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大2020年春季考试《刑法学》在线作业一.doc

天大2020年春季考试《刑法学》在线作业一.doc

1.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

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

A.行贿罪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C.单位行贿罪D.对单位行贿罪【参考答案】: C2.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

A.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B.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C.违禁品 D.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参考答案】: A3.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B.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C.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参考答案】: D4.下列案例中,()犯罪未遂成立。

A.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D.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参考答案】: A5.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

A.社会主义社会全部社会关系B.某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C.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D.刑法所保护的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参考答案】: D6.美国人甲将美国航空公司的班机从美国劫持至中国广东省迫降,被我国公安机关抓获。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不能依据属地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B.对甲能依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C.对甲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审判D.对甲能依据保护原则适用中国刑法审判【参考答案】: B7.强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应该()处理。

A.构成奸淫幼女罪的共犯B.应当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应当以引诱幼女卖淫罪从重处罚D.构成强迫卖淫罪【参考答案】: D8.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A.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B.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D.一律适用我国刑法【参考答案】: B9.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B.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C.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D.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参考答案】: B10.甲盗割正在使用中的铁路专用电话线,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甲应按照下列()选项处理。

A.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 D.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参考答案】: D11.放纵走私罪的主体是()。

A.司法工作人员B.边防武警C.海关工作人员D.负有查处走私犯罪职责的人员【参考答案】: C12.从刑法解释的效力上看,以下属于有效解释的是()。

A.立法解释B.文理解释C.论理解释D.系统解释【参考答案】: A13.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过失D.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参考答案】: D14.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

关于本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C.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参考答案】: A15.某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甲收受故意杀人案被告人乙的家属现金1万元后,伪造乙防卫过当、自首的证据,欺骗该院审判委员会,导致原本可能被判死刑的乙最终仅被判处3年徒刑。

对甲应当成立()。

A.滥用职权罪B.受贿罪C.徇私枉法罪D.伪证罪【参考答案】: C16.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保护原则B.属地原则C.属人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参考答案】: D17.刑法理论上将犯罪的故意区分为()。

A.可能的故意与必然的故意B.有预见的故意与无预见的故意C.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D.明知的故意与不明知的故意【参考答案】: C18.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参考答案】: C19.关于故意犯罪形态的认定,()是正确的。

A.甲绑架幼女乙后,向其父勒索财物。

乙父佯装不管乙安危,甲只好将乙送回。

甲虽未能成功勒索财物,但仍成立绑架罪既遂B.甲在珠宝柜台偷拿一枚钻戒后迅速逃离,慌乱中在商场内摔倒。

保安扶起甲后发现其盗窃行为并将其控制。

甲未能离开商场,属于盗窃罪未遂C.甲抢夺乙价值1万元项链时,乙紧抓不放,甲只抢得半条项链。

甲逃走60余米后,觉得半条项链无用而扔掉。

甲的行为未得逞,成立抢夺罪未遂D.乙欲盗汽车,向甲借得盗车钥匙。

乙盗车时发现该钥匙不管用,遂用其他工具盗得汽车。

乙属于盗窃罪既遂,甲属于盗窃罪未遂【参考答案】: A20.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可分为()。

A.先决要件和补充要件B.基础要件和充足要件C.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 D.基本要件和非基本要件【参考答案】: C21.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是()。

A.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B.不能少于13年C.如果案件有特殊情况,可以不作要求D.不能少于15年【参考答案】: B22.对()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A.在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B.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C.在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的D.在走私毒品过程中,以暴力方法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参考答案】: B23.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是诈骗罪中的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B.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中的“签订、履行”是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C.传播淫秽物品罪中的“淫秽物品”是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D.“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罪的主体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参考答案】: D24.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香烟而加以销售,数额较大的,应定()。

A.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B.假冒注册商标罪C.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参考答案】: C25.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

A.组成和结构B.结构C.组成D.总则和分则【参考答案】: A26.甲(十五周岁)的()行为成立犯罪。

A.因偷拿苹果遭摊主喝骂,遂掏出水果刀将其刺成轻伤B.骗取他人数额巨大财物,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将他人打成重伤C.受意图骗取保险金的张某指使,将张某的汽车推到悬崖下毁坏D.春节期间放鞭炮,导致邻居失火,造成十多万元财产损失【参考答案】: B27.甲趁乙不备,夺走乙内装3000元现金的手提包。

因用力过猛,乙被带倒在地,摔成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抢夺罪D.抢劫罪【参考答案】: C28.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新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参考答案】: D29.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

A.应当以聚众斗殴罪从重处罚B.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C.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D.应当以聚众斗殴罪加重处罚【参考答案】: C30.犯罪的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

A.违反了刑法B.损害了国家利益C.危害了社会D.损害了公民利益【参考答案】: A31.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主体是()。

A.有查禁违法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考答案】: B32.在单位犯罪中,能够对单位适用的刑罚方法是()。

A.剥夺荣誉称号B.吊销营业执照C.没收财产D.罚金【参考答案】: D33.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主体不同【参考答案】: A34.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是指()。

A.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B.实施了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的人C.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D.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参考答案】: C35.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刑法人道主义B.罪责刑相适应C.罪责自负D.主客观相一致【参考答案】: B36.()构成不作为犯罪。

A.丁邀秦某到风景区漂流,在漂流筏转弯时,秦某的安全带突然松开致其摔落河中。

丁未下河救人,秦某溺亡B.丙与贺某到水库游泳。

丙为显示泳技,将不善游泳的贺某拉到深水区教其游泳。

贺某忽然沉没,丙有点害怕,忙游上岸,贺某溺亡C.甲到湖中游泳,见武某也在游泳。

武某突然腿抽筋,向唯一在场的甲呼救。

甲未予理睬,武某溺亡D.乙女拒绝周某求爱,周某说“如不答应,我就跳河自杀”。

乙明知周某可能跳河,仍不同意。

周某跳河后,乙未呼救,周某溺亡【参考答案】: B37.()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B.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C.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2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参考答案】: A38.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A.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效果所持的心理态度D.犯罪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参考答案】: D39.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下列关于对甲的处置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