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氨态氮的测定饲料中氨态氮的测定一、目的与原理:;1、了解掌握单指示剂与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态氮;二、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二)试剂;(1)40%中性甲醛溶液,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2)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3)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
饲料中氨态氮的测定一、目的与原理:1、了解掌握单指示剂与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态氮总量的方法与原理:二、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
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1)40%中性甲醛溶液,以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中和。
(2)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
再用0.1OO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计算: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式中: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
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
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1)三种试剂同单指示剂法(2)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三)操作步骤: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按下述公式计算。
计算:氨基酸态氮(%)=( N(V2-V1)×0.014)/W×100式中:V2:用麝香草酚酞为指示剂时标准碱液消耗量(毫升)V1:用中性红作指示剂时碱液的消耗量(m1)。
N:标准碱液当量浓度。
W:样品的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注意事项:测定时样品的颜色较深,应加活性炭脱色之后再滴定.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标准名称】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标准号】GB/T 6436-92【标准文件】GB/T6436—92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畜禽饲料与添加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准规定了饲料中钙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单一饲料和浓缩饲料。
2 方法原理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钙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草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钙含量。
3 试剂3.1 盐酸1+3(V1+V2)。
3.2 硫酸1+3(V1+V2)。
3.3 氨水1+1(V1+V2)。
3.4 草酸铵水溶液42g/L。
3.5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0.05mol/L3.5.1 配制称取高锰酸钾(GB643)约1.6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煮沸10min,冷却且静置1~2d,用烧结玻璃滤器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
3.5.2 标定3.5.2.1 测定方法称取草酸钠(GB1289基准物,105℃干燥2h,存于干燥器中)0.1g,准确至0.0002g,溶于50mL水中,再加硫酸溶液(3.2)10mL,将此溶液加热至75~85℃,用配制好的高锰酸钾(3.5)滴定,溶液呈现粉红色且1min不褪色为终点,滴定结束时,溶液温度在60℃以上, 同时作空白试验。
3.5.2.2 计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按式(1)计算: (1)式中:c(1/5KMnO4)──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m──草酸钠之质量,g;V1──高锰酸钾之用量,mL;V2──空白试验高锰酸钾溶液之用量,mL;0.06700──与1.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草酸钠质量。
3.6 甲基红指示剂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中。
4 仪器和设备4.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4.2 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4.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4 高温炉电加热,可控温度在550±20℃。
4.5 坩埚瓷质。
4.6 容量瓶100mL。
4.7 滴定管酸式,25或50mL。
4.8 玻璃漏斗6cm直径。
4.9 定量滤纸中速,7~9cm。
4.10 移液管10,20mL。
4.11 烧杯200mL。
4.12 凯氏烧瓶250或500mL。
5 试样制备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粉碎至40目,用四分法缩分至200g,装于密封容器,防止试样成分变化或变质。
6 测定步骤6.1 试样的分解6.1.1 干法称取试样2~5g于坩埚(4.5)中,精确至0.0002g,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4.4)于550℃下灼烧3h(或测定粗灰分后连续进行),在盛灰坩埚中加入盐酸溶液(3.1)10mL和浓硝酸数滴,小心煮沸,将此溶液转入容量瓶(4.6),冷却至室温,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6.1.2 湿法(用于无机物或液体饲料)称取试样2~5g于凯氏烧瓶(4.12)中,精确至0.0002g,加入硝酸(GB623分析纯)10mL,加热煮沸,至二氧化氮黄烟逸尽,冷却后加入70%~72%高氯酸(GB 623分析纯)10mL,小心煮消沸至溶液无色,不得蒸干(危险1),冷却后加蒸馏水50mL,且煮沸腾驱逐二氧化氮,冷却后转入容量瓶(4.6),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6.2 试样的测定准确移取试样液10~20mL(含钙量20mg左右)于烧杯(4.11)中,加蒸馏水100mL,甲基红指示剂(3.6)2滴,滴加氨水溶液(3.3)至溶液呈橙色,再加盐酸溶液(3.1)使溶液洽变红色(pH2.5~3.0),小心煮沸,慢慢滴加草酸铵溶液(3.4)10mL,且不断搅拌,如溶液变橙色,应补滴盐酸滴溶液至红色,煮沸数分钟,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或在水浴上加热2h)。
将沉淀和滤纸转入原烧杯,加硫酸溶液(3.2)10mL,蒸馏水50mL,加热至75~80℃,用0.05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
同时进行空白溶液的测定。
7 测定结果的计算7.1 计算见式(2): (2)式中:V──0.05 mol/L高锰酸钾溶液之用量,mL;V0──测空白时0.05mol/L 高锰酸钾溶液之用量,mL;c(15KMnO4)──高锰酸钾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V′──滴定时移取试样分解液体积,mL;m──试样质量,g;0.02──与1.0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c(1/5KMnO4)=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钙的质量。
7.2 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含钙量在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3%;含钙量5%~1%时,允许相对偏差5%;含钙量1%以下,允许相对偏差10%。
附录 A注意事项(补充件)A1 高酸钾溶液浓度不稳定,至少每月标定一次。
A2 每种滤纸的空白值不同,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也不同,因此至少每盒滤纸作一次空白溶液测定。
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光度法GB/T 6437-2002代替GB/T 6437-1992A.46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钼黄显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磷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饲料原料(除磷酸盐外)及饲料产品中磷的测定。
A.47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A.48 方法原理将试样中的有机物破坏,使磷元素游离出来,在酸性溶液中,用钒钼酸铵处理,生成黄色[(NH4)3PO4NH4VO3?16MoO3]络合物,在波长420nm下进行比色测定。
A.49 试剂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本标准中所用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分析纯。
A.49.1 盐酸:1+1水溶液。
A.49.2 硝酸。
A.49.3 高氯酸。
A.49.4 钒钼酸铵显色剂:称取偏钒酸铵1.25g,加水200mL加热溶解,冷却后再加入250mL硝酸,另称取钼酸铵25g,加水400mL加热溶解,在冷却的条件下,将两种溶液混合,用水定容1000mL。
避光保存,若生成沉淀,则不能继续使用。
g/mL的磷标准液。
?A.49.5 磷标准液:将磷酸二氢钾在105℃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0.2195g溶解于水,定量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3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50A.50 仪器和设备A.50.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A.50.2 分样筛:孔径0.42mm(40目)。
A.50.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A.50.4 分光光度计:可在420nm下测定吸光度。
A.50.5 比色皿:1.0cm。
A.50.6 高温炉:可控温度在(550±20)℃。
A.50.7 瓷坩埚:50mL。
A.50.8 容量瓶:50、100、1000mL。
A.50.9 移液管:1.0、2.0、3.0、5.0、10.0ml。
A.50.10 三角瓶:250mL。
A.50.11 凯氏烧瓶:125、250mL。
A.51 试样制备取有代表性试样2kg,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200g,粉碎过0.42mm孔筛,装入样品瓶中,密封保存备用。
A.52 测定步骤A.52.1 试样的分解A.52.1.1 干法(不适用于含磷酸氢钙[Ca(H2PO4)2]的饲料)称取试样2g~5g(精确至0.002g)于坩埚中,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放入高温炉,在550℃灼烧3h(或测粗灰分后继续进行),取出冷却,加入10mL盐酸溶液和硝酸数滴,小心煮沸约10min,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