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软胶囊工艺验证方案

XXX软胶囊工艺验证方案

XXX软胶囊工艺验证方案XXX软胶囊工艺验证文件编号:SOP-YZ618-00XXX制药有限公司一概述1主题内容本方案规定了XXX软胶囊生产工艺验证的目的、步骤、标准及评价内容。

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X软胶囊生产工艺的验证。

3 背景XXX软胶囊是我公司自行研发的产品,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稳定可靠,产品质量优良。

为符合GMP要求,我公司于2005年8月对原生产厂房、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对原来的文件系统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新厂房和设备及公用系统于2005年9月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2005年10月,本产品将依据完善后的文件系统在改造后的生产线上进行试生产。

此验证方案的设计有助于证明XXX软胶囊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生产系统的可行性及产品质量的优良。

同时,此方案为即将进行的产品生产工艺验证和将来进一步的验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4 方案目标本产品工艺验证方案的目的,在于为评价XXX软胶囊生产工艺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变量提供系统的验证计划,以保证实现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按现生产工艺规程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XXX软胶囊,并确认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生产系统的可靠性。

5 方案概要本产品工艺验证方案,计划在改造后的生产线上进行最初3批的试生产过程中实施。

本方案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和验证组织,以助于对本方案的理解和实施。

第二部分:介绍工艺流程图、相关文件和关键设备。

第三部分:阐述关键工艺变量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

具体分为4个生产工艺过程。

1.配料(配制内容物)主要指混合,采用在试生产时同步验证。

2.溶胶主要指配制胶液,采用在试生产时同步验证。

3.包囊主要指包囊工序,采用在试生产时同步验证。

4.干燥采用在试生产时同步验证。

第四部分:验证的空白记录样本,每项验证结果应记录,并附于验证报告中。

6 术语与定义本方案采用以下定义。

6.1 工艺验证即建立一种可靠的系统的文字依据,以充分证实和保证某种特定的工艺过程将稳定地生产出完全符合已确定的产品属性和质量标准的产品。

6.2 验证方案一种书面阐述怎样进行验证的实验规划或计划文件,此文件之目的在于提供书面证据以证明某种工艺过程是经过验证的。

6.3 生产工艺变量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变化的条件或因素,而这些条件或因素的变化可能会波及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6.4 认可标准基于必须达到的法定标准由各部门共同规定的验证标准范围以认定检验或评价的结论,即验证结果必须达到的标准范围。

6.5 假设条件为了便于验证某个影响工艺变量,将另一个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假定为一个已知条件。

6.6 运行范围即工艺参数实际运行数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构成的区间。

6.7 最佳状态即在系统或设备能够保持最平稳的运行,质量状况最能够得到保障的工艺参数。

二验证组织及职责2.1验证小组成员:组长:开发部组员:质量部生产部设备部本验证方案亦是在上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设计完成的。

2.2责任验证组---------负责验证方案的组织实施并撰写验证报告。

开发部---------负责起草验证方案,实施验证,收集验证资料。

质量部---------负责参与验证方案制定,环境监测,取样检验,验证结果评价及结论。

生产部---------负责参与验证方案制定,并参与验证工作,并同时培训考核生产操作人员。

设备部---------负责在公用系统、生产设备、维修校正等项目中提供及时可靠的支持和服务。

总工程师------负责审核验证方案。

质量总监------负责批准验证方案。

三工艺流程图XXX软胶囊工艺流程四相关文件1生产工艺文件文件编码文件名称TSP-SC501 XXX软胶囊工艺规程SOP-SC501 配料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502 溶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503 包囊岗位标准操作规程SOP-SC504 软胶囊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2 质量检验及标准文件文件编码文件名称TSP-ZL1401 XXX干膏粉内控质量标准TSP-ZL1402 XXX干膏粉内控质量标准TSP-ZL1403 XXX干膏粉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3 明胶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4 甘油内控质量标准TSP-ZL801 纯化水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5 尼泊金乙酯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6 尼泊金丙酯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7 二氧化钛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8 XXX色素内控质量标准TSP-ZL009 XXX内控质量标准TSP-ZL011 XXX油内控质量标准TSP-ZL1402 XXX软胶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SOP-QC101 原辅料取样标准操作程序SOP-QC102 成品取样标准操作程序SOP-QC202 XXX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QC226 黏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SOP-QC213 水分检验标准操作程序3 验证文件SOP-YZ107 厂房与设施验证SOP-YZ108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SOP-YZ109 纯化水系统验证SOP-YZ211 配料罐验证SOP-YZ212 溶胶罐验证SOP-YZ213 XXX型胶体磨验证SOP-YZ214 XXX型软胶囊机验证五关键设备1.XXX型不锈钢配料罐2.XXX型胶体磨2.XXX型软胶囊机3.溶胶罐4.空调净化系统六生产工艺变量的评价目的提供文字依据确认本过程生产系统要素的可靠性和工艺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及准确性,证明本过程所采用的工艺条件和操作程序能确保产品内在质量的均一性及稳定性,保证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XXX软胶囊。

