到()
A.征得领导同意
B.确定其与案件的关系
C.先照相固定
D.分析其检验、鉴定的价值
8.在犯罪现场照相中,以现场被拍物体为中心,从四个相对方向交叉拍摄的方法称之为
()
A.相向拍摄法
B.十字交叉拍摄法
C.直线连续拍摄法
D.回转连续拍摄法
9.在摸底排队过程中,公布案情要做到()
A.全面、细致
B.声势浩大
C.有目标、有控制
D.公开与秘密相结合
10.在刑事侦查信息的分类中,与已经发生的刑事案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一切情况和资料是()
A.刑事案件信息
B.刑事案件线索信息
C.犯罪组织信息
D.刑事犯罪嫌疑人信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为搞清犯罪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使用犯罪工具的情况,在现场访问中应当问清的情况包括()
A.犯罪工具的数量
B.犯罪工具的特征
C.交通工具的型号和颜色
D.交通工具的牌照号码
E.犯罪行为人乘坐交通工具的来去方向
12.在犯罪现场勘验过程中,个体勘验的工作阶段包括()
A.整体勘验
B.静态勘验
C.个别勘验
D.动态勘验
E.局部勘验
13.在犯罪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过程中,整体分离痕迹提取的方法主要有()
A.制模法
B.静电吸附法
C.胶带提取法
D.照相法
E.提取原物法
14.对犯罪现场照相的拍摄要求主要有()
A.画面简洁、构图美观
B.围绕揭露案件真实情况进行拍摄
C.正确反映现场的客观状况及其内在联系
D.表现不同案件的特点
E.按顺序有步骤地拍摄
15.在犯罪现场临场讨论中,确定案件性质的客观依据有()
A.犯罪行为人的体貌特征
B.犯罪行为人作案的动机和目的
C.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固有的矛盾冲突
D.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过程、使用手段和行为方式
E.犯罪行为人与现场的关系
16.为确定调查访问结果的真伪性和使用价值,需要分析、判断被访问对象的情况包括()
A.心理状态
B.与案件的关系
C.感知能力
D.记忆能力
E.陈述能力
17.侦查实验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严格依法定程序进行实验的原则
B.实验条件力求与原始条件不同的原则
C.实验条件力求与原始条件相同或接近的原则
D.同一实验一次进行的原则
E.同一实验反复多次进行的原则
18.放火案件的特点包括()
A.犯罪后果能被及时发现
B.犯罪危害易于蔓延
C.犯罪现场易遭到严重破坏
D.作案人与事主、被害人之间有矛盾纠纷
E.作案人在作案之前,多进行预谋、准备活动
19.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后,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的对象包括()
A.有犯罪前科的重大嫌疑人
B.流窜作案的重大嫌疑人
C.有暴力倾向的重大嫌疑人
D.多次作案的重大嫌疑人
E.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
20.爆炸案件现场勘查的重点包括()
A.勘验爆炸中心点
B.勘验爆炸抛出物
C.勘验炸药残留物
D.勘验爆炸伤
E.爆炸现场调查访问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刑事侦查工作
22.刑事侦查工作机制
23.投放危险物质案件
24.绑架案件
25.强奸案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除实施网上追逃措施之外,追捕逃犯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7.在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28.简述在杀人案件侦查过程中,查证犯罪嫌疑人的主要措施。
29.简述谎报抢劫案件的动机。
30.简述侦破贩毒案件的常用侦查措施。
31.简述分析、判断盗窃案件作案时间的依据。
32.在未公开对峙条件下,处置劫持人质案件有哪些前期对策?
五、论述题(10分)
33.试论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的实施过程。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4.20××年12月5日(星期六)上午7:00,A市公安局接到B厂保卫科报案称:该厂值班员王×死于该厂值班室内。
A市公安局接报案后,立即赴现场并于7:20开展勘查工作。
现场勘查:B厂值班室是一座北朝南的平房,现场位于该值班室内。
死者王×死于该值班室内,侧卧于距东墙一米处的地面上,头北脚南,衣着完好,双脚仅穿袜子,身上缠一棉被。
死者的棉衣放在西墙处一长椅上,鞋放在椅子下,均粘有血迹。
长椅上有散落的血迹,长椅上方的墙面上有喷溅血迹。
长椅和尸体之间发现有明显的拖擦血痕迹。
在现场南墙窗台下,有一写字桌。
写字桌两侧各有一方形小凳,写字桌上有三个空啤酒瓶,两个打开的空罐头盒,两个玻璃杯。
在两个玻璃杯上各提取4枚指纹。
写字桌下散落着两个烤鱼片的空塑料袋。
现场门窗完好,未发现技术开锁和暴力侵入痕迹。
经核实,死者随身携带800元现金丢失。
法医检验:死者头部左侧遭钝器打击,造成大面积塌陷。
死者由于颅脑严重损伤致死,死亡时间距现场勘查时间6—8个小时。
死者面部及上衣粘满血迹,在死者头颈下方地面上有大量血泊。
在距血泊西侧20公分处,发现粘有血迹和毛发的铁管,铁管长约40公分。
现场访问:死者王×,男,35岁,已婚。
近期上班时间较有规律,每周一、三、五晚间值班。
经查,死者平时忠厚老实,与周围人员无明显矛盾纠纷。
近期死者与本厂职工李×的妻子交往甚密,关系且暖昧,群众反映较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案情,推断本案是熟人作案还是生人作案,根据是什么?
(2)此案在侦查过程中应布署哪些侦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