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生物与环境
生物在不同发育期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不 同,生态幅往往取决于它临界期的耐受限度。
生物的生态幅对其分布有重要影响,每种生 物的分布区,由它的生态幅和环境相互作用所 决定的。
精选课件ppt
16
五、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生物产生影响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如许多陆地生物对温度的耐受性与它们对湿度的耐受 性密切相关。 ➢生理分布区和生理最适分布区
精选课件ppt
11
耐受性定律的发展
a) 同种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 且耐受性还会因年龄、季节、栖息地等的不同而 有差异。
b) 生物在整个个体发育过程中,对生态因子的耐受 限度不同。
c) 不同生物对同一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 d) 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处于非最适状态时,对其他
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也会下降。
精选课件ppt
13
生态学中常用“广”(eury-)和“狭”(no-)表示 生态幅的宽度,它们与不同因子的组合,表示生物对某 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如:
广温性(eruythermal)、狭温性(stenothermal) 广水性(euryhydric)、狭水性(stenohydric) 广食性(euryphagic)、狭食性(stenophagic) 广盐性(euryhaline)、狭盐性(stenohaline)
精选课件ppt
14
广温性生物与狭温性生物的生态幅比较
(引自孙儒泳,1992)
狭温性生物的耐受性下限、上限与最适温度相 距很近,对广温性生物影响很小的温度变化, 对狭温性生物可能成为临界。
精选课件ppt
15
当生物对环境中某一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较 宽,而对另一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时,生态幅 常受到后一种生态因子的限制。
生态分布区和生态最适分布区
精选课件ppt
17
六、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生物对环境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并非固定不变, 可通过驯化和休眠改变生物的耐受范围,适应环 境的变化。
耐受限度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转引自孙儒泳,1992)
精选课件ppt
5
生态因子的分类
➢按性质分:气候、土壤、生物、人为
➢按有无生命分:生物因子与非生物因子
➢按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 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 非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independent factor )
➢按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
9
2. 限制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 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 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 但因子过量时,同样也会成为限制因子,即生态 因子的最大状态也具有限制性影响,这就是限制 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 )。
精选课件ppt
6
三、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
➢综合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 ➢阶段性作用 ➢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精选课件ppt
7
四、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耐受限度
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1840年德国农业化学家J. Liebig(利比希)提出: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 素;即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 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利比 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
第二章 有机体与环境(一)
➢生物依赖于环境:从环境中获得能量和进 行物质循环,需适应于环境才能生存;
➢生物又影响环境:改变环境的条件,使其 更加适宜于生物的生存。
精选课件ppt
1
第1节 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 基本原理
一、环境(environment)
指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其中直 接或间接影响该有机体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必须有一个特定的 主体或中心;因此,环境依主体的不同,其 所包含的范围和要素也不同。
精选课件ppt
2
环境的类型
(1)按环境的主体分类:
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环境,其他的生命物质 和非生命物质均被视为环境要素;
另一种是以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环境,生物 体以外的所有自然条件都称为环境要素。
精选课件ppt
12
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
每种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 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 (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 态幅或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
生态幅中有个最适区, 该区内生物生理状态最 佳。生态幅是由生物的 遗传特性决定的。
内环境
精选课件ppt
4
二、 生态因子及其分类
➢组成环境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称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中,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 环境因素,有时被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 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
精选课件ppt
8
E. P. Odum对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的补充
该定律只有在严格的稳定条件下才能应用。如果 一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不是 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不能应用。
各因子之间有补偿作用。当一个特定因子处于最 少量状态时,其他处于高浓度或过量状态的物 质,会补偿这一特定因子的不足。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10
3. 耐受性定律
耐受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
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 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都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 能生存。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还 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限度;同时该定律也允 许生态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大环境(macroenvironment):地区环境、地球环境 和宇宙环境;大气候
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 邻接环境;小气候
精选课件ppt
3
(2)按环境的性质分类:
自然环境 半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分类:
宇宙环境(星际环境)
地球环境
区域环境
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