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8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8-8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在 Rt△EBG 中,可得 BE=
2,故
DF=
2 2.

Rt△FDG
中,可得
FG=
6 2.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在直角梯形 BDFE 中,由 BD=2,BE= 2,DF= 22,可得 EF=32 2,从而 EG2+FG2=EF2,所以 EG⊥FG.
又 AC∩FG=G,可得 EG⊥平面 AFC. 因为 EG⊂平面 AEC,所以平面 AEC⊥平面 AFC.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BA⊥平面A1ACC1, 又∵BA⊂平面ABC, ∴平面A1ACC1⊥平面ABC. 如图,过点A在平面A1ACC1内作Az⊥AC,垂足为A. ∵平面A1ACC1⊥平面ABC, 平面A1ACC1∩平面ABC=AC, ∴Az⊥平面ABC.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由(1)知 AB⊥平面 BCD,BE⊂平面 BCD,BD⊂平面 BCD. ∴AB⊥BE,AB⊥BD. 以 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B→E,B→D,B→A的方向为 x 轴,y 轴,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得 B(0,0,0),C(1,1,0),D(0,1,0),A(0,0, 1),M0,12,12,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以点 A 为坐标原点,A→B,A→C,A→z的方向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 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则 A(0,0,0),B(2,0,0),C(0,2,0),D(1,1,0), A1(0,1, 3),C1(0,3, 3),B1(2,1, 3). 则A→D=(1,1,0),A→C1=(0,3, 3), 设平面 ADC1 的法向量为 m=(x,y,1),
F-1,0,
22,C(0,
3,0),
所以A→E=(1,
3,
2),C→F=-1,-
3,
2
2
.

cos〈A→E,C→F〉=A|→A→EE·||C→C→FF| =-
3 3.
所以直线
AE
与直线
C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 3.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思维升华】 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1)选择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方法二 ∵AB=AC=2,∠A1AC=60°,则 AC1=2 3, 又∵BC1=4, ∴AB2+AC21=BC21,∴BA⊥AC1, 又∵BA⊥AC,AC∩AC1=A,AC⊂平面 A1ACC1, AC1⊂平面 A1ACC1,∴BA⊥平面 A1ACC1, 又∵BA⊂平面 ABC, ∴平面 A1ACC1⊥平面 ABC.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2)如图②③,n1,n2 分别是二面角 α-l-β 的两个半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 θ 满足|cos θ|=|cos〈n1,n2〉|,二
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 n1 与 n2 的夹角(或其补角).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A→D=(1,0,2 2).
∠C1AD 为 AC1 与平面 ABB1A1 所成的角,
cos∠C1AD=|AA→→CC11|·|AA→→DD|
=(1,
3,2
2)×(1,0,2 12× 9
2)= 23,
π
π
又∵∠C1AD∈0, 2 ,∴∠C1AD= 6 .
π 【答案】 6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BD,设BD∩AC=G,连接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在菱形 ABCD 中,不妨设 GB=1.
由∠ABC=120°,可得 AG=GC= 3. 由 BE⊥平面 ABCD,AB=BC=2,可知 AE=EC. 又 AE⊥EC,所以 EG= 3,且 EG⊥AC.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如图,过点A1作A1O⊥AC,垂足为O,连接OD. ∵AC=AA1,∠A1AC=60°, ∴△A1AC为等边三角形, ∴O为AC的中点. 又∵D为BC的中点, ∴OD∥AB,∴OD⊥OC. 又∵平面A1ACC1⊥平面ABC, 平面A1ACC1∩平面ABC=AC, ∴A1O⊥平面ABC.
5 B. 3
5 D. 4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设 CA=2,则 C(0,0,0),A(2,0,0),B(0,0,
1),C1(0,2,0),B1(0,2,1),可得向量A→B1=(-2,2,1),B→C1 =(0,2,-1),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得
cos〈A→B1,B→C1〉=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跟踪训练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B′C′D′,已知点H在A′B′C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如图所示,以D为原点,DA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m=
33,-
33,1.
又B→1C=(-2,1,- 3).
∴|cos〈B→1C,m〉|=|B|→B→11CC·||mm| |=31010,
∴直线
B1C
与平面
ADC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10 10 .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题型一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 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120°,E ,F是平面ABCD同一侧的两点,BE⊥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EC.
(1)证明:平面AEC⊥平面AFC; (2)求直线AE与直线CF所成角的余弦值.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sin θ=|cos〈m,n〉|=12,∵0°≤θ≤90°,∴θ=30°.
故选 A. 【答案】 A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3.(2018·郑州模拟)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AB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5 A. 5
5 C. 6
4+4+0+1×4-10+4+1=
1= 5
55,故选
A. 【答案】 A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4.如图,正三棱柱(底面是正三角形的直棱柱)ABC-A1B1C1 的底面边长为 2,侧棱长为 2 2,则 AC1 与侧面 ABB1A1 所成的角 为________.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ED.
∵D,E分别为BC,A1C的中点,∴A1B∥ED, 又A1B⊄平面ADC1,ED⊂平面ADC1, ∴A1B∥平面ADC1.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2)方法一 ∵AB=AC=2,∠A1AC=60°, 则 AC1=2 3,又 BC1=4, ∴AB2+AC21=BC21, ∴BA⊥AC1, 又∵BA⊥AC,AC∩AC1=A,AC⊂平面 A1ACC1, AC1⊂平面 A1ACC1,
为BC的中点,∠BAC=90°,∠A1AC=60°,AB=AC=AA1= 2.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求证:A1B∥平面ADC1; (2)当BC1=4时,求直线B1C与平面ADC1所成角的正弦值.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1)证明 连接A1C,与AC1相交于点E,连接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 (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
平面所成的角.( ) (2)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
()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3)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π2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2)如图,以 G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G→B,G→C的方向为 x 轴, y 轴正方向,|G→B|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G-xyz,由(1) 可得 A(0,- 3,0),E(1,0, 2),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1)求证:AB⊥CD; (2)若M为AD中点,求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解析】 (1)证明 ∵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
平面BCD=BD,AB⊂平面ABD,AB⊥BD, ∴AB⊥平面BCD. 又CD⊂平面BCD,∴AB⊥CD. (2)过点B在平面BCD内作BE⊥BD,如图.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设a,b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则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RJ)
第八章 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
3.求二面角的大小 (1)如图①,AB,CD 分别是二面角 α-l-β 的两个面内与棱 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 θ=〈A→B,C→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