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分)如图三幅图所示是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程的代表,它们的共同特点()A.结构对称,主体突出B.军事防御,稳固边疆C.沟通交通,加强交流D.强化统治,巩固皇权2.(1分)《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材料表明“蔡侯纸”的广泛使用源于()A.政府推动B.原料易得C.易于保存D.节省人力3.(1分)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A.船队规模大B.友好交往C.航行时间长D.范围广4.(1分)据统计,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在1837年为90多万英镑,到1845年达到2394万多英镑。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赔款B.五口通商C.割占土地D.开设工厂5.(1分)近代一些思想家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他们还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这些思想家主张()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D.民主、共和第1页(共9页)6.(1分)“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的这一讲话是为欢庆()A.北伐胜利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红军会师7.(1分)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强调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战略战术失误B.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C.缺乏民众支持D.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8.(1分)根据《中国近现代名人图鉴》收录的33个革命党人的照片统计,穿西装者有16人,穿中山装者6人,穿军装者2人,穿和服者2人,穿长袍马褂者7人。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中国()A.社会习俗的改变B.民族服装的流行C.西式服饰的传播D.近代服装的多元9.(1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记载: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
这表明我国当时的发展目标是()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0.(1分)20世纪60年代,松辽大地展开的石油大会战中,他以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震撼民族的英雄壮举,使我国甩掉“贫油落后”的帽子,成为英雄的铁人。
“他”是()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雷锋11.(1分)1986年,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
这些规定()A.推动了农村改革B.增强了企业活力C.扩大了对外开放D.完善了分配制度12.(1分)中国的核事业创建于1955年初,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做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材料表明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目的是()第2页(共9页)A.巩固新生政权B.维护民族独立C.增强国防力量D.稳定国际局势13.(1分)亚历山大东征,使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A.带动欧洲经济的发展B.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C.引起被侵略国家不满D.开辟通往亚洲新航路14.(1分)(它)并非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卡作品及政治、哲学著作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指的是()A.人文主义B.理性主义C.殖民主义D.共产主义15.(1分)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使法国由共和国变为君主国,在政权形式上是倒退。
但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帝国,拿破仑的集权措施是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所必需的。
材料如此评价是因为拿破仑帝国()A.传播自由民主思想B.损害人民利益C.遭到封建势力反扑D.恢复封建政体16.(1分)它所阐述的革命理论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开来。
“它”指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7.(1分)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
正是从这一点产生了巨大意义。
这一“让步”()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C.改变了苏俄的社会性质D.导致苏联经济体制僵化18.(1分)下面是1933﹣1937年美国政府兴建的公共工程统计表。
美国政府修建这些公共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项目国有公园桥梁机场公共建筑公路第3页(共9页)数量20万英亩7.7万座285座12.2万幢66.4万英里A.整顿金融B.扩大出口C.增加就业D.复兴工业19.(1分)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跨国公司的产值已占资本主义世界总产值的40%,控制了世界贸易的50%全世界最大的100个经济实体中,有近一半是跨国公司。
材料表明跨国公司的发展()A.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B.已全面控制全球贸易C.成为贸易发展的障碍D.威胁发展中国家发展20.(1分)1907年,一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英国妇女冲击国会60多名妇女被捕。
1914年,欧战爆发,妇女专从事于救国运动,感动了长期对抗妇女参政运动的反对派。
1918年,英国妇女经过50年的奋斗,终于获得选举权。
材料反映了()A.妇女思想先进B.男女地位平等C.女性角色转变D.女权意识增强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初年,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喜欢聚众讲学。
嵩阳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最早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
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中世纪的大学以“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和普遍实行了开放办学”的特色,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
第4页(共9页)(1)请以表格的形式对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进行对比分析。
(2)据以上材料,概括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何共同作用。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1860年),清朝官吏都不懂外语,跟洋人打交道很困难。
于是,恭亲王建议在总理衙门领导下,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人才,以任翻译。
1862年,清廷批准开办京师同文馆,从八旗子弟中选出十人,专学英文。
材料二:中国在甲午战败后,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发起变法维新的改良运动,特别提出维新变法须从废科举、兴学校开始。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诏书中强调京师大学堂“尤应首先举办”。
材料三: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
比较起来,这批人在数量上更多于八股取士类。
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随着他们的产生,同时出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职业,如记者、编辑、律师、医生和近代学堂的教师等。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兴办的共同政治背景。
(2)据材料三、概括20世初中国教育发生的新变化。
(3)上述材料共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大事年表1949年中国科学院组建第5页(共9页)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摘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
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研究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材料二:2017年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科学研究R&D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
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
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变化(成就)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材料二: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95%以上的男子,90%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育。
日本和英国的铁路里程差距从明治维新初期的1000倍缩小为不到4倍。
材料三:进入1995年后,就日本而言,建立与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将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
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日本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目的不是与美国一体化,而是积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
第6页(共9页)(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日本建立与美国的合作关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从日本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第7页(共9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D;2.B;3.B;4.B;5.C;6.B;7.D;8.D;9.B;10.B;11.B;12.C;13.B;14.A;15.A;16.D;17.B;18.C;19.A;20.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1)嵩阳书院兴起的背景是北宋初年,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喜欢聚众讲学,教学特点是传播儒家理学,影响是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中世纪大学兴起背景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重新兴起,教学特点是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和普遍实行了开放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