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内容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进入了新的时期,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背景的论述,阐明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分析了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以及目前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挑战;趋势目录内容摘要........................................................................................... 引言.. 0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1 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 (1)1.2 管理战略缺乏创新 (1)1.3 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 (1)1.4 忽视人力资源管理 (1)1.5 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 (2)2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 (3)2.1 知识管理的挑战 (3)2.2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3)2.3 网络经济的挑战 (4)3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6)3.1 强调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重视企业战略管理 (6)3.2 强调人本管理 (6)3.3 强调系统化管理思想 (6)3.4 企业管理组织结构趋向多元化、弹性化 (7)3.5 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现代化技术手段 (7)3.6 现代企业管理趋向于以顾客满意程度 (7)3.7 强调民主化,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 (7)3.8 强调管理人员深入基层 (8)3.9 现代企业经营趋向多角化和国际化 (8)3.1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经营者的作用与素质更为突出 (9)3.11 识别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 (9)3.12 管理本土化,努力达到“双赢”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引言企业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独立职能,它一诞生就开始与社会生产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与社会生产同步发展的过程。

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看,同样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转变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也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共同须遵守的规定和准则的总称,企业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或组成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专业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单等管理制度类文件。

企业因为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制定这些系统性、专业性相统一的规定和准则,就是要求员工在职务行为中按照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相关的规范来统一行动、工作。

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

一个具体的专业性的企业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一些与此专业或职能方面的规范性的标准或程序,规则性的控制、检查、奖惩等因素组合而成的。

在很多场合或环境里,从一个具体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来讲,企业管理制度主要由编制企业管理制度的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实施程序、管理制度的编制形成过程、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组成的。

其中属于规范性的因素有:管理制度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管理制度的构成等;属于规则性的因素有:构成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的环节、管理制度实施的具体程序、控制管理制度实现或达成期望目标的方法及程序;形成管理制度的过程,完善或修订管理制度的过程,管理制度生效的时间,与其他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

1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1.1 管理理念不科学、规范程度不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目标是多重的,无论目标有多少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追求更多经济效益。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理念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的眼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的情况,还存在着只重视经济利益对社会利益不重视的情况。

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只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进行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企业规模无法扩大的情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能力也是非常差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体制和体系下,这样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在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企业管理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使得企业未来的发展出现了未知的情况。

1.2 管理战略缺乏创新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偏离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了缺乏创新的情况。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企业规模最大化的情况。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情况,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地位形象更加重视产品的数量和企业产值。

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的产值就会越高,这也慢慢成为了企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的筹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政府希望企业能够发展的更好,这样能够帮助政府缓解就业压力,这样就使得企业在管理战略方面出现了逐渐偏离创新的轨道。

企业在管理中缺乏创新,这样就使得企业在营销手段上出现了落后的情况,在营销能力方面也是非常有限的。

1.3 企业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着盲目决策和和决策失误的情况,很多的企业领导人员在进行重大决策的时候,通常是不进行事前的调查研究的,在决策之前不能指定出可行的方案。

在对决策进行讨论的时候,也是存在着对其他人员的意见不重视,在决策的时候依靠自己的检验,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决策出现失误的情况,导致企业承受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

1.4 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在经营管理中缺乏长远规划,在人力资源战略方面是不重视的。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增加企业效益,不愿意对员工综合素质进行培训,这样就使得企业在技能较高的人才方面是非常的缺乏的,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员工的培训体系。

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1.5 企业文化不贴合实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能够逐渐形成企业独特的价值观,但是很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经常会出现不切实际的情况。

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发展实际,这样能够使企业文化更加能够被员工认同。

2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2.1 知识管理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也日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环境的变化将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的转换,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经历了以经验管理为特征的第一代管理、以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第二代管理、以行为管理为特征的第三代管理、以现代管理为特征的第四代管理和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第五代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分析企业知识的存在和运行规律,以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本当做提高其他资源和资本使用效率的枢纽,以实现各种类型资本同时增值的管理思想、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在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方面所起的作用正在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也是决定企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从而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即知识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新的重心。

而知识管理是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干,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

⑵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人才,人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管理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把人当做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特殊资源来最大限度地发掘、科学地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使命。

这些变化表明: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如何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如何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⑶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企业的战略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表现在:首先,在投资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转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其次,在竞争战略上,要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含量作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再次,在成长战略上,要由过去主要依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调整到大力依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即依靠智力扩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和最佳经济效益使企业经久不衰。

2.2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企业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此时,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范围将由国内拓展到全球,不能仅利用国内资源来谋求发展,而是必须广泛地利用世界各国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发展自己,以求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其生产协作关系也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而且,企业的发展也不仅仅受国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受到国际经济形势、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必须建立高效、便捷、可靠地全球化要素传输流动网络,采用各种先进的要素传输手段,特别是信息传输手段,否则,企业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管理组织将呈现追求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的发展趋势,21世纪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将一改占主流地位的“金字塔”式的层级组织结构形态,中间管理层将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的管理组织将呈现扁平状态、弹性化。

这主要是由于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使得企业的中间管理层减少,中层和基层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增大。

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虽然工作岗位、工作地点不同,但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同一管理者直接进行沟通。

扁平化的管理组织将直接带来管理费用的下降、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还会极大提高员工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则是指在组织结构上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而代之一些临时性的、以任务为导向的团队式组织,借助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可以实现企业组织集团化和分权化的统一,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

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联盟已成为西方企业间合作竞争的新形势。

过去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你死我活的博弈,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和企业间的经济活动正日益全球化,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基本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