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利用率;某一生长季节内,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放出的热能与该时段同一面积上所接收的太阳总辐射(或生理辐射)的百分比。
\
饱和水汽压;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容积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最大限度时产生的水汽压,就称为饱和水气压
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是指由于热带环流圈的下沉在南北纬30°附近堆积下沉形成的大型高压系统。
气候要素;表示气候特征的量值称为气候要素,包括:各种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各种气象要素的极端值、变化值,它们出现的频率、时间和分布;一些综合指标,如干燥度、大陆度等。
\;植物的光周期--植物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昼夜长短产生反应,在特定的时间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称为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团在绝热上升或下沉过程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大气活动中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等原因使纬向气压带分裂成范围较大的闭合高、低压区,称之为大气活动中心;
水汽压--空气中的水汽产生的压力;
寒潮--由于冷空气活动的影响,在整个降温过程中,出现气温在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温度在4℃以下,陆上有大面积5级以上大风,在中国近海海面有7级以上大风,就称为寒潮;
活动面--由于辐射作用直接吸热和放热,从而影响其上下物质层(包括气层、土层、水层、作物层等)热状况的表面,称为活动面;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含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短日照植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短的白天和长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
蒸腾系数-植物形成一克干物质所需(蒸腾)的水分克数,就称为植物的蒸腾系数。
锋面-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的交界面或过渡面。
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气候要素-表示气候特征的量值称为气候要素,包括:各种气象要素的平均值;各种气象要素的极端值、变化值,它们出现的频率、时间和分布;一些综合指标,如干燥度、大陆度等。
保护地-保护地是指在不适宜或不利于作物露地生长的季节和场所,利用保护设施进行蔬菜、花卉和其它经济作物生长的空间地块。
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与一年中最冷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之差
大气环流-地球上各种规模大气运动的综合状况。
华南静止锋-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空气在华南地区相遇,两者势均力敌,形成的准静止锋面。
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是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独立系统。
小气候-在小范围内,由于下垫面构造和特性不同,使热量和水分收支不一样,形成近地层及土壤上层与大气候所不同的特殊气候,称为小气候。
辐射的粒子性-辐射以粒子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辐射的波动性-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发射或传播能量的过程。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
长日照作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长的白天和短的黑夜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
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的百分比。
季风环流-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东西方向的垂直环流;
农业气候资源-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光、热、水等气候资源,称为农业气候资源。
气象学:研究地球大气的构造、特性及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学科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环境条件相互关系与作用的科学,着重于农业生产中的气象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辐射: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的过程。
电磁波谱:电磁波按波长不同顺序排列,称为电磁波谱。
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单位:J·s-1 或 W 或 (μmol s-1)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单位: J·s-1 ·m-2或W·m-2或μmol m-2 s-1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地面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太阳赤纬δ--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直射点),它在数值上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等。
-23.5 °≤δ≤ 23.5 °(N)
太阳常数--当日地处于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方向,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就称为太阳常数,记为So。
日照时间:日出到日落的时间。
ω= arccos(- tanφtanδ) 日照时间t=2ω/15 º
散射:光束在媒介中传播时,部分光线偏离原传播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
重量热容量 S :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
变化 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卡·度-1 ·克-1
容积热容量 C: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
变化 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单位:卡·度-1 ·厘米-3
导热率λ: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单位:卡·厘米-1 ·秒-1 ·度-1
空气的热交换方式--辐射,潜热与传导,空气的各向流动:乱流、对流、平流
空气绝热变化--绝热增温和绝热冷却
水汽压 (e):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就称为水汽压。
单位:mmHg or hpa
绝对湿度( a ):一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克数,就称为绝对湿度。
单位:g.m-3
相对湿度(UorRH):空气中实际水汽压 e 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 E 的百分比,就称为相对湿度。
U= e/es * 100 %
露点温度(td或Td):在空气压力不变且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降温使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就是实际水汽压。
es(td)= e ( t )
饱和差( d ):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s与空气中实际水汽压 e 之差,称为饱和差。
d = es – e 水面蒸发--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水份蒸发的数量(重量或水层厚度),就称为水面蒸发速度。
道尔顿蒸发定律 W=A(esw-e)/p
土壤蒸发--土壤水份以汽态形式扩散到大气中的现象,称为土壤蒸发。
植物蒸腾植物体通过其表面(主要是叶面)将体内的水份以汽态形式扩散到体外的过程,称为植物蒸腾。
水汽凝结的必要条件:①空气达到饱和或过饱和;②大气中存在足够的凝结核。
形成云的主要原因:①空气又上升运动;②大气中又充足的水汽。
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暖的空气与冷的下垫接触。
作物水分临界期-作物对水分供应最敏感的时期,称为作物水分临界期。
天气是指瞬时或一段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等气象要素的综合状况。
天气系统是能显示大气中天气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独立系统。
气团是指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相对均匀的大块空气。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常见的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光能资源(photo-energy resource)常用太阳辐射的年总量、辐射差额、光照时间来鉴定各地的光能资源的大小。
热量资源(t hermal resourc常用年积温、年平均温度、无霜期长短等指标来鉴定各地的热量资源的大小。
水分资源(w ater resource)用年降水量、干燥度和相对湿度等指标来鉴定各地的水分资源的大小。
根据气候分类的原则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把一定区域分成若干个气候特征相似的小区域,就称为气候区划。
如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可进行农业气候区划。
保护地的种类--玻璃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风障保护、防护林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