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方案

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方案

密级:编号: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方案XXXX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一八年四月1.工作背景与任务 (4)1.1 适用范围 (4)1.2 编制依据 (5)1.3 术语和定义 (6)1.4 目标和任务 (8)1.5 技术要求 (13)1.6 数学基础 (14)1.7 基础图件时点 (15)1.8 计量单位 (15)2.准备工作 (15)2.1 基础资料收集 (15)2.2 办公环境及工具准备 (21)2.3 工作底图制作与发放 (21)3.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 (22)3.1 划定基本原则 (22)3.2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方法 (23)3.3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流程 (25)3.4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数据处理 (26)3.5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 (27)3.6 实地勘查 (34)3.7 内业成图与建库 (42)3.8 公告与公示 (44)3.9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及标志牌设立 (45)4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编绘与管理 (50)4.1 图件成果 (50)4.2 文字成果及基础资料汇编 (52)4.3 数据成果 (53)4.4 电子成果 (53)4.5 各县(市、区)向市、省,省向国家提交的成果 (53)4.6 粮食生产功能区成果管理 (54)4.7 粮食生产功能区成果建档 (54)4.8 数据汇总 (55)4.9 成果安全 (56)5 检查验收 (56)5.1 自查验收 (56)5.2 验收内容 (57)5.3 调整与确定 (58)5.4 面积量算及面积汇总 (59)5.5 数据库质量检查 (59)6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数据库成果汇交要求 (66)6.1 省级备案与报部汇交 (66)6.2 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 (67)6.3 数据组织 (73)6.4 其他要求 (74)6.5 数据质量检查 (74)7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库规范 (74)7.1 空间信息数据组织管理 (75)7.2 数据库 (76)7.3 要素代码与描述 (78)7.4 县级行政区属性 (80)7.5 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82)7.6 注记图层 (84)附录 (74)附录一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资料成果使用保密协议书 (86)附录二标志牌样式 (89)附录三农田管护责任书 (78)附录四图件图式图例 (8093)附录五图件编制要求及格式 (82)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技术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X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7〕639号)的部署,按照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99号)的要求,结合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实际特点,XXXX勘测科技有限公司为顺利开展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工作背景与任务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指出:“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

”我省粮食产需缺口大,粮食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生产用地矛盾突出,进一步影响了我省粮食自给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粮食产能尤为迫切。

1.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目的、任务、技术要求、划定流程、成果规范和检查验收要求等。

XX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对象为我市行政区内耕地、宜耕地。

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为能够稳定种植水稻的优势生产区域,优先将具备以下条件和标准的水田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较为肥沃、耕地质量等级在五等以上、近年来基本种植水稻的永久基本农田;以村为单位,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0亩、丘陵地区连片水田面积不低于30亩;灌溉设施和条件较好、排灌能力强、土壤生态环境良好(水稻禁种区除外)的农田以及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XX作为首批6个试点县(市)之一,在2017 年开始试点,2018 年6 月底前完成,并将相应成果汇总上报。

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5)《XX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2.2相关文件(1)《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7〕24号)。

(2)《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计发〔2017〕99号)。

(3)《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XX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办函〔2017〕639 号)。

1.2.3规范规程与标准(1)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技术规程(试行)》。

(2)《农业部关于印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库规范(试行)〉的通知》(农计发〔2018〕2号)。

(3)G B/T 21010-201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4)G B/T30600-2014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5)G B/T33130-2016 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

(6)G B/T33469-2016 耕地质量等级。

(7)T 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8)N Y/T 2538-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

(9)N Y/T 2539-201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范。

1.3术语和定义1.3.1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是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永久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大豆、棉花、油料、糖料及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生产区域。

粮食生产功能区在空间上包括区、片块、地块三个层级,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内可包含若干片块,单个片块内可包含若干地块。

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按照本规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划定的能够稳定种植水稻的优势生产区域为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

1.3.2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相对集中连片耕地、园地,具有明确的经营主体、管护主体或能够进行统一生产管理。

单个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可跨越村组区域界线,但原则上不得跨越镇(乡)级行政区域界线。

1.3.3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范围内,以实际宽度不小于 1 米的农村道路、沟渠、水系等线状地物或行政区域界线为边界所划定的具体的空间种植单元。

1.3.4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1)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面积。

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范围的所有耕地地块面积之和,即: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面积=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多边形面积-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其他非耕地面积-扣除面积。

(2)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面积。

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内的各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面积之和。

(3)粮食生产功能区面积。

划入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各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面积之和。

1.3.5粮食生产功能区数据库内容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数据库包括应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数据处理、管理、分析的空间信息数据和非空间信息数据。

(1)空间信息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栅格数据、土地信息要素、粮食生产功能区信息要素等。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包括境界与管辖区域。

栅格数据指用于描述粮食生产功能区空间分布、方位等信息的栅格图件。

土地信息要素包括基本农田区域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粮食生产功能区信息要素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区域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志信息。

(2)非空间信息数据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统计信息表、粮食生产功能区片块管护责任表、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志牌内容表、公示情况记录表、天然橡胶地块内容表、村级面积统计表、粮食生产功能区文档资料表等。

1.4目标和任务1.4.1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兼顾、科学划定。

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土地利用现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以水土资源环境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优势产区为重点,选择优质地块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划足数量、划优质量、图数地一致、切实将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实到田间地块、做到建档立卡、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初步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一张图空间管理信息系统。

1.4.2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原则(1)依法划定。

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规定。

(2)科学划定。

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和重要农产品自给保障水平,综合考虑消费需求、生产现状、水土资源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划定我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落实到田头地块。

(3)坚持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围绕保核心产能、保产业安全,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当前与长远、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建设合力,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改善。

(4)坚持政策引导、农民参与。

完善支持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充分尊重农民自主经营的意愿和保护农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建设和管护。

(5)坚持完善机制、建管并重。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管护工作,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种植面积,保持种植收益在合理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建得好、管得住,能够长久发挥作用。

1.4.3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内容(1)“划优保优”。

粮食生产功能区在永久基本农田中划定,划入地块要符合国家、省有关文件和《规程》对水土资源、集中连片、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种植传统等方面的要求,优先选择已经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

(2)落到地块。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成果为基础,将划定任务落实到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明确地块面积以及灌排工程条件、作物类型、耕地质量等级、管护主体、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流转情况等信息,统一编号,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成果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

1.4.4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目标任务我市粮食生产功能区任务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5.75万亩(全部为水稻)。

按照全省工作部署,我市于2017年首先开展划定试点,201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划定任务,做到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和精准化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