1 配料工艺过程配制内容物(1)项目均质次数评价方法设定胶体磨的一个固定参数:混合量:XXkg;胶体磨间隙:X-XX微米。

在过胶体磨分别均质1次、2次、3次过程中,分别从出料口分段取3个样,每个样50ml测定混悬液沉降体积比。

判定标准混悬液外观均匀一致,静置3小时后混悬液沉降体积比≥0.XX 检查结果见《配料的均质次数的验证记录》(2)项目混合时间评价方法设定配料罐的一个固定参数:混合量:XXkg;配料罐转速:XXrpm。

混合20min、40min、60min、80min,分别从顶部、中间、底部取3个样,每个样50g,测定XXX含量。

判定标准混悬液外观均匀一致,XXX含量≥XXmg/0.XXg,与平均值最大偏差≤0.Xmg。

检查结果见《配料的混合时间的验证记录》(3)项目混合均匀性评价方法设定配料罐的一个固定参数:混合量:XXkg;配料罐转速:XXrpm混合时间:按工艺验证值确定。

在混合结束后,混悬液外观均匀一致,分别从顶部、中间、底部取3个样,每个样50g,测定XXX含量。

判定标准XXX含量≥XXmg/0.XXg,与平均值最大偏差≤0.Xmg。

检查结果见《配料的混合均匀性的验证记录》(4)项目静置均匀性评价方法将混合均匀的内容物经真空脱泡完全后放出,静置于周转桶中,于0小时、3小时、6小时、9小时分别从顶部、中间、底部取3个样(取样前用加料勺搅拌1分钟),每个样取50g,测定XXX含量。

判定标准XXX含量≥XXmg/0.XXg,与平均值最大偏差≤0.Xmg。

检查结果见《内容物静置均匀性的验证记录》2溶胶工艺过程溶胶项目黏度评价方法将按胶液配方称量好的纯水、甘油加入溶胶罐,搅拌(XXrpm)并加热至XX℃后,提高搅拌速度(XXX-XXXrpm)、加入称量好的明胶,搅拌20分钟后真空脱泡,当温度降至XX℃,加入防腐剂及色浆,继续搅拌、真空脱泡至完全。

胶液水份蒸发造成的重量减轻控制在总投料量的X-X%范围内。

分别从顶部、中间、底部取3个样,观察胶液外观性状,并测黏度。

判定标准明胶完全溶解、无结块、胶液色泽均匀,黏度在XXXXX~XXXXXcps范围内,三个样的黏度与平均黏度的最大偏差≤XXXXcps。

检查结果见《溶胶工艺的验证记录》3 包囊工艺过程包囊(1)项目装量评价方法根据已确定的XXX型软胶囊机的工艺参数(胶盒、胶管预热温度:XX-XX℃,冷风温度:XX-XX℃,喷体温度:XX-XX℃),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每隔15分钟取二次样(每次10颗软胶囊),一个样在生产现场根据《SOP-SC503 包囊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方法检测装量,另一个样送QC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规定的方法检测装量,直至300分钟。

判定标准每粒内容物装量在0.XXg±7%内,且标准差S≤0.03检查结果见《包囊装量差异的验证记录》(2)项目含量评价方法依据已确定的MK4型软胶囊机工艺参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每隔1小时取一次样,直至生产结束,检测XXX含量。

判定标准XXX含量≥XXmg/粒,与平均值的最大偏差≤10%检查结果见《XXX含量差异的验证记录》4干燥工艺过程干燥项目干燥时间评价方法在温度为18-26℃、湿度不超过XX%RH的环境下对湿软胶囊进行干燥。

在干燥过程中,24小时内每4小时翻动软胶囊一次;24-48小时每8小时翻动软胶囊一次;以后每天至少翻动软胶囊两次。

于干燥24小时、36小时、48小时、54小时小时取样,观察外观、用手挤压感觉硬度、测囊壳水分。

判定标准外观为规整卵圆形;硬度:手指用力挤压后感觉有一定韧性、无明显变形、松开手指软胶囊不变形;胶皮水分在11-14%范围内。

检查结果见《软胶囊的干燥验证记录》溶胶工艺验证记录配料的均质次数的验证记录配料混合时间的验证记录配料混合均匀性的验证记录内容物静置均匀性的验证记录包囊装量差异的验证记录XXX含量差异的验证记录软胶囊干燥工艺验证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