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政治思想史

中西政治思想史

中外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洛克的分权理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年级姓名指导教师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月日浅谈洛克的分权理论摘要: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发展,洛克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对启蒙运动中其他人的思想也有着很大影响。

洛克的分权思想对后世有着很大借鉴意义,后来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了其分权理论,形成资本主义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

洛克的分权思想是在英国革命中发展起来的,迎合了当时资产阶级的需要,得到了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分权思想并不完全,有着与封建相妥协的一面。

洛克分权思想的不完美,同样当代西方“民主国家”思想分权思想也不完美,我们应该从中找出优点如权力制衡加以借鉴,缺点加以改进以完善我们自己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洛克;分权理论;民主;启蒙运动洛克深入探讨了公民社会各种权利之间的相互制衡,来达到保护人民财产和自由的目的。

洛克把政治上的各种权力归结为三类,并有高低之分,权利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洛克把三种权力分别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外交权,认为立法和执行必须彻底分开,一旦集中在一起,容易造成腐败。

1 洛克三种权力的划分,为了有效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财产。

实现法治原则洛克提出了此分权学说,将国家权力分为了以下三种:1.1 立法权。

同现代社会几乎一样,立法权是指制定和发布法律的权力,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和社会成员的权力和自由。

洛克认为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而其他权力则处于从属地位。

立法权不仅处于最高地位,而且一旦将它交出去,便是不可侵犯的。

立法权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力、自由和财产,因此它的制定必须审慎。

在《政府论》中,洛克认为根据权力的归属可以将国家划分为三种政体,而这种权力便是立法权。

洛克根据立法权的归属的三种情况分出的三种政体分别是:第一种是民主政体----这种情况下,立法权由社会大多数成员直接行使,并通过由他们自己拍出来的官吏来执行法律;第二种是一般的君主政体,即洛克的寡头政体----立法权由少数精选的人行使;第三种是专制的的整体,即洛克所谓的君主制,这种情况下立法权由君主个人单独行使。

洛克并不满意这三种政体,因为这三种体制并不能保证权力的快速、有效运行。

为了维护人们共同的权力、自由和财产,人们设置了立法机关,制定了法律,让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正当利益。

洛克认为立法权是最高权力,无论属于一个或多个人,都需要受到限制,基于此洛克提出了立法权的四个原则。

(1)目的唯一原则,作为目的性原则即立法权的主要目的也是唯一目的是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做而服务,不能够专断独行,做任何有损人民利益的事(2)方式规定和不能原则。

制定法律对于立法机关或者是自高权力机关而言不能以临时专断命令进行统治,必须颁布经常性的有效的对人民正当利益有益的法律,并且需要有声望的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和判断权利归属。

既然法律使人们委托的,目的是保证每个人的合法权利,那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贵贱,不论平富,一视同仁,法律人人适用(3)财产不随意原则。

洛克在《政府论》中写道:“我认为政治权利就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1。

所以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不能去取任何人财产的任何部分,。

洛克认为,未经人民自己或代表的同意,国家不应该对人民财产增收课税。

(4)权力归谁的原则。

洛克同样主张社会契约论,国家是人民订立契约来保障人民生命、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所以国家的立法权来自于人民的委托,权力都属于全体的人民,因此制定法律的权利只能是人们选举的人,法律的制定也只能用于人们需要的地方。

1.2 执行权。

执行权是指执行被制定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

执行权也是经常性的,是从属于立法权的,是对立法权的补充,法律的制定是需要执行的,所以执行权也显得尤为重要。

执行权隶属于立法权,必须以立法权为指导和依据,立法权来自于人民,执行权是立法权的执行,所以也来自于人民。

因为执行权的重要,所以洛克主张执行权与立法权必须要分开。

如果这两种权力掌握在同一批人手中,这些人就容易受到极大诱惑,借此攫取权力,当权力掌握在同一批人手中1[英]洛克,《政府论》,下卷,瞿菊农、叶启芳译,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的时候,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做出有违人民意志的决定。

1.3 对外权。

对外权是指解决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通过外进行一切事物的权力。

对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是不现实的,执行权是对国内的权力而对外权是对国外的权力,一个国家必然要与国外作交流,所以对外权是必然,然而无论对外权还是执行权都需要人民的努力,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就执行权和对外权来看,洛克认为两者可以联合在一起。

执行权包括在社会内部对其一切成员执行国内法,而后者是对外处理有关公共的安全和利益的事,但这两种权力总联合在一起,这就很像当今的行政权。

2 洛克分权学说的时代背景。

洛克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当时正处在英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时候。

英国通过海外掠夺,吃人的“圈地运动”,积累了资本,促进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于是从封建内部分化出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而封建制度的一些列动作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制度展开了殊死较量,于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展开了。

但新贵族同封建阶级有着极大的渊源,但任然是封建势力的一部分,英国革命具有保守性。

而洛克正逢在这个时刻,他的思想受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具有同封建制度的妥协性,同时他的思想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他的政治思想在拥有革命性,也拥有保守性。

