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组别:计算机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授班级:
说课教师:
时间:2015年11月10日
一、说教材及课程:
1、教材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选用的教材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十版和中国劳动保障社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操作员》五级教材,两本书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原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这门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作为一门启蒙课程,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时数为3学时/周。
3、考核方法:
上机考,按照计算机等级考模式出题。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操作
3、掌握文字处理操作
4、掌握表格操作
5、掌握演示文稿操作
6、掌握网络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部分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环节,最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目标: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勇于探索认识新事物的优良品质,发现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技能水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管理器、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的操作
教学难点:文件夹整理中的搜索设置,Word的替换,表格设置,Excel的数据准备,网络部分的页面设置
四、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习者分析:汽车专业一年级中职生;学习缺少主动性,渴望表现自我;
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动手力弱;基础薄弱和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纪律性比较差。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通过分组学习,以自主探究为主体,利用团队的力量来解决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自行探究新知的能力。
演示法: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和制作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的演示教学
任务驱动法:根据教学目标,在练习中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自主实践。
教学手段:
1、准备好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
2、课前把学生分组,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
3、素材贮备:相关的图片。
五、说教学内容设计
对书本固有的内容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并根据考级要求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并添加一些参考书中的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析: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复习课导入
✧教师演示、讲授
✧任务驱动、探究试验
✧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七、教学反思
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直观、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练习中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多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平时多进行实践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