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价值评估对比分析资料重点

企业价值评估对比分析资料重点

国内外评估准则的发展历程
资产评估准则的发展经历了探索阶段、建立阶段以及发展阶段。 1.探索阶段:早在1868 年,英国各地规模不一的测量师协会和俱乐部协商组建 了英国测量师学会。美国于1987 年制定了它的第一部《专业评估执业统一准则》 (USPAP)。我国制定资产评估准则始于1996 年,当时中评协组织专家起草了 《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
• (二)国际指南没有披露条款。 • (三)美国明确要求列示经评估人员签署
的誓言。 • (四)欧洲强调评估资料的保管。
说明
• (一)调查对象范围有待扩大 • (二)国际比较对象有待扩大 • (三)国内相关准则的比较有待研究
3.发展阶段:英国红皮书经历了多次修改,2003年的第五版构成了英国的评估实 务准则体系。1992 ~ 2006 年,美国每年修订并出版一部最新版本的USPAP,从 2006 年开始,改为每两年出版一部最新版本。国际准则IVS几经修订,已经发展 成为一部综合性准则。我国2003年中评协发布《注册资产评估师关注评估对象法 律权属指导意见》,2005 年3 月21 日,发布了《金融不良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试行)2007 年11 月9 日,中评协发布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试 行)》。截止到目前,我国评估准则体系包含的准则项目已达23项,包括2项基 本准则,9项具体准则,4项评估指南,8项指导意见。
明确事项的比较
• (一)我国强调对评估对象及其相关权益 状况的明确,但不易把握(11)。
• (二)美国准则注重工作范畴的确定,注 重明确被评估企业、资产或权益。
• (三)欧洲指南注重对评估目的的明确。
价值类型的比较
• (一)我国指导意见对价值类型的规定比 较抽象和笼统。
• (二)国际指南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 和非市场价值。
2.建立阶段:英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于1976年制定了第一部评估准则——— 《评估与评估指南》(红皮书),国际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于1985 年制定了 《国际评估准则》(IVS)。我国在1999 ~ 2000 年期间,财政部发布了《中国 注册资产评估师道德规范》、《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后续教育规范》,中评 协发布了《资产评估业务约定指南》、《资产评估计划指南》、《资产评估工作 底稿指南》和《资产评估档案管理指南》,2001 年由财政部发布了我国第一部 实体性具体准则———《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
• (二)国际指南对评估方法的论述和说明 较为详细和实用。
• (三)美国准则对具体的评估方法未作说 明。
评估结论处理的比较
• (一)我国指导意见没有明确评估师的专 业判断。
• (二)国外准则注重评估师的专业判断。
评估披露的比较
• (一)我国明确只认可书面评估报告,对 披露信息作出原则性规定,评估内容实质 重于形式(44~52)。
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概述
• 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 • 前身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
包括6章53条。整体框架、相关术语、披露 内容等方面实现了与其他评估准则的协调; 对市场法和收益法的具体运用提出了细化 要求;对控制权和流动性溢折价的考虑、 评估结论的形成方式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对评估报告披露的内 容进行了梳理。
• (二)国际指南对需收集资料的说明非常 详细。
• (三)欧洲指南强调原始资料的获取及其 验证。
评估方法应用规范的比较
• (一)我国突破了以成本法作为主题方法 的惯有模式,突破了收益额就算口径的单 一选择,明确了评估师的预测责任,对黑 选择折现率做了明确要去,对成本法运用 中需考虑的资产范围做出明确规定(22~26、 32~36)。
• ( 一) 国际指南条文详细、实用; 重视理论基 础
• ( 二) 美国准则高度抽象、概括; 与无形资产 评估合一
• ( 三) 欧洲指南内容涵盖面较广, 但条理性较 差
• ( 四) 我国指导意见框架合理, 条理清晰
适用范围及约束力的比较分析
• ( 一) 国际指南不具强制性 • ( 二) 美国采用原则性条款的规定, 约束力强 • ( 三) 欧洲指南与法律、法规协调 • ( 四) 我国指导意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
规和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要求
与会计准则协调的比较分析
• ( 一) 国际与欧洲均注重与会计准则关系的 协调
• ( 二)美国与我国均未体现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专业胜任能力的比较
• (一)我国专业胜任能力条款强制性不足(6) • (二)美国没有针对企业价值评估方面对
评估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做出具体要求 • (三)欧洲没有单独列示专业胜任能力条
• (三)美国准则未展开讨论价值类型。 • (四)欧洲指南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
和主观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调整的比较
• (一)我国对财务报表调整的说明比较笼 统。
• (二)国际指南注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调 整,美国及欧洲准则均没有相关规范。
收集资料的比较
• (一)我国收集信息条款不好把握,收集 信息有难度(9、14)。

评估师执业责任的比较
• (一)我国对评估师执业责任的要求明确、 具体
• (二)美国对评估师执业责任的要求较严 格
• (三)欧洲对评估师执业责任的要求太简 单国际指南没有要求
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的比较
• (一)我国对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的解释 不详,限制了评估师的合理使用,但对其 披露的要求科学合理(13)。
• (二)美国指出特别假设和非真实性条件 的使用情况。
• (三)欧洲指南仅在报告条款中要求对其 进行披露,国际只能拿没有要求。
专家协助工作的比较
• (一)我国对专家协助工作的解释不够详 细(10)。
• (二)国际指南对专家协助条款的规范简 洁合理,美国准则没有要求。
• (三)欧洲指南非常强调与适用范围及约束力 • 与会计准则协调 • 专业胜任能力 • 评估师执业责任要求 • 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 • 专家协助工作的比较 • 明确事项 • 价值类型 • 财务报表分析调整 • 收集资料的比较 • 评估方法应用规范 • 评估结论处理 • 评估披露
框架结构的比较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