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讨论题

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讨论题

临床医学5年制教改试验班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讨论课问题
一、呼吸道感染
报告标题
1. 引起感染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有哪些?
2. 选择2个不同病原体,分析其致病机制。

3. 感染性肺炎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那些?应如何预防该病?
案例:
41岁,男,淋雨后头痛,发烧,服用四天感冒药,体温有间歇波动。

一周后患者出现咳嗽,同时咳铁锈色痰(血细胞渗出),近日右侧胸痛(与解剖学有关),气促,面部出现紫绀,诉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

体检:体温:39.8,脉搏98,叩诊浊音,听诊右侧呼吸音减低,有湿罗音,触诊语颤增强。

化验:白细胞18000/立方毫米。

中性粒细胞88%,淋巴细胞7%,单核细胞3%,嗜酸2%。

X线检查右肺可见大片阴影(恢复需要时间)。

住院后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病情急速好转,2天后体温正常,但肺部阴影及湿罗音仍旧存在,检查右肺可见不规则大片模糊阴影,住院十天后,X线检查肺部正常,痊愈出院。

1.本病应作出何诊断?可能为何种病原体感染?应进行何种检查以确诊?
2.本病的致病机制是什么?
3.为什么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体征及X线检查仍不正常?
二、消化道感染-食物中毒
报告标题
1.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2. 常见的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 如何进行预防?
案例1
女性,25岁。

因持续发热10天,伴乏力、纳差、腹胀、腹泻黄色稀便,4-5次/天。

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

查体:T 40℃, R22bpm,BP120/70 mmHg,P 78bpm。

神志尚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急性热病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 78bpm,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部稍饱满,腹壁可见数枚淡红色斑丘疹(?),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右肋下可及,质软有触痛(?),脾左肋下可及,质韧。

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

鼓肠(+),腹水征(-),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
Blood Rt: WBC 4.2×109,N70%,L23%,EO 0%。

Stool Rt: 黄色稀便,潜血试验(+)(?)。

LFT:ALT 134U/L,AST 105U/L,TBil 22umol/L。

问题:
1. 该病人的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由什么病原菌引起?
2. 根据诊断如何安排下一步检查计划?
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报告标题
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有哪些?
2. 感染途径如何?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那些?
案例:
患者,女,36岁。

主述:头痛、呕吐、发热10天。

现病史:患者于20多天前因受冷感冒头疼,伴有寒战、高热(体温不详),以后头痛加重,呈刺跳痛,尤其前额部明显。

10天前开始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残渣,无血。

当地医院诊断为“流感”,予以相应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2天前自觉双下肢麻木,乏力,急诊入安。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体温40℃,脉率110/min,呼吸30/min。

消瘦,嗜睡,神志恍惚,合作欠佳,双眼无水肿,瞳孔等大对称,对光反射存在。

四肢可自主活动,浅反射及腹壁反射减弱,浅感觉存在,膝反射及跟腱反射未引出,颈强3指。

克氏征(膝关节)、布氏征阳性(仰卧,抬头,双腿随
着弯曲)。

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 9.2×109/L,N:0.5,L:0.14。

2、 脑脊液:压力高,每分钟80滴↑,细胞数0.2×109/L↑,淋巴为主。

生化检查:糖1.3mmol/L↓,蛋白2.16g/L↑,氯化物68mmol/L↓。

3、X线检查:双肺上部各有一结节状阴影,边缘见模糊的云雾状阴
影。

4、我院PPD检查:阳性。

5、我院MRI:右颞缺血性改变,颅底渗出性炎症改变
问题:
1. 该病例的病原可能是什么?依据?
2. 其感染的途径和机制?
四、病毒性肝炎,艾滋病
报告标题
1、根据乙肝病毒的结构和抗原-抗体系统的组成及临床意义,分析慢性乙肝可能有哪些病毒相关的阳性指标,这些指标对指导治疗及预后有何意义。

(唐慧云)
2、根据艾滋病毒的感染特点和致病性,谈谈你对控制艾滋病毒感染的建议。

(徐越清)
病例一:
男性患者,22岁。

因乏力纳差一周入院。

入院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渐起乏力、纳差,无明显发热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无心慌、胸闷等不适。

小便不黄。

既往7岁时发现乙肝,否认输血史及药敏史。

门诊资料:
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HBV DNA:3.7×107
LFT:ALT 210U/L,AST 150U/L, TBil 16umol/L
B超:慢性肝炎
1. 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有哪些类型?
2. 免疫反应与疾病发展有何关系?
3. 简述慢性乙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组成及临床意义。

病例二:
患者,男,40岁,有静脉吸毒史,近2月有慢性腹泻、咽痛、消瘦、乏力。

近两周出现全身肌痛,低热,体温37.4~38.7℃,关节痛,口腔毛样白斑,皮肤散在疱疹。

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血常规检查:WBC 4×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淋巴细胞百分比:25%,CD4+T细胞250×106/L。

问题:
1. 本例可能是什么疾病?为什么?
2. 应做哪些病原学检查进一步确定诊断?
3. 该病的感染过程分几期?各有何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