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班级管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班级管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班级管理
江北学校胡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班级管理
我在班级管理中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作为孩子们的指导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班级管理中所做的具体工作。

(一)小班交叉管理,展开评比,调动积极性。

我们班的孩子,原来也不太乖,我也曾经很迷茫,分小班交叉管理,展开评比后,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我们先选出十六名小班长,再由小班长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情况双向选择小班成员,这样就将小班分好了。

我发给每个小班长记分本,这个小班长记录那个小班每个成员每周得分,一周比一次,最后两名扫两天地(星期一和星期二),倒数第二名也扫两天地(星期三、星期四),倒数第三名扫一天(星期五),放假就顺延,前两名给予奖励,果然积极性就有了。

其实,我们以前也分了小班,也展开评比,可是没有进行小班交叉管理,学生没有积极性。

以前只让小班长管本小班,小班长都说管不住,大班长也没事情干。

现在各小班交叉管理,又是每周总结,奖惩落实,小班长天天都有事情做,忙着监督其他班、忙着登记,忙着关注自己班的得分,积极性就很高了,为了下个周不扫地而努力着。

(二)以《班级评分细则》促进习惯养成。

评比的方法开始是我制定,由全班讨论通过实施。

后来,他们发现新问题就会问我扣多少分,我就征求他们的意见补充进《班级评分细则》里,他们就积极采用。

这学期就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五二班
操行评比细则》,列出若干条,涵盖纪律、学习、文明、卫生、安全多方面。

班会课组织全班学习,并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随时查阅。

其实,后来好多规矩是他们自己定下来的。

比如:离开座位要把凳子放到课桌下,不放好一次扣三分就是他们自己规定的,大家就执行,一段时间下来,就都养成了习惯。

这样就减少了教室里的安全隐患。

再比如,碰掉别人的书本、文具不捡起来又不说“对不起“的,一次扣一分,也是他们制定的。

像这样看似很小的规矩,其实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很有好处。

他们就是在学习自己管理自己。

(三)教师随时指导调控。

开始实施时,还是出现比较多的问题。

比如:有小班长扣了他管的班的同学的分,没有当时告知本人,被扣的同学委屈得哭了。

出现这个情况后,我及时告诉小班长们:加了、扣了别人的分,要记录加分原因,并要及时告知他本人知道,每个人要每天关注自己的加分扣分情况。

不久,再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

再有就是这种情况比较难办:评比几周后,小班长们都不想要“扣分大王”跟他们一个班了,说他们屡教不改,总拖小班的后腿,害得他们小班被处罚。

我就一方面做小班长的工作,一边找“扣分大王”谈心。

了解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扬长避短,发扬集体团结的精神,共同进步。

而且告诉他们,每个小班都有类似的“扣分大王”,绝对平均做不到,但大体是平均的,需要小班长发挥管理的能力才行。

不要总用老眼光看人,要多鼓励本小班同学。

经过耐心的做工作,小班长们没什么意见了,都努力地去管好自己班,尽量不让本班被扣分。

这样,孩子们学会了“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的团队合作精神。

每周五下午放学后的几分钟,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

因为经过一个周,大家都想看看结果。

各个小班长算出所管小班的平均分,依次公布出来,结果一看就知道了,几家欢乐几家愁啊!不过,大家都心服口服。

现在,组织评比的工作也是由班长、副班长进行了,我不用去也可以照常进行。

(四)班干部责任到“微”,注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我们把早读前的时间分给班干部,让他们组织讲题、背书、听写默写。

这样,即锻炼了能力,又树立了威信。

在老师来之前,由学习委员负责排好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早读领读干部值班。

纪律委员监督纪律。

就餐有相应的生活委员负责,监督洗手、排队、以及就餐秩序。

安全委员进行安全监督,图书管理员两个,负责登记图书借阅,宣传委员组织办黑板报、布置教室和风采栏以及班会课的黑板绘画。

劳动委员四个分两组分别管理公区、教室卫生的打扫、保洁工作。

班长负责班级的全面工作。

班级里的日常管理工作老师几乎可以不操心,比起以前轻松多了。

(五)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爱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孩子时得严肃,而平时应该是朋友,适当的幽默可增加亲和力,做到相互尊重,恩威并济。

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真诚地及时地对每个学生给予鼓励与赞扬,能让学生更有积极性。

对班上学生一视同仁,留意每个学生的在校动态。

最好不在学生面前拿自己班和其他班比较,只要让学生为自己的点滴进步喝彩,信任学生,他们会还我们一份惊喜!
这样的班级管理,既培养了孩子们积极追求进步的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为大家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我愿意为大家服务,而每个人也在享受大家的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