3 权利的制约和平衡。

洛克认为,要想权利得到实现,是每个人都享受权利,那么分权是必然的,但是要使权力不被滥用,权利的制约和平衡才能实现。

立法权国家的最高权力,需要执行权支持,执行权要对立法权负责,由于立法机关只在一定期间行使职权,召集立法机关的权力通常属于执行机关,对法律的解释一定程度也属于执行机关。

所以人们需要在必要时,召集立法机关限制执行机关。

立法权不论属于谁,都不能为所欲为,损害人们利益。

3.1 立法权受到政治和价值的限制。

洛克把立法权作为国家的坐高权益,但是作为最高权力也必须受到限制,不然容易导致权力腐蚀。

因此在立法权下,洛克提出立法权必须遵守的四个原则:要求立法权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的自由和财产为最终目标;法律制定一视同仁;同时不能随意干涉人民的财产。

总之,法律的制定最终都是为人民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所以一切都该在人们意志下行使。

3.2 执行权受到局限性。

执行权是立法权的授权,并对立法权负责。

立法权作为最高的权力,洛克认为执行权虽然可以解散和召集立法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权高于立法权,他只是人们为了安全的委托。

再者,执行权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执行,要合法。

执行权的唯一目的是公共福利,为大众利益服务是它存在的根据。

对外权同样受立法权的约束。

4 洛克分权思想的影响。

分权理论是洛克在总结英国革命实践基础上而获得,它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有着深刻影响。

正是由于洛克的分权思想,才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洛克民主、君主和寡头政体,而是希望三者合一,因此他支持君主立宪)。

实际上,洛克的思想不只是对英国有影响,它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它的分权思想是开始,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和文明的发展。

但由于阶级局限性,他思想的妥协性和为资产阶级说话的态度是不言而喻的。

5分权思想的不彻底性和局限。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任何一种理论都有缺陷,不可能万试万灵。

洛克的分权思想同样有缺陷,其思想受革命背景的影响对封建的妥协性便是其中之一,还有待于发展。

5.1 司法权没有同行政权的不相分离,是洛克分权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

洛克的分权力包括了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作为对已有法律的执行和继续有效法律的权利,过程中就包括行政,也包括审判和检查,一旦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集于一身或者掌握在同一群人的手中,那么他们的权力就只受到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的监督(因为人民大众对政治了解太少,或者是单个或群体民众力量太弱小),但立法或权力机关只是停留很少时间,效果不明显。

当行政权不受到司法权的监督时,那么它的权利同样会得到太过膨胀,欲望就会不受控制,就会造成滥用职权,损害人民的自由和财产权等。

司法权和行政权的不相分离,也同样容易造成机构瘫痪,因为没有足够的限制,分工不再明确。

5.2 对内权和对外权力相分离,是不正确和不科学的。

洛克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执行权是处理国内的权力,对外权即处理对外事务(国际事务)的权力,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事物,都需要国家或其代表政府来处理,都需要国家力量的支持,其所需的支持力量都来自国内的全体人民;同时作为一个国家,就必须同他国进行交往和交流,处理对外事物的权力必不可少,这有助于国家的发展,影响国内事务。

因此,对内权和对外权不可能分开,对内权是基础影响对外权,而对外关系的好坏又影响国家发展,二者是统一的,相互影响,缺一不可。

对内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家的行政权力。

另一方面,洛克在执行权和对外权上,又认为两者可以相互联系,他指出执行权包括对社会内部一切成员执行国内法,而对外权是处理有关公共的安全和利益的的权力,二者总是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洛克的分权并非真正的三权分立,相比而言,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三权分立更科学。

5.3 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不完备和不得当。

洛克的监督只是单方面的监督,或者说洛克分权的制约性不大,上下级监督,少了横向监督并且监督效果不大。

洛克认为立法权不能过大,所以提出了立法的目的、方式,财产和归属四大原则,然而这四大原则对立法的监督只是大框架,少了执行监督方式,容易造成漏洞;执行权和对外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然而立法机关不长期存在,执行权的权力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加上没有分离司法权,执行权也成为了最大权力,基本不受遏制。

5.4 分权下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率易走低。

这是西方分权的通病,和西方国家现代三权分立一样,权力的分立造成政策出台的太慢。

由于立法权是在尊重民主、自由的原则下制定,制定法律的议员或成员会根据不同的利益代表而讨论,而在自由前提下,很难形成统一的共识。

加上制定政策的过程繁杂,步骤众多,作各种调查和讨论,如果众人没有共识那么政策很难出台,虽然做到了尽量科学,但却容易耽误时机,可能对经济或其他发展造成很多不良影响。

6 洛克的分权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洛克的分权对后来的政治有很大影响,虽然他的分权理论存在不足,但其中也有我们值得借鉴和需要反思的,尽量克服不好的现象。

6.1 坚持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民主集中制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