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

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

7;学生、教师、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重要作用及形成课堂常规的方法王建鹏各位老师:下午好,根据体育学会的安排,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学生、教师、课堂常规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以及形成课堂常规的方法,大家在这儿做了一天了,想必已经非常难受,但是希望大家再坚持一会儿,在听课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对你们有用的地方给点掌声,如果说的对你们没有任何值得学习的地方请不要给嘘声。

谢谢大家的支持,(幻灯片)任何一名体育老师都知道,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中,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就难以控制教学的全过程。

所谓课堂教学常规,就是在体育课上教师和学生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是广大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体育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采取的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的程序性工作,而且,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也是符合学校的有关教学规定,并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程序相匹配的教学制度。

因此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必须的和重要的。

(幻灯片)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一般包括:学生常规、教师常规、课堂本身的常规三个方面,具体的内容有编写计划和教案,准备场地和器材,集合整队与师生问好、点名或清点人数、宣布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与佩带物、安全检查与安全教育、准备活动,集中注意力与激发情绪、放松练习,课后总结等内容。

下面我就这三个方面逐一做介绍。

一.学生上体育课常规:(幻灯片)1 提前做好上体育课的心理准备。

作为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爱玩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在教室里做上一天,一想到下节课是体育课,多数学生内心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体育课相对文化课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当某一节体育课由于特殊原因不上的时候,他们会表现的很不高兴,这说明他们为体育课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2上下课均要排成横队,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及出缺席情况。

老师要要求学生每节课都有规定的地方站队,而且有固定的队形,不要这节课在这个地方,下节课又在另一个地方,这样学生都搞不清到底应该在哪儿站队,体育委员要在上课铃响之前将队伍组织好,这样会给老师省去好多事情。

3教师到学生队伍正前方立正站好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下课时师生互致再见,拍掌解散。

这条比较重要,宣布内容能使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下课集合解散能使学生回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对学生的心理也是一种放松。

4上课铃响后,迟到者必须向教师说明理由,得到许可方能进入队列。

对迟到的学生必须问清楚,要明白是什么原因迟到了,是个人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并对这些现象要区别对待。

5、不能上体育课者,要提前向体育教师请假。

根据病情决定休息或见习。

见习者要在排尾列队。

这一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的,每个体育教师不但对所带班级的学生身体状况有了解,还一定要清楚,那些学生是不能上课的,特别是对一些有特殊疾病的学生,心中一定要有数,还有就是本来能上课的,假装不能上课,对这些学生,老师一定要做到清楚,要区别对待。

6学生穿运动装或轻便装和胶底鞋上课。

这是体育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室外课的特点。

现在都有校服,应该问题不大,没有校服的要要求学生穿适合运动的轻便装,不要上体育课穿紧身的牛仔裤,学生做个深蹲起,咔擦一声,裤裆扯烂了,引的同学们哄堂大笑,7、课堂上不准带手套和帽子(特殊情况例外),不戴饰品。

特别是饰品和钥匙,在上课前不能佩戴在身上,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举例说明在训练时朱浩和孙星星头划烂的事)二、体育教师教学常规(幻灯片)1、学期开始时,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校的实际,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每次教学必须写好教案。

这一点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要做到的,每学期开学,学校里发的教案上第一页就是学期计划,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填写计划和教案,如果连计划和教案都没有,那这个体育课一定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课。

2、必须进行器材的检查和布置,场地需提前画好。

若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处理,逐级上报。

(举例说明三闸上山羊时出的情况)3、做好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的培养工作。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体育教师也一样,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要一些体育干部来协助教学。

比如体育委员的带队到指定地点等候上课,整队报告人数;以及进行小组练习时,需要一名小组长来管理等等。

但在现实教学中,没有利用这些优势,往往会因为某个小组的内部争论导致上课正常秩序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4、开始上课时,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师生互相问好。

5、教师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这是一条常识,也是体育老师必须要做到的,老师本身他就有示范作用,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穿便裤,皮鞋,那学生也会模仿老师,不穿运动裤,如果那样。

各位试想一下,如果学生都模范老师的话,那这个课堂上就会是奇装异服。

(幻灯片)6、每次课练习开始,教师必须严格整理队伍,并进行一些简单而又能迅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队列练习和其他练习。

老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来,才能提高上课的效率。

7、每堂课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和适当的放松运动。

准备活动是为了使身体达到良好的上课状态,同时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每节课时,都要进行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是为了使学生在紧张的练习中尽快除疲劳,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肌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开始的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放松活动的设计,让我们的体育课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真正让学生受益。

8、每堂课必须讲清重点难点,给学生做出比较正确的示范动作。

我们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本次课重点需掌握的东西,同时,我们老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时,一定要正确,规范,大方。

9、每堂课后小结时,应以正面的教育为主,课结束时与学生一起收拾体育器材。

小结时要对做的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的措施,并有计划的安排收拾器材的学生,不要随心所欲,想起谁让谁收拾,这样,会让学生觉得不公平。

10、每次课后教师要填写好教学小结和出缺席情况。

学生的出勤情况要做好登记,这是考核的一部分。

三、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幻灯片)1课前常规⑴、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⑵、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⑶、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⑷、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2.课中常规(幻灯片)⑴、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⑵、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

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⑶、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⑷、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

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⑸、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

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

⑹、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⑺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3.课后常规(幻灯片)⑴、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⑵、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本课意见,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四.常规建设在体育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幻灯片)每一门学科都有属于自己学科特点的常规,当然我们的体育课也不例外,甚至体育课的常规是众多学科中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门艺术,因为它有它的特殊性:1.必要的课堂常规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保证。

体育课堂教学是通过学生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配合来达到掌握体育的“三基”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体育课教学中,学生不仅要进行智力活动,而且主要是让机体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实践活动。

同时,体育课教学以操场为课堂,外界干扰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因此,只有建立起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各种活动的纪律,才能使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课堂的各项活动。

教师必须事先把课堂组织好,才能生动活泼、井井有条地完成教学任务。

(幻灯片)2.课堂常规的建立便于组织教学,能加大课堂练习的密度。

有的教师上体育课,虽然班级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少,但由于他们建立了课堂常规,规定了必要的措施和要求,课仍然上得很好。

如有的老师采用轮换教学时,在调动队形、变换项目、指导练习等教学环节上做到组织严密、措施合理、行动迅速。

节省了教学时间,相对地也就增加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加大了课的密度,因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建立课堂常规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

(幻灯片)体育课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这种要求应贯穿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则是一个重要方面。

4.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幻灯片)由于学校普遍存在运动场地小,而且同时上体育课的有好几个班的现象,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常规,那么整个操场就像是在让学生在上自由活动课,根本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

五.形成良好课堂常规的几种方法:(幻灯片)1、抓时机,练排队。

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与学生初次接触的时候,帮助学生排好队伍,并反复强化训练,如“我是第╳队”“我是第╳队第╳个”,这样一来,学生在第二次排队时基本上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在以后的课中,通过一些队列游戏来训练学生快速排队的能力,如“快快集合”这个游戏可以分成比快、比齐、比前后间距等若干小游戏,等学生意识强化后再提高比赛要求。

在此需说明的是,队伍训练不能操之过急,等学生一个要求掌握后在提另一个要求,并在一开始就要规范口令,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抓课堂,立常规。

通常在学生最初的几节课中就要把教学常规“抓实”“抓准”“抓住重点”,以后在每节课中都要融入常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

所谓“抓实”,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制定任何一项规定后,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贯彻到每节课中,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所谓“抓准”,就是先挑选一些适合学生的常规要求,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建立基本的教学秩序,保证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谓“抓重点”就是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来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