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普通心理学试卷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心理学课程编号上课时间/教室/教师( B)1、 B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被誉为“科学心理学之父”。
A. 詹姆斯B. 冯特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D )2、大脑左半球的 D 受损会导致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能理解口语单词。
A. 布洛卡区B.感觉皮层区C.运动皮层区 D.威尔尼克区( B )3、研究已证实,___________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
A. 情绪B. 动机C. 需要D. 思维( A)4、面部表情中最难以识别的表情是。
A.怀疑B.快乐C.悲哀D.恐惧( C )5、通常,心理学中指的四种基本情绪包括___________。
A.快乐、期待、恐惧、同情B.厌恶、接受、愤怒、惊讶C.愤怒、快乐、恐惧、悲哀D.悲哀、自豪、惊讶、同情( D )6、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D)7、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智力划分为___________。
A. 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B. 成分智力、背景智力、经验智力C. 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空间智力等D. 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C)8、当过度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C)9、“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_____C______。
A.独特性 B.复杂性C.稳定性 D.综合性(B )10、采用了离差智商,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的智力状况的智力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比纳-西蒙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A)11、既不想学习又怕考试不及格反映了___________冲突。
A.双避 B.双趋 C.趋避 D.多重趋避(D )12、心理学家把如活泼好动、灵活善变、善于交往的气质类型叫做。
A.胆汁质 B.抑郁质C.粘液质 D.多血质( B)13、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C. 程序性记忆D. 技能记忆(C)14、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测得某实际年龄为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为11岁,他的智商为__ _________。
A. 90B. 100C. 110D. 120( B )15、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发现,难易度适中的任务中,工作效率和动机水平的关系成。
A. 正U型曲线B. 倒U型曲线C. 正比D. 反比(D )16、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A)17、个体自动地压抑或抑制一些痛苦的记忆以及性和攻击的冲动,并将它们拒绝于意识之外,弗洛伊德认为这被压抑到中。
A.潜意识 B.前意识C.边缘意识D.焦点意识(D)18、刺激停止后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残留现象,这被称为。
A. 随意后注意B. 感觉的适应C. 绝对阈限D. 后像( A)1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逐渐加快D. 前后一样( C )20、由于有他人在场,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工作绩效提高的现象指的是。
A.从众 B.晕轮效应C.社会助长 D.社会浪费( B,C)1.下列人物___________是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
A.弗洛伊德B.斯金纳C.华生 D.苛勒( A,C,D)2.短时记忆的信息以编码。
A.语义B. 内部感觉C.视觉D. 听觉(A,B,C)3、下列学习理论观点中不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
A.接受学习B.认知地图C.潜在学习D.观察学习( A,D)4、以下属于投射测验。
A. 罗夏墨迹测验B.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C. 艾森克人格问卷D. 主题统觉测验( A,C,B ,D)5、一般而言,动机具有以下功能。
A.维持B.导引C.始动D.调节1.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2.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7+—2。
3.动机按照性质可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
4、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叫做系列位置效应。
5、心理学中的学习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环境中具有威胁性的刺激,个体经过认知其性质后所表现出的反应。
6、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阈强度。
7、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从众。
8、对某些特定的人群较为简单化、固定化的看法在心理学中通常称为定势。
9、奥而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人格特质,分别是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10、在人格中最稳定的,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指气质。
1、定势对迁移有促进和阻碍两种影响。
对2、完形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确定关系。
错3、在经典条件作用中,强化的作用是奖励有效的行为。
错4、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揭示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称为知觉。
对5、20世纪50年代,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错1、列举至少三种学习的心理学观点,并简要阐述。
联结主义: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认知主义,关心刺激-反应之间的中介过程。
柯勒的顿悟学习、托尔曼的位置或方位学习(迷津学习)、班都拉的观察学习。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对立,强调事物的感觉刺激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由人建构起来的,它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2、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3、列举至少4种弗洛伊德理论中的防御机制,并举例。
华中师范大学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课程名称心理学课程编号任课教师上课时间()1、下列心理学家中,被称为科学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___C____。
A.詹姆士B.华生C.冯特D.巴甫洛夫()2.能够确定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A___。
A.实验法B.个案研究法C.调查法D.观察法()3.____D_______的功能是将一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神经元。
A.树突 B.髓鞘 C.细胞体 D.突触()4.绿草丛中的红花比绿草丛中的青蛙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刺激物的_____D_____产生的作用。
A.强度 B.对比C.运动和变化 D.新颖性()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是感觉的___B________现象。
A疲劳 B.适应 C.融合 D.对比()6.下列“少女和老妇”的双关图,最能说明知觉的_____B______。
A.整体性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C)7.一般来说,由大脑左半球主管的功能是_____C_______。
A.感知形状B.感知方位 C.言语活动D.感知音乐()8.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________线反映的是完成简单任务时动机和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 A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这是__________冲突。
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B)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__________。
A.情调B. 激情C. 心境D.应激(D)11.下列不属于人的基本情绪的是___________。
A.悲哀 B.恐惧C.愤怒D.自豪(B)12.对________的学生,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地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静地学习和工作。
A.多血质 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B)13.心理学家___________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C.艾森克D.考斯塔( D )14.“观察学习、替代强化”是___________的核心概念。
A.条件反射理论B.人格特质理论C.人格因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D)15.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具有力求成功动机的人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为__________的任务。
A.10%B.20%C.50%D.100%(B)16.一般认为智商在____________以下为智力落后。
A.50B.70C.90D.110(D)17.当视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视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滞留一瞬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____。
A.相互作用B.联觉C.幻觉D.后像( A)18.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遗传因素___________。
A. 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B.和大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无关C.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包括胎内环境( C)19.___________提出了二因素的智力理论。
A.瑟斯顿B.加德纳C.斯皮尔曼D.斯腾伯格( B)20.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5岁B.6岁C.7岁D.8岁()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有___________。
A.刺激物的强度B.明确的目的C.刺激物的新异性D.个人的兴趣( B,C)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___________来解释。
A.消退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线索丢失()3.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外部定向者,其特点是___________。
A.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B.喜欢并善于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能力较强C.偏爱社会学科D.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4.个体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为___________。
A.连续性和阶段性B.方向性和不可逆性C.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5.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
A.个体的年龄特征B.个体成败的直接经验C.个体成败的替代性经验D.个体的归因方式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和测量、____解释___________、预测和控制。
2、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与特定功能相连,其中枕叶是_______________中枢。
3、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称为_____过度学习____________。
4、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称为____错觉___________。
5、人的行为的一切动力均源于______动机_________,它是行为动力的源泉。
6、一般认为EQ的主要因素有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_______________、挫折承受能力五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