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能国际的财务分析报告

华能国际的财务分析报告

华能国际的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基本情况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大型发电厂,截至2008年8月31日拥有权益发电装机容量37593兆瓦,可控发电装机容量为40989兆瓦,是中国最大的上市发电公司之一。

该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六月三十日,同年十月在全球首次公开发行了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并以3,125万股美国存托股份形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一九九八年一月,该公司外资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介绍方式挂牌上市,此后于三月该公司又成功地完成了亿股外资股的全球配售和4亿股内资股的定向配售。

二零零一年十一月,该公司在国内成功发行了亿股A股,其中亿股为社会公众股。

目前,公司总股本约为亿股。

2008年4月29日,公司从中国华能集团收购了中新电力(私人)有限公司(“中新电力”,SinoSing Power Pte. Ltd.)100%的股权。

中新电力全资拥有的大士能源有限公司(Tuas Power Ltd.)是一家位于新加坡的从事电力生产、交易、零售的公司,总装机容量为2670兆瓦,约占新加坡电力市场25%的份额。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资拥有16家营运电厂、1家营运电力公司,控股13家营运电力公司及参股5家营运电力公司。

公司所属国内发电厂设备先进,高效稳定,且广泛分布于中国12个省份和2个直辖市。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国内外资金,开发、建设和运营大型发电厂。

公司在中国首次引进了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其拥有的华能大连电厂是国内第一家获得“一流火力发电厂”称号的电厂;华能玉环电厂一号机组是国内首台投运的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华能玉环电厂是国内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国产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火力发电厂;公司是国内第一个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发电公司;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电力行业保持先进水平。

二000年公司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中国一流电力公司”称号。

多年来,公司锐意开拓、稳健经营,规模逐年扩大,利润稳步增长,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公司成功的发展依赖于多方面的优势:一是拥有先进的设备、高效率的机组、稳定运行的电厂;二是拥有高素质的员工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层;三是有着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四是电厂的地理分布具有战略优势,市场前景广阔;五是在境内外拥有良好的资信和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

对于未来发展,公司将本着“收购和开发并重,新建和扩建并重,煤电和其他可行能源并重,国内和国外资金、资源并重”的原则拓展发展空间。

同时,公司还将继续致力于加强管理、控制成本、提高效益,以不断提升股东权益,维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一)股权架构截至二零零八年六月三十日止,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为12,055,383,440股,其中内资股为9,000,000,00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外资股为3,055,383,440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

就外资股而言,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华能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持有12,000,000股,占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

就内资股而言,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华能开发)持有5,066,662,118股,占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华能集团持有1,055,124,549股,占该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其它内资股股东合计共持有2,878,213,333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

(二)机构设置该公司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并建立了战略等四个委员会。

(详见下图)v1.0 可编辑可修改(三)经营状况1、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发电机组运行水平看,2008年,公司境内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246 小时(不含燃机),2009 年上半年为2263 小时(不含燃机),均高于全国火电平均水平,体现出公司在发电资产质量、布局及营销等方面的优势。

2009 年上半年公司发电量同比下降%。

其中,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国内用电需求降低,以及新机组投产导致发电利用小时下降。

2、国内煤炭供应宽松,加大海外煤进口力度尽管公司的重点合同煤尚未签订,但动力煤供应平稳。

2009年上半年公司合同煤价元/吨,市场煤价529 元/吨,合同煤量占比%,标煤税后单价为元/吨。

华南、华东地区今年加大了进口煤力度,上半年公司签订海外合同煤1000 万吨,占华东、华南地区实际用煤量的1/4 左右。

上半年公司实际使用进口煤万吨,下半年将根据国内外煤炭价格情况继续加大使用进口煤。

3、电价短期内难言上调08 年下半年,公司境内业务上网电价分别提高元/千千瓦时、元/千千瓦时,上半年公司境内业务的平均结算电价为元/千千瓦时,比上年同期提高元/千千瓦时。

我们认为,上网电价仍有上调空间,但鉴于近期维稳需求,电价短期内难以上调。

对于国家积极推行的大用户直购电政策,由于输配电价不成熟,目前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4、装机容量继续快速增长公司在建装机容量1750 万千瓦,预计今年将投产万千瓦机组,包括:海门电厂2* 万KW、金陵二期1*103 万KW、井冈山二期1*66 万KW、营口热电1*33 万KW。

根据公司规划,2010 年公司装机容量将达到6000 万千瓦,比现有装机容量增长%。

5、积极参股煤矿,加强煤炭供应能力控制根据华能集团长期规划,2010 年华能集团煤炭产能达到6000 万吨,华能国际计划2010 年可控煤炭供应能力达到5000 万吨。

