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课内阅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课《北京的春节》1.本课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图,展示了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2.文章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1)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
(喜庆、团圆)(2)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待客人,小孩逛庙会。
(悠闲、快乐)(3)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
(红火、美丽)3.课文按时间顺序,对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三部分写得详细,其它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主次分明、印象深刻。
4.本课突出的表达方法是以时间为顺序,有详有略。
5.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蒜比作翡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泡蒜的色彩,让人一看就能产生食欲。
(2)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了有名的老铺挂出的四种样式的花灯,以此来说明几百盏灯“各形各色”。
第二课《腊八粥》1.这篇课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充分体现了小孩子对腊八粥的渴望与喜爱,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浓浓的亲情。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锅中的粥发出的声音当作人在叹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八儿妈妈熬煮腊八粥的情景。
(2)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花生仁儿被煮掉了外皮和锅巴围在锅边的情景,突出地表现了腊八粥的美味和诱人。
第三课《古诗三首》1.《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2.《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悲剧,抒发了夫妻之间的离别之愁和相思之情。
3.《十五夜望月》通过中秋望月的特定场景,描绘了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四课《藏戏》1.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藏戏的民族特色和形成过程,展现了藏成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独特的表现形式,赞美了传统戏剧的艺术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雅鲁藏布江的激流比作脱缰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端急和环境的恶劣。
(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呢?这个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地点明了藏戏的特点之一-- --戴着面具演出。
第二单元第五课《鲁宾逊漂流记(节选)》1.本文由梗概和节选两部分组成。
梗概介绍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救回到英国。
节选主要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情形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限险、乐观向上、机智勇敢、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
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 -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这段话既是鲁滨逊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的体现,也蕴含着-些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我们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勇敢地面对困难和现实,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时坏事也有可能变成好事。
第六课《骑鹅旅行记(节选)》1. 本文主要写变成小人儿的男孩尼尔斯想打听小狐仙的住处,途中遇见麻雀、鸡、猫、牛等动物,因为曾经欺负过他们而遭到他们的反击。
后来在阻止家鹅飞走时,他被带上了高空。
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要太调皮捣蛋,对待动物要友善。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
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外貌描写)这句话抓住大黑猫的脖子、皮毛、爪子、眼睛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生动具体的描写,表现了大黑猫在尼尔斯的眼里是那么的漂亮和温柔。
(2)他一看见男孩就叫了起来:“叽叽,叽叽,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蒙尔耶松!”(语言描写)这句话借麻雀的语言,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姓名。
“...... ....”和一连三个“快看”,表现了麻雀的惊异和嘲笑。
(3)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动作描写)这句话主要是对大黑猫动作的生动细致的描写,突出地表现了大黑猫发怒时表现出来的凶狠与残暴。
(4)“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心理活动描写)这句话描写了尼尔斯的心理活动。
可以看出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好孩子,他也在慢慢地发生转变,变得会为别人着想,变得学会关心父母了。
第七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本文讲述了汤姆和贝奇失踪和脱险回家后的故事,表现了小镇人们的纯朴善良,赞扬了少年汤姆.索亚敢于探险、机智勇敢、心地善良的品质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2.汤姆是个敢于探索、淘气、顽皮、机智勇敢、心地善良的孩子。
第三单元第八课《匆匆》1.本文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具体细腻地刻画出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同时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5.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千多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滴,生动形象地说明日子是多么的渺小,消逝得是那么迅速,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2)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日子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子在伸手遮挽时、躺在床上时、睁开眼睛时,“从遮挽的手边过去”“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又溜走了一日”,“我”眼睁睁看着时间“去得匆匆”,却无法挽留,心中充满无限的惋惜与无奈。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景象,表明大自然景物交替更迭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4)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警醒自己不能虚度年华,要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才不会枉活一世。
第九课《那个星期天》1.本文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满怀希望、兴奋雀跃到疑窦暗生,但是仍然在焦急万分中耐心等待。
最终彻底失望的心理过程。
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持家务的辛劳。
2.课文重点句子解析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这句话借描写事物来表现人物的心情,通过描写母亲的腿,既写出了母亲家务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劳动的艰辛,也写出了“我”不停地跟在母亲身后追问,好几次差点儿被她踩到或把她绊倒,表现了“我”内心的焦急之情。
第四单元第十课《古诗三首》1.《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能够建功立业的愿望。
2.《石灰吟》中诗人通过吟颂石灰,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3.《竹石》借描写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坚定顽强、不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4. 课文重点句子解析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漠的沙比作雪,把天空的弯月比作明晃晃的弯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的景色。
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品质。
第十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终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
(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
(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
(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
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1)①我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
(2)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3)①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②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三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
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更清楚,印象更深刻。
3.课文重点句子解析(1)那年春天,父亲夜里回来的很晚。
每天早晨……出去了。
这句话体现了他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2)局势越来越严重……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李大钊同志把革命看的比生命重要,体现了他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的精神。
(3)他们夺下父亲的手枪……父亲保持着他惯有的严峻态度……表现了李大钊在敌人面前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的精神。
(4)在法庭上……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李大钊遭受了苦刑;“平静”说明了他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表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护。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充满信心,所以在极端困难、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不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屈服,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伤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