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专题复习(无答案)

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专题复习(无答案)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专题复习一、知识结构与考点导航二战后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Array依靠战时的资本积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自我调节。

繁荣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

危机和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受国际石油危机影响,经济遭受打击;80年代中期后,调整经济政策,有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

进入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内因:劳动力优势;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成立欧共体联合发展。

外因:美国援助(马歇尔计划)。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年成立,简称“欧盟”,使用统一的货币“”。

作用:有利于欧洲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

欧盟成为世界上得经济体。

内因:二战后日本进行政策;重视科技,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用“科技立国”政策。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外因:利用国支持,朝鲜战争爆发,接受美国大量军事物资订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受经济危机打击,发展一度减缓。

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持续发展,并且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膨胀。

二、学法指导1、复习策略:本单元内容在近年中招考试中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综合题都出现过,今后复习时要注意与时政联系。

2、突破难点——易混淆点(1)美国、欧洲联盟、日本的地位。

欧洲联盟不是国家,是一个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区别: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美国。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比较。

共同原因:①重视科技和教育;②制定恰当的政策区别:西欧还注重联合发展,成立欧盟。

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发展都受到美国援助。

启示:要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日本的两次崛起。

明治维新和二战后。

(4)西欧(或德国与法国)的斗争与联合。

3、热点预测(1)欧盟历史是中招关注热点。

(2)日本历史。

(3)美国历史: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事件: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又大发战争财、三次科技革命。

4、对接中考例下列有关欧洲联盟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B、其发行的单一货币是欧元C、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D、其成员国包括各大洲国三、中考演练: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领头羊”的是()A、联邦德国B、美国C、日本D、中国2、假如你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去美国学习,你会发现()A、经济发展缓慢B、受经济危机影响,物价高涨,货币贬值C、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D、网上购物、通信非常方便3、二战后初期,美国的有时表现非常突出,表现在()①成为最富强的国家②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起步早,成果最大④国家重视教育,采取有效政策,教育水平很高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②③④4、“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这句话中的“经济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联盟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一个法国人,到西班牙可以做到自由地工作、学习、居住,这种情况从哪一年开始()A、1965年B、1967年C、1991年D、1993年6、一个香港人旅行到某地区,发现那里不同国籍的人却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他所到地区属于()A、欧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7、就读某中学的李科告诉同学,他叔叔于1972年曾出国留学,留学的国家是当时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李科同学的叔叔留学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日本D、德国8、二战后,西欧经济振兴的原因中,不包括()A、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C、政府采取各种干预经济的措施D、利用霸主地位,输出资本二、非选择题9、比较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或国家联盟(主要指美国、日本和西欧)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至少谈两点)?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地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的外交上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了。

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片一说明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材料一中图片二的名称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了。

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表格内容所传达的信息()1950—1979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A、日本经济增长最高B、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C、经济增长率最低的是英国D、美国丧失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了美国在二战后同西欧的关系的有()①实行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受援国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②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使西欧在政治、军事上受制于美国③建立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合作④联合对苏联实行冷战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二战后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不包括()A、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B、美国推动下的民主化改造C、美国对日本的扶植D、中国对日本的政治结盟二、非选择题5、向先进文化学习,富民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探索。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也悲惨地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材料二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表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美国政体”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悲惨地失败了”?(2)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

(3)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6、2007年3月26日新闻:27成员国今日共庆欧盟成立50周年,下列是欧盟发展大事记:195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和卢森堡6国组成的欧洲共同体诞生。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

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

1993年。

,欧共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联盟。

2004年,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正式加入欧盟。

2005年,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

请回答:(1)根据上述内容,完成如下“欧盟发展情况表”。

(3)今天欧盟已拥有27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它反映了欧洲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它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7、在近代史上,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两次崛起。

一次是在19世纪中后期,从一个极度贫困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封建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从一个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一跃成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日本这两次崛起的原因各是什么?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一)西欧战后经济恢复1、恢复原因:①美国的援助②本国良好经济技术基础优势③引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奋图强2、“欧共体”组织建立①1967年法、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6国;1993年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成立②“欧共体”成立的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③作用:促进相互合作及经济发展,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地位及作用。

(二)日本崛起:1、日本高速发展原因:①美国的扶植②利用有利的经济发展环境③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2、结果: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快速增长,70年代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影响: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本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五、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度的独立:原因:①英国殖民殖民统治当局对印度的殖民压迫,引起印度人民的的反抗;②二战中,英国的综合实力遭到削弱;③印度国内各革命力量的联合。

标志:1947年《蒙巴顿方案》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意义:结束了英国长达20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

2、非洲独立运动:方向(发展趋势):由北向南(最先发生在北非)时间: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过程:①第一个独立国:1951年——利比亚;②高潮:1960年,先后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③完成: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统治非洲大陆五百多年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

3、拉美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亲美的独裁政权,建立起革命政府。

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主权。

4、中东战争,认识战后中东地区矛盾的复杂性二战后,在美英等国支持下,以色列建立独立国家。

以色列建国后,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多次进行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当地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使中东问题错综复杂。

六、战后社会主义发展1、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领导人,先后在经济和政治领域进行改革,但未取得成效。

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共产党丧失对国家的控制和领导,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而独立的趋势加强。

1991年底,苏联彻底解体。

2、匈牙利改革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匈牙利改革。

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经济上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等。

除匈牙利之外,东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

七、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一)美国霸权主义和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1、“冷战”时间:1947年对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手段:除直接武装侵略的一切敌对行为表现:①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援助并控制欧洲③军事上: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2、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