除公司自有煤矿外,还可充分利用华能集团的资源。

公司主要参股两个煤矿:一是山西西山晋兴能源公司,股权比例为10%;二是阳泉煤业集团华能煤电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比例49%。

二、国家行业政策和行业发展前景政府将在继续抓好传统能源改造升级工作的同时,将加大清洁能源的运用力度,随着有关工作的不断进展,预计新兴能源的发展规划将在年内出台,而清洁煤能源的技术开发和运用将在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

同时政府将着力改善能源结构,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目前水力、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总装机容量目前已居世界第四位;太阳能发电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太阳能光伏产业也实现了高速增长。

火电的发展局限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要求中国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

日前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G20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承诺,中国到2020年将实现一次能源中15%由非化石能源提供,并明确提出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公司的火力发电业务未来将面临日益提高的环境排放标准和环保设备改造、更新的投入,增大资本性开支。

目前,公司的火力发电用煤炭来自于自有的煤炭的产量很低,未来国家进行的矿产资源税费改革和安全、环保政策将会提高煤炭价格,进一步加大公司的成本。

公司应该加强与上游煤炭企业的业务关系,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积极进入上游产业,加大资源掌控力度。

从长期来看,国内电力体制改革尤其是国内电力定价机制改革,将会提高国内用电价格,减缓公司的经营压力。

政府目前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产业政策、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将使相关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前景。

公司应该对相关产业加大投入,规避单一火力发电业务的风险,实现持续增长。

去年,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煤炭、有色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使火电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同时,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发挥作用,火电行业发电量和供电量逐步回升,300MW及以上大型火电机组比重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效果得到显现,有力的推动了火电行业的发展。

目前,火电行业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短期内行业份额稳定,至2010年以前,虽然我国电源结构将有所优化,但是供给主要依赖火电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是火电上网价格受到政府调控,电价波动不大,由于经济回暖,带动发电量增长,促进了发电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的大幅增长,其中火电公司大幅扭亏。

三是由于部分成本下调,电力新机组造价呈现逐年降低并走稳的趋势。

今明两年,火电的装机份额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

同时,火电行业发展有着以下一些潜在的风险:一是国家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

从一次能源的合理利用规划,到发电煤耗要求,再到能源用户端管理全方位的贯彻了节约能源的指导思想,技术升级的中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成本上升的预期。

二是电力需求还不稳定。

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电力需求结构的不同。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重化工业进程尚未结束。

不考虑短周期的经济波动,未来5-10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未完成阶段。

中期来看,我国的电力需求仍将体现出弹性系数较高、波动性较强的特点。

三是长期成本压力。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我国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尚未得到完善。

煤炭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仍将不断上升。

因此,煤炭价格的波动对火电行业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煤炭行业的周期性特征亦随之传导至火电行业。

四是水火电同价破冰,火电企业面临市场份额冲击。

三、资产质量分析表一:华能国际(600011)历年资产数据统计表(单位:百万元)表二:火力发电历年资产质量指标统计表(单位:次)表三:华能国际历年应收账款周转率统计表从表一、表三可以看出,2003-2008年华能国际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在7-11次之间,相对较为稳定,领先于火力发电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较快。

经查询该企业2008年审计报告,2008年末应收账款中98%账龄均在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表四:华能国际(600011)历年存货周转率统计表从表一、表四可以看出,2003-2008年华能国际存货周转率保持在15-21次之间,存货周转速度较快。

经查询该企业2008年审计报告,2008年末存货余额5,百万元,其中发电用燃料3,百万元,占维修材料及备品备件1,百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百万元,存货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表五:华能国际(600011)历年流动资产周转率统计表从表一、表五可以看出,2003-2008年华能国际流动资产周转率保持在次之间,相对较为稳定,领先于火力发电行业平均水平,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较快。

表六:华能国际(600011)历年固定资产周转率统计表从表一、表六可以看出,2003-2008年华能国际固定资产周转率保持在次之间,相对较为稳定,领先于火力发电行业标准,固定资产周转速度较快。

表七:华能国际(600011)历年总资产周转率统计表从表一、表七可以看出,2003-2008年华能国际总资产周转率保持在次之间,相对较为稳定,与火力发电行业标准持平,固定资产周转速度一般。

从表一到表七整体分析可以看出,2003-2008年资产质量较好,领先于火电行业平均指标,资产周转速度较快,资产利用效率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