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读书的成语[标签:栏目] ,热爱读书的成语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磨砻浸灌:切磋浸染。
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亦作“磨礲浸灌”。
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后泛指读书学习。
5、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
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
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
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
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
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
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12、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
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
13、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4、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
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形容读书刻苦。
17、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
形容读书速度快。
1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9、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
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0、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
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1、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23、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
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24、十载寒窗:载:年。
指长期苦读。
25、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
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6、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
点上油灯,接续日光。
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7、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
泛指荒远的地方。
28、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指网罗人才。
29、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0、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1、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
同“萤窗雪案”。
32、拳不离手:拳:拳术。
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
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33、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4、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
灯光映照着书籍。
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35、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3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37、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
形容读书极快。
38、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
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39、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
4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1、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42、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
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
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4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
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
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4、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45、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
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6、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47、画荻教子:荻:芦苇。
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48、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
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9、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50、磨礲浸灌:切磋浸染。
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
同“磨砻浸灌”。
5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
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5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
招收贤士,接纳书生。
指网罗人才。
53、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
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54、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55、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56、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57、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8、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
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59、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60、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1、聚萤映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62、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63、载酒问字:载:携带。
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
也比喻勤学好问。
64、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
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65、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
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66、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
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67、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8、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
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
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69、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梁:房梁上,股:大腿。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
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72、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
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
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7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
凿通墙壁,引进烛光。
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7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76、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
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
有时含贬义。
亦泛指读书人。
77、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
儒:儒生,旧指读书人。
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
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78、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
读书总有好处。
79、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
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80、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81、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
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
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82、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
比喻读书勤奋。
83、日进有功:日:天;进:上进;功:成就。
天天上进就会成功。
指学术、技艺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中取得的。
8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85、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
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86、博览群书: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87、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88、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8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
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9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91、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
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92、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93、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