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以“西学东渐”一课为主)
二、课时:1
三、教材分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的前四个单元中,第一、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文艺的灿烂瑰宝;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从人文主义到科学理性的发展演变;第四单元则讲述了“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我国曾经的辉煌和逐渐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的基本史实;并很容易引起反思:我国文化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落差?应如何才能使中华文化重燃灿烂之光?等诸问题。
这就为本课题的提出与展开提供了很好的情景铺垫。
在掌握并理解本课题“西学东渐”之后方能对第22课“新文化运动”中“思想文化层面”的思想解放运动有更好地的把握。
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
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
由于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社会背景材料或影视材料,增加学生对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这一阶段思想解放的意义奠定基础。
因此,本课题在必修Ⅲ乃至整个必修模块中都有着相对重要的地位,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引领作用,对了解转型期中国文明的初步走向作了简明的阐述。
【情感主线】:以史为鉴,知耻知辱,鼓励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重点】:维新思潮的背景、内容、影响。
【难点】:归纳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既包括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又包括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整体特点;如何整合知识的方法;以及理性、全
面评价历史事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探寻变革的思想历程。
2.比较归纳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特点。
3.体会并学习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
2.小组合作探究
3.问题式教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少而精,抓住教学的关键之处。
创设学生小组合作的问题应该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创新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
4.创设情境、巧妙利用容闳一生思想转变的历程引导让学生感悟,做出正确的判断、形成应有的情感。
六、教学思路:以容闳一个人思想转变的历程为线索,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亡图存道路。
七、教学过程
候课——展示第1页课件
教师:上课学生(起立):老师好教师;同学们好
教师:(展示第2页课件)教师: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
学生:不认识
教师:(播放简介)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曾经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候选人——容闳。
作为全程参与近代史的幸运者,容闳的一生见证了……
教师:(展示第3页课件)近代中国先进思想蜕变与新生的历程。
这节课,我们就追寻容闳思想蜕变的历程,复习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主题。
教师:(展示第4页课件)本主题在高考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年高考都有所涉及。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从近代中国社会特征把握近代中国先进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
同时要联系必修一、二相关知识,对中外同一时期的思想发展做横向对比。
教师:(展示第5页课件——解读学习目标)根据高考的要求,复习本主题,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探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我们要注意从时间、阶级两个角度掌握它的发展历程)
2.(通过探究近代中国人不同阶段学习西方的内容及影响)比较归纳近代中国先进思想产生的特点。
3.(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尤其要)体会并学习先进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切换到第6页课件——进入探究学习环节)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容闳思想蜕变的历程为主线,开始我们的探究学习之旅。
(切换到课件第7页)
(探究学习环节,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
(此环节要培训好,限时10分钟左右,展示5分钟,不管是展示什么问题,时间到了必须回到座位上,展示不完没问题,超市环节可进一步补充完善。
10分钟4个探究问题未必能完全写完,但4个问题都要有作答,某一个问题作答不完善没关系。
10分钟后自动进入讨论环节——此时课堂应进行15分钟左右)
教师:(学生讨论后,要切换到第8页课件,进步学习超市环节。
4分钟小组内讨论,6分钟学习超市。
此环节教师要搞好培训,一个小组的成员不要集中在一起,分开进行超市。
超市快要结束的时候,小组内就“超市”过程中的收获,小组再次头脑风暴,形成到位的认识)教师:(注意掌控好时间,进入表述反馈环节课堂进行大约25分钟,切换到第9页课件)容闳,是唯一全程参与近代史的幸运者。
……他的一生,像镜子一样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后黑板展示的探究题,思考一下:容闳是怎样映照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结合探究1、2、3)
哪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见解?(提前培训好学生,学生结合后黑板的探究题回答)
学生:就像课前老师在课件上展示的那样,中国近代史实质上是一部近代知识分子蜕变与新生的思想进步史!容闳不同的人生阶段,代表了不同阶级、阶层知识分子的蜕变与新生。
少年容闳,代表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本83页左下角的蓝色方框,夷具体指的是军事技术);
中年容闳,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晚年容闳,代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所以说容闳映照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实质上是一部不同阶级知识分子蜕变与新生的思想史!
那么,近代不同阶级知识分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异同点?
教师:我们可以以洋务派与维新派为例来探这个问题。
大家可以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
下面,结合参考答案,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同时思考总结历史比较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学生总结比较类问题的答题思路,然后回答回答)
教师:(学生回答完,教师切换到课件第11页)我们在做比较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分三步走……(针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解读)这类问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下面,我们就感受一下高考的
魅力。
(切换到下一页课件)
教师:(切换到课件第12页,引导学生看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刚才总结的“三步走”战略思考这个问题,可以简单地写一下思路(学生看材料,思考)
教师:这个题目的比较项是“自强”,根据材料,就是一个治标和治本的问题。
(展示答案,学生梳理思路)
教师: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有没有实现?(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维新变法的失败,严复的“自强”主张自然也没有实现。
就像探究3展示的这样!
教师:(切换到课件13页)晚年容闳和严复一样,投身于维新变法。
从少年到中年再到晚年,容闳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蜕变与新生。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不断前行呢?
这个问题也是同学样在探究过程中疑问比较多的一个。
(回扣前黑板“我的疑问”)
(结合前黑板展示的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教师: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为了救亡图存,以容闳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踏上了一条蜕变与新生的思想历程。
所以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先进思想产生的特点是由浅入深,向西方学习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
教师:(切换到课件14)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探究4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结合课件和前黑板展示的内容作一下整理。
教师:(切换到课件15页)教师:晚年的容闳,积极投身维新。
但维新变法很快失败,容闳的蜕变有没有就此终结?(学生回答:没有)垂暮之年的容闳将如何延续他的救国之路?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续写这段历史,帮帮容闳。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太好了,你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事实就是如此,维新变法失败后,容闳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斗争中去,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他后来能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结后选人的重要原因。
教师:(切换到课件第16页)回顾历史,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踏上一条为救亡图存而蜕变与新生的思想历程。
展望未来,民族复兴的道路,漫漫漫修远!我们应该感谢这些人,为民族的觉醒,为国家的复兴,努力前行……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继续前辈们的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掀起讨论的高潮)(学生可能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其实我们一直在践行着前辈们的理想和信念。
现阶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哪位同学记住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
教师:(切换到课件第17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光要记住这24个字,更重要
的是内为成为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高中三年,我们一直在践行着前辈们的理想和信念,朝着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前行。
过去,我们选择蜕变,未来将会新生。
有没有信心?
(学生大声回答:有)教师:相信大家!
教师:(切换到课件第18页巩固反刍)下面,把本课所学整理消化一下。
教师:(注意把握时间,最好在课堂剩余1分钟的时间,切换到课件第19页)下面,请1组为大家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