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技巧与实例

公文写作技巧与实例

公文写作技巧与实例
公文写作
• 公文写作是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重要 用具。为了使公文能很好地发挥作用,首先 必须认真做好公文的起草工作。
公文的种类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通知(中办 发[2017]14号)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
公文的分类
针对上级机关或者领导询问、 批示交办某项工作办理情况的 报告。
用于及时反映工作 中遇到的新问题、 特殊事件、灾害性 事故等情况,以引 起领导重视,作为 上级机关及时制定 或者调整政策的参 考。
是一个机关反映一定时期 内全面工作情况或提出今后工 作意见的报告,它可以使上级 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的工作 情况,以便作出全面的工作指 导。综合报告大多数是定期性 的工作总结报告。
15种公文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行文方向分: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按时限要求分:
特急公文、加急公文、常规公文 按涉密程度分:
绝密、机密、秘密和普通公文
公文的格式
公文格式主要包括:版头、主体、版记,共18个基本要素:
常用
公文

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

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3.及时报告,不含请示
行文及时,便于上级机关了解新情况、新问题,为其制定政策和 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发挥报告应有的价值。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否则会因“报告”不需批复而影响请示事项的处理和解决。
报告·案例 ***卫生厅关于××县度尾中学 不明原因腹泻的情况报告
××医院关于卫生监督检查的整改报告

2.主送机关
4.落款
呈报性报告的格式
报告
*** ***
呈报性报告的格式
报告
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一般由 、 、 三部分组成
一般先总述前一阶段(或前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
包括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发文的依据,然后
常用
,引出下文。
(即这部分要落笔如题,上承报告标题中的事由,下启正
文主体内容。
呈报性报告的格式
函属平行文,可以在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 机关之间相互用来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平行公文。

在行政机关的公务活动中,函不具有指挥领 导左右,但它具体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具有记 载凭证作用。
从函的作用来看,它应属于商洽性公务。
函的分类

按形式分
按行文关系 分
按内容分

即受文并办理来函事项的机关单位,于文首顶格写明
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其后用冒号。
函的写作方法

(1)开头:
说明发函的缘由。 一般概括交代发函的目的、根据、原因等内容,然后用“现将有关问题说 明如下”等过渡语转入下文。复函的开头部分,一般首先引叙来文标题、发文 字号(贵单位201×年×月×日《关于×××的函》收悉),然后再交代根据, 以说明发文的缘由,以“现将有关事项复函如下”转入下文。
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商洽函的标题:关于商请+事项+文种 请求函的标题:关于请求(申请)+事项+文种
例:
关于

一般应特别注明“复函”二字,答复请批事项的复函可表面“同意”,如不同意 对方的请求一般不标表态语,如《财政部 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收取教师资格认定费的复 函》。
函的写作方法
(2)主送机关:
请示的标准结构
说明请示的根据、目的,需要时明确交代请示事项的 背景或理由。
明确提出请示事项。针对请示事项提出本单位的意见、建议或方 案。如请示事项存在几种可能解决的办法或方案,要提出倾向性 意见,积极帮助上级机关出谋划策,不能简单上交矛盾。
“当否,请批复” “妥否,请批示” “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事前请示,事后报告”,多数报告, 都是在开展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或是 在某种情况发生之后向上级作出的汇报 。
报告的分类
专题 报告
是一个机关就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问题、 某一件事情向上级所写的报告。
综合 报告
是一个机关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面工作情况 或提出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它可以使上 级机关全面了解下级机关的工作情况,以 便作处全面的工作指导。
报告
报告
报告用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是行政机关和党的机关 都广泛采用的重要上行文。
报告
1
单向性
2
陈述性
3
事后性
单方向上行文,不需要上级机关给予批复
报告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时,所表达的内 容和使用的语言都是陈述性的。
。反映情况时,也要 把时间、地点、任务、事件、原因、结果叙 述清楚,向上级机关提供准确的现实性信息。
专题报告:
是一个机关就某一项工作或某 一个问题、某一件事情向上级所写的报告。
专题报告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 如:汇报某项工作的进程、经验、问题、建议的工作报
告;反映工作中某一项具体问题的处理或上级交办工作办理 结果的情况报告;回答上级机关查询有关问题的答复报告; 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报送报告;检讨工作错误的检 查报告等。
3
超前性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公 文,行文内容是陈请上级对某些事件指 示或批复,具有请示性。
请示的行文目的是请求上级批准, 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要求作出明 确答复。
请示行文时机具有超前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须在事前行文,待上级机关作 出答复之后才能付诸实施,不 允许“先斩后奏”。
请示
应用范围:
1.对上级领导机关颁布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以及决定、指示等, 有不理解或者难以执行而要求做某些变通处理的问题或事项,请求予以 指示与认可。
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报告
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 不要求上级批复
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事项
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 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请示
请示可以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 明理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
请示·案例 ➢ ***中医院关于增加编制床位的请示 ➢ *** 医院关于增加执业地点的请示 ➢ 关于申报评审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请示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文种选用常见问题
缺少文种
使用非法定 文种
文种重叠
生造文种
文种作为 公文标题
文种混用
同类公文使 用不同文种
错用文种
请示
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就有关问题向上级 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时使用的上行公文。
请示的特点
1
陈请性
请示
2
期复性
2.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者做的决定、报告等。
3.请求批准人员编制、机构设置与调整、干部任免、领导班子组成与调 整、经费预算以及对重大事件(事故)和人员处理等属于本机关无权处 理的重要事项。
4.请求审定本机关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事项)所提出的处理方案与办法。
5.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请示的标准结构
请示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 事由+文种 (×××关于××××的请示) / (关于××××的请示)
***关于是否可以对使用松香 脱禽毛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请示
中国共产党××委员会 关于召开第×次人大代表大会的请示
关于中共××第×届委员会和 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
请示

貌,因为函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语言要平和、
礼貌、得体,忌用命令、生硬或过于媚上、乞求的
语气,本着平等协商、以诚相见的态度,谦和有理,
不卑不亢。
3.格式规范。

例文-求批函
***卫生厅关于要求调整 医疗事故鉴定费收费标准的函
省××局、省××厅: 2002年,省××局、省××厅核定我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收费标准(试行),
请示
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1.行文之前要与主管领导充分讨论 2.请示理由要充分且简明扼要,要求和建议要具体 3.主要内容在正文中表述 4.要用倾向性的意见,且具可操作性 5.严格执行一事一请示 6.不能多头请示,只能有一个主送单位 7.不可直接送领导个人
请示
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8.请示和报告不可混用: 报告与请示同属于上行文,但却是性质截然不同的 两种文种: (1)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 上级批复;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为主,要求 上级批复。 (2)请示可以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明理由, 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 示事项。
特点:事项相对集中单一,
篇幅较短,行文迅速,便于 上级机关及时了解和掌握下 级机关的有关工作和情况。
主要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及答复上级询问事项,行文目 的是提供上级机关了解情况, 接受上级的领导与监督,并为 上级机关制定政策、部署工作 提供依据,不需要上级批转。
报告的格式
1.标题
报告
3.正文
01
02
03
公函和便函
发函和复函
求批函与审批函 询问函与答复函
告知函
适应范围及分类
1.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商洽函)

2.适用于同单位各部门之间工作联系(联系函)
3.询问或答复问题(问答函)
标题


主送机关
开头

函的结构


事项
结尾

结束语

落款:署名、成文日期

函的写作方法
(1)标题
报告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