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

那么,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识字呢?自此以下是我的两大观点。

关键词:引导自主识字
一、激发识字兴趣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比较消极和被动。

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象形字、会意字等。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能将学生带人学习汉字的意境之中,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强烈欲望。

其次要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邮递员送信”、“找朋友”等,将这些儿童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的识字兴趣也会大增。

二、教给识字的方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一年级新教材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
理解的识字任务有所不同,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

有要求认的字,有要求写的字。

写的字,笔画有一定的规律,要求认的字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教师不必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不要做繁琐的字形、结构分析,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反复让学生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

在识字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创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尤为重要。

例如:引导学生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指导学生学习最常见的偏旁,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学习。

同时,教材的识字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的形式,这样的编排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从而去自主地识字。

在教学中,每出现一个新字,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你们谁有办法记住这个字?”“你是怎样记这个字的?”以此来启发学生展开想像,用各种方法来识字。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能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发地创造出许多识字方法。

例如在学“羊”字时,学生说,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头的样子,“羊”上边的两点好像羊的两只角,一竖像羊的脸和胡子。

学“鸟”时,学生说,鸟字的那一点不能忘,因为那是鸟的眼睛。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将一个个汉字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这样识字,效果当然好。

识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

在具体教学中,有层次、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使学生
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去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呈现的生字,或是在生动的画面中,或是在有趣的故事中,或是在优美的儿歌中,这些生字小学生易学、乐学,效果非常好。

学习生字,既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又要让学生“有法可依”。

例如在学某一课的生字时可这样引导:
1.谁能借助画面或声音的提示读出这些词语?
2.离开图画你能读出来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3.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

4.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把生字当柞小朋友一样亲切、可爱,孩子就易接受。


5.你能给这些生率再找一找朋友吗?(组词)
6.同桌讨论交流,和同桌说说你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7.交流汇报。

例如有的学生说,我认识“好”,我是这样记住的:妈妈对我好,所以我记住了“女”和“子”组合到一起就是“好”字。

学习“河”字时,一名学生说:河里有水(三点水),可是小学生不直单独去游泳,“三点水”加上一个“可”字就组成了“河”。

我赞扬了他的识字方法,并让全班小朋友学习他的安全意识。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字和已学过的字之间的联系,找到识字的方法。

当学生把识字方法告
诉老师时,老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加主动地寻找更多的识字方法。

相关主题