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前脱位介绍教程文件
手法复改位 良Milch法
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证为:肩关节 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 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 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 部大血管损伤者。
康复训练
• 目的:恢复到受伤前或更好的水平 • 时间:第二或者第三天开始,肿胀疼痛比较严重可以稍微延长时间。不需要
等到完全消肿,肿胀不再恶化感觉不太疼就可以开始了。
• 初期:静力性收缩,肌肉收缩但不引起关节角度的变化。 • 中期:在不负重的状态下,完成正常的活动。包括前屈后伸旋内旋外外展内
收。 • 后期:相对于中级可以加速了,速度比较快都不引起疼痛。就可以负重训练
肩关节前脱位介绍
肩关节的稳定性
1.肩袖肌群 2.关节囊韧带 3.喙肱韧带 4.盂唇 5.肱二头肌长头
肩关节脱位的分类
根据肱骨头脱位的方向 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 上脱位及下脱位四型, 以前脱位最多见。由于 暴力的大小、力作用的 方向以及肌肉的牵拉, 前脱位时,肱骨头可能 位于锁骨下、喙突下、 肩前方及关节盂下。
手法复位 Milch法
手法复位
首先使患肢举过头,这由医生或病人自己完成, 很多病人发现完成这一步骤后很舒服,如果是俯 卧位,病人会觉得更容易,当完全外展时,医生 沿肢体长轴轻柔牵引,同时轻柔外旋,完成复位。
特点:病人耐受性好,一个医生就能完成,可以 不需要镇痛措施。
手法复位
Milch法
如果仍然没有复位,将患肢置于外展为牵引,并用 手指推顶肱骨头完成复位
诊断
视诊(Look): 1.肩三角肌塌陷,呈方肩畸形,在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 可触及移位的肱骨头,关节盂空虚。 2.患肢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位,常以健手托患臂,头和躯 干向患侧倾斜。
诊断
• 主客感觉(Feel) • 主观:伤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 客观:触诊
复位前
复位后
诊断
• 动作(Movement): • 1.搭肩试验阳性,患侧手靠胸时,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伤肩
手法复位
手牵足蹬法
手法复位
手牵足蹬,矫正脱位重叠
手法复位
外展外旋,使肱骨头移到关节盂边缘
手法复位
内收内旋,屈肘贴胸,使肱骨头入盂
手法牵引更加增加肩关节上方 结构的应力,导致更不易复位及相关并发症, 如疼痛、血管神经损伤和骨折等。
考虑到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如血管神经损伤 以及可能得骨折风险,临床上应谨慎使用手牵 足蹬法
了。重点训练受损部位,训练时完全无痛再增加负荷,循序渐进。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肩关节脱位原因
关节囊的下部、冈上肌与 肩胛下肌之间的区域没有 肩袖创覆伤盖是,肩这关块节区脱域位称的为主要原因, 旋转多肌为间间隙接,暴是力盂所肱致关。节 脱位1.的当常上见肢位处置于外展外旋位跌倒或
受到撞击时,暴力经过肱骨传导 到肩关节,使肱骨头突破关节囊 而发生脱位。
2.若上肢处于后伸位跌倒,或肱 骨后上方直接撞击在硬物上,也 可发生肩关节脱位。
肿胀,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搭肩试验
复位前
复位后
• 辅助检查(assist):X 线正位、侧位片及穿 胸位片可确定肩关节 脱位的类型、移位方 向及有无撕脱骨折。
诊断
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手牵足蹬法
患者取仰卧位,自然放松,以右侧为例,术者立 于患侧,双手紧握患者腕部,将患侧上肢伸直,患侧 腋窝放置厚海绵垫,术者以右侧足跟抵于患侧腋下, 沿患肢纵轴方向牵引,顺势将患肢外展、前屈,外旋, 与此同时抵腋下之足跟稍稍用力,此过程注意动作轻 柔,牵引力量逐渐加大,待1min左右患肢徐徐内收内 旋,术者此时用力抵住患肢腋下,利用足跟的杠杆作 用,即可感觉肱骨头复位之弹响声